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年到了,银行业还会被唱衰吗?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狗年到了,银行业还会被唱衰吗?》。来源是薛洪言。

狗年到了,银行业还会被唱衰吗?。银行业|唱衰|不良率|同业|银行|狗年---


2017年,银行业又被唱衰了。说“又”,是因为银行业被唱衰的次数实在是太多了,从2014年至今,大概经历了三轮唱衰。

银行业|唱衰|不良率|同业|银行|狗年---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狗年到了,银行业还会被唱衰吗?

第一轮唱衰;业绩下滑,不良双升

狗年到了,银行业还会被唱衰吗?。银行业|唱衰|不良率|同业|银行|狗年---

2003-2013,银行业经历了黄金十年,资产规模从27.7万亿元增至151.4万亿元,十年增长4.5倍;而利润从322.8亿元增至1.74万亿元,飙升了54倍,银行业的ROE也是常年维持在22%左右,而工业企业的ROE仅有10%-15%左右。

就像某银行行长所说“银行业利润太高了,我们都不好意思公布。”

但“银行利润的源泉同产业利润、商业利润一样,也来自雇佣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一部分的转化形式。”通俗点说,银行利润来源于对企业利润的瓜分。

经济不好了,企业利润下滑了,银行自然也会受到影响。在四万亿的投资刺激下,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产能过剩,去产能的过程中,大量企业亏损乃至破产,银行资产质量恶化,盈利下滑,但从2015年开始,就不断有外媒或者国际评级机构唱衰中国银行业,其理由是利润增速不断放缓,与此同时不良贷款“双升”。2014年末我国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55万亿元,同比增长9.65%,是在长期高速发展后首次出现个位数增长。同期,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8426亿元,较年初增加2506亿元;不良贷款率1.25%,较年初上升0.25个百分点。此后,银行不良率一直上升,突破2%。

表面上,银行业的不良率水平虽然增长很快,但整体并不高。但事实上,根据一些研究机构测算,银行可能隐藏了大量坏账,实际不良率高达6%以上。悲观情绪在银行业弥漫。

但是后来国家开始了供给侧改革,在限产和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中,大宗商品价格企稳回升,许多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利润改善,银行的资产质量也随之好转,不良率企稳并出现边际改善。

银行业有惊无险,这一轮唱衰的声音也逐渐淡去。

第二轮唱衰:互金企业崛起,银行业务被替代

狗年到了,银行业还会被唱衰吗?。银行业|唱衰|不良率|同业|银行|狗年---

2012年,金融四十人年会上,谢平首次提出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当时的他可能也没想到,在此后的一两年里互金行业快速崛起,三方支付、网络小贷、互联网理财、众筹等新金融业态迅速通过互联网扩散,渗透进广大居民的生活之中,而他也被称为“互联网金融支父”。

现如今,互金的概念已升级为金融科技,也确实对银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受到金融科技的挑战和威胁,到现在拥抱金融科技,银行业并没有被互金所取代,二者而是朝着融合发展,互惠合作的方向在前进。

银行业|唱衰|不良率|同业|银行|狗年---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狗年到了,银行业还会被唱衰吗?

说到互金对银行的威胁,首推宝宝类理财对银行存款资源的抢夺;再就是三方支付下,银行渠道的弱化,金融服务场景化趋势深化;接着是互金业务线上化,金融AI等技术的应用,使得银行线下网点的作用弱化。这段时间,看到最多的新闻就是银行网点关闭,银行员工失业等等,看了以后,让银行从业人员日日提心吊胆,与人工智能不共戴天。

但银行业有资源、有渠道、有客户,最重要的是不差钱。所以几乎可以看到每家银行在2017年都在加大金融科技的投入,更有五大行与互联网企业战略合作,共同推进金融科技的应用与发展。

这种感觉就像是当年电商大举入侵,大有横扫线下零售之势,结果让吃瓜群众失望了,电商没有扫平线下零售,反而在布局线下渠道,得出了得场景者得天下的结论。

同时,对于银行业而言,网点裁撤,业务线上化,不是坏事,是好事儿。毕竟,网点的营运成本很高,越来越多的业务线上化,网点减少,可以降低银行的成本收入比。

所以,互金崛起就要唱衰银行业了?这个锅银行业不背。

第三轮唱衰;金融严监管,银行乱想整治

狗年到了,银行业还会被唱衰吗?。银行业|唱衰|不良率|同业|银行|狗年---

2017年银行监管一波接一波,银行小兵苦不堪言,真的很苦,之前做业务撒欢惯了,突然收紧,还力度超猛,真的很不习惯,整个人感觉都不好了。

从2013年开始,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包括同业和资管)走上了大跃进的道路,很多银行投资类和同业资产的规模之和超过了信贷资产,表外理财规模达到了表内资产规模的50%以上。表内资产规模受到资本约束,增速不超过20%,但表外理财增速超过了50%。

