海尔集团|垂老海尔,聊发少年狂( 二 )


如何构建起最有利的智能家居生态 , 对于以传统家电制造起家的海尔智家来说 , 是当前转型过程中的最大挑战 。
封闭与开放的“中间派”
中国智能家居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 , 2018年中国的智能家居渗透率仅为4.9% , 明显落后于美国32%以及欧洲国家20%以上的水平 。 对比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消费需求 , 智能家居在国内可谓是蓝海市场 。
2015开始 , 由于智能手机市场逐渐趋向饱和 , 诸多智能硬件厂商开始开辟新的增长点 , 智能家居市场投融资出现热潮 。 2015年 , 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融资次数由2014年的94次猛增至174次 , 2015-2019年的融资事件总数达到747次 。
资本大量涌入加速了市场竞争 。
智能手机、互联网和家电制造企业是智能家居领域的三类主要玩家 。 智能手机厂商拥有天然的入口设备 , 用户基础庞大;互联网厂商的线上渠道以及多样可供用户选择的产品是其优势;而家电企业则在硬件制造上具有丰富经验 , 品牌效应突出 。
海尔集团|垂老海尔,聊发少年狂
本文图片
选择一个相对封闭的独立生态还是融入完全开放的平台 , 是各类智能家居市场参与者需要面对的共同问题 。
在市场竞争中 , 国内优势龙头小米、华为的设备连接数量已经具备了规模起量的潜力 。 2020年第一季度 , 小米的智能设备连接数量(不含手机、PC)超过2.52亿台 , 而华为目前设备连接数约为2.2亿 。 二者在生态构建上 , 也正好形成了相对封闭和开放的两种代表性模式 。
小米以智能手机为入口 , 用生态链的打法铺设AIOT硬件设备 , 用生态链产品获取物联网流量 。 其生态链的模式是:参股不控股、共享供应链 。
这种相对封闭的生态链模式带来的优势是高性价比与统一标准 。 产品由小米统一销售 , 减少了广告费用、渠道费用 , 同时压低自身和生态链硬件利润率 , 造就出极致的性价比 。 小米智能设备也由统一操作系统米家App控制 , 具有统一的设计风格 。
华为则采用了更开放的模式 , 侧重通信协议统一 , 而不参与硬件生产 。 华为推出的HiLink平台 , 扮演了第三方“非竞争”的角色 , 搭建互联平台 , 选择与家电、家居等企业合作以助力其转型 。
华为模式的优势在于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 降低了传统家电企业进入门槛;同时具备清晰的业务边界 , 有利于吸引渠道资源 , 而不与硬件制造企业竞争 。 然而 , 由于通信协议的统一在前期投入所需时间较长 , 华为目前连接设备数暂时落后于小米 , 但在未来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
海尔智家早在2014年就推出了自身的“U+智慧生活平台” , 目前在全球拥有成套用户近2000万 。 对比华为和小米 , 海尔智家的生态模式 , 更接近于“半开放+半封闭” 。
对于正在转型中的海尔智家来说 , 打造一个具备全面覆盖能力的独特生态圈 , 还是加入全面开放的设备连接模式 , 未来它将向哪个方向前行?
对处于行业龙头地位的大厂来说 , 封闭模式的吸引力是巨大的 。 如果一家公司能够实现入口端、连接平台以及智能硬件的全面覆盖 , 则将有希望在智能家居市场获得垄断优势 , 保证高额利润率 。
对于海尔、美的和格力这样的家电企业来说 , 它们的优势都在硬件制造和高国民度的品牌效应上 。 因此 , 硬件设备智能化升级 , 往往是家电企业进军智能家居领域的第一步 。
从硬件基础上看 , 海尔智家构建自己的专属生态具有较大潜力 。
回归硬件是“制胜之道”
根据2019年海尔智家、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的年报 , 相比空调在美的和格力的主营构成中分别达到42%和69%的占比 , 海尔在冰箱、洗衣机、空调、厨卫等产品上的分布比较均匀 , 覆盖的生活场景更加全面 。
多元化的产品结构 , 为海尔推行“一站式全屋定制”的产品策略打下了良好的硬件铺设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