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上师大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张忠祥:非洲是正在崛起的大陆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非洲一直都是一片遥远而陌生的大陆,他们的认知大概就是非洲很穷,非洲人长着黑色皮肤和大大的眼睛,还有大草原和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 。对于非洲的真实状态和环境,基本上很少人真正了解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经济体越来越密切的来往和交流,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个人都将非洲视为一片亟待开发的处女地,仿佛非洲处处都是机会 。在这种情况之下,对非洲的深入介绍和分析就变得越来越有必要 。
《未来非洲》一书的两位作者杰克·布赖特和奥布里·赫鲁比结合自己数年的经历,采访了非洲各领域领军人物,纳入了非洲人内部的视角,给我们介绍了非洲的历史、困境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非洲联系越来越紧密的今天,如何解读未来非洲会对我们现在选择怎样的发展路径给出一定的启示,这也是这本书的价值之所在 。
围绕着“未来非洲”这个主题,我们对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张忠祥教授进行了专访,从他个人对非洲的研究兴趣出发,追溯近三十年来外界对非洲这些年发展趋势看法的变化以及变化后面的原因,进而去探索未来非洲的发展,以及中国应该如何更好地跟非洲进行合作以达到互利共赢 。
澎湃新闻|上师大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张忠祥:非洲是正在崛起的大陆
文章图片
张忠祥
澎湃新闻:您什么时候开始对非洲感兴趣,开始研究非洲?个人的兴趣来源在哪里?您现在主要的研究内容集中在哪方面?
张忠祥:这个起源很早了,一开始是一种巧合,是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 。因为我大学本科毕业时就留在省属高校里当老师 。因为虽然那时候学校的要求不是很高,本科生毕业就能当老师,但是你不能满足于现状 。那时候我考上华东师范大学世界史的研究生,导师是国内著名非洲史研究专家艾周昌教授 。
【澎湃新闻|上师大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张忠祥:非洲是正在崛起的大陆】我从1990年开始跟艾老师学习非洲史,1993年毕业后回到浙江师范大学当老师,这样就一直从事非洲历史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在学了一段时间以后,觉得这一块对中国来说确实很重要 。尤其是从2000年开始,中非合作论坛定期召开,代表整个国家都重视起来了 。1998年至2001年,我又回到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攻读博士学位,我的博士论文其实写的是印度问题,这并没有影响我对非洲的研究,再加上国家也很需要,所以就一直坚持下来了 。我于2007年底来到上海,先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即现在的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工作近四年,2011年进入上海师范大学,一直工作到现在 。
我在做非洲现状和中非关系研究的同时,也在做非洲史的研究 。这几年在做一个项目,就是研究20世纪非洲的历史学与历史学家,这个项目是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在2019年已经结项了 。
非洲长期遭受殖民侵略和殖民统治,殖民史学在非洲史研究中留下很深的印记 。在殖民史学家看来,非洲没有历史,假如非洲有历史的话,也是殖民者在非洲活动的历史 。所以,非洲国家独立之后,需要在历史研究领域清除殖民主义的影响,要恢复非洲历史的本来面貌 。这是第一代非洲的历史学家他们所提出的观点,就是要从内部的视角来研究非洲历史,要恢复非洲历史的本来面目,尤其是要写殖民统治之前的非洲历史,因为殖民之后的非洲历史都是殖民者的角度书写的,中间有很多歪曲的地方 。这个工作他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包括尼日利亚的伊巴丹历史学派,以及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学派等等,这个对我们理解非洲史和非洲的现状都是非常重要的 。
澎湃新闻: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社会其实对非洲的态度一直在转变 。起先很多欧美国家的企业都撤回了,在2000年《经济学人》将非洲称为“无望的大陆”,但是十年后又将非洲称为“崛起的大陆”,麦肯锡也在2010年和2016年分别发布了两篇报告《雄狮在迈进》,好像一时间对于非洲的未来开始持有乐观的态度 。您自己在这期间也多次到非洲访问和求学,从您的研究和观察中,您认为西方主流媒体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观念的改变?您自己对非洲的未来看法持什么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