记得刚入行的时候,一本很火的书,《同业鸦片》,当时看的时候不以为然,现在看来,同业业务不论是做大规模还是做高利润,都太容易了,让人欲罢不能。

去杠杆,去通道,限制同业资金链条的延伸,资管新规,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规模,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考核,对银行的影响真的很大。不仅是同业业务和理财业务规模萎缩,也加剧了存款的压力,银行不得不回归传统信贷业务,或重新思考业务转型。

但是,这也不是唱衰银行业的理由。记得2017年,外媒曾经一篇文章里说到“招商银行是最危险的银行”,其中有一个论据就是招商银行有1.5万亿的表外理财,蕴含大量风险。虽然文章的逻辑上有很多漏洞,但其确实反映出国内银行影子银行规模大,表外杠杆高,同时对于银行理财的刚兑,也是银行潜在的风险。

银行业|唱衰|不良率|同业|银行|狗年---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狗年到了,银行业还会被唱衰吗?

所以,本轮严监管对银行业而言,可以说是不破不立,逼着银行重新思考转型,转变过去规模扩张带动利润增长的思路。

银行业没有那么糟!

虽然唱衰银行业的言论一波接着一波,但我想说的是,银行业没有那么糟。春江水暖鸭先知,“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

自2017年以来,银行股指数频创新高,一举超过2015年牛市时指数的高点,并一度接进2007年牛市的峰值。比较申万28个行业当前指数与2015年牛市高点时的指数,仅三个行业超过前期高点,银行业指数仅次于食品饮料和家电,位居第三,较前期高点上涨了0.49%。所以,银行业在资本市场中的表现是耀眼的。

但遗憾的是,很多人完美的错过了银行的这波行情,因为不断有人问我:“你说银行都这样了,怎么就涨了这么多呢?”满脸的不可置信,而又无比惋惜。

大多数人被唱衰银行的言论所影响,对银行业是不看好的,总觉着银行盈利不行了。但股价所反映的正是预期差,银行实际情况与公众预期的差距,因为很多专业机构或者银行一线从业人员早已关注到银行不良和净息差的边际改善,了解到市场对银行股的股价存在低估,具有投资价值,所以股价不断上涨。当最后盈利改善反映到利润表中,大家都看到了,银行的估值已经提高并不断接近实际价值,股价也就差不多了。

银行业净利润增速通过业绩归因分析,可以看出净息差以及拨备都是重要影响因素,而拨备的多少和坏账高低相关。近年银行净利润增速下滑,主要是净息差收窄,以及拨备计提增加所致,所以这两项的边际改善可以对银行净利润增速有实质性改善。

不良率边际改善,此前已经说过了,供给侧改革成效显著。同时,银行贷款投向会随其风险偏好调整,在2015年开始,银行贷款的风险偏好降低,主要投向了个人按揭贷款,部分银行的按揭贷款规模超过了30%,这部分贷款的不良率极低,对降低银行整体不良率也有贡献。

银行净息差的改善,起先是源于负债结构的变化,同业负债和同业存单规模受限,存款规模占比提高,银行负债端成本下降,从银行个股的涨幅看,吸收存款优势明显的四大行以及零售业务具有优势的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股价上涨幅度大。

2017年至今,除了上市不久的张家港行(2017年上市),其他上市银行中,涨幅超过50%的分别是招商银行、建行、工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和农行,其中,国有大行的存款获取具有明显优势;招商银行深耕零售业务十余年,一般性存款增速稳定,资金成本优势明显;平安银行近年加快零售业务转型,非息业务收入占比已经超过30%。

在监管后期,资产要从表外回归表内,信贷规模紧张,银行资产端收益率上浮明显。从目前贷款利率看,企业平均融资成本已升至7.6%,其中,银行贷款平均融资成本在6.6%左右。

企业在实际融资过程中的融资成本一般会比公布的数据要高一些,因为企业不仅要承担融资利率对应的成本,还需要承担包括手续费、评估费、担保费、居间费、律师费、差旅费、招待费等大量的隐性费用,这些费用往往也并不低。

所以,对于资产端定价能力强的银行,净息差改善的预期也是比较确定的。

银行业可以说是最大的周期性行业,和经济周期性波动密切相关,银行业会随经济波动,有好有坏。确实,现在银行业再也不能躺着赚钱了,但也可能就是变成坐着赚钱了,别把银行想象的太糟。

作者:2私基,来源于:2私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