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谈|每个灶头都有一碗团圆羹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十日谈|每个灶头都有一碗团圆羹》。来源是新民网。

十日谈|每个灶头都有一碗团圆羹。灶头|团圆|十日谈|豆腐|诸暨|西施---


在冬天的时候,其实最好吃的应该是寒冷的夜里那碗温暖的汤。

灶头|团圆|十日谈|豆腐|诸暨|西施---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十日谈|每个灶头都有一碗团圆羹

过年了,洋溢着新年的喜气,对于小孩子而言,可能意味着好吃的糖果,好看的衣服,以及拿到更多的红包。人渐渐大了,对于过年可能并没有那么期待,过了一年只是告诉你又老了一岁。可是,不管怎么说,过年对于中国人而言总是有着特殊的含义。过年,在中国是热闹且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农历新年,是一场真正的民间盛宴。

在城市里也许只是去超市,去展销会购买年货,在农村里,空气中弥漫浓浓的酱油味道,屋檐下挂着鸡鸭鱼肉,年糕、蛋卷,甚至自己做的豆腐堆成了大大小小的食物城堡,肉皮散发着特别香的动物油脂,这些食物的香气,在记忆里散发年的味道。

在冬天的时候,其实最好吃的应该是寒冷的夜里那碗温暖的汤吧,母亲曾经在诸暨插队,最好的年华都奉献在那边,时间久了,自然烧的菜肴也有了那边的风味。于是我们的年夜饭总是带着几分诸暨的味道。是的,与一般上海人家不同的是,年夜饭中压轴的非西施豆腐莫属。相传,乾隆皇帝游江南时,与大臣刘墉一起微服私访来到诸暨,两人尽情游玩,信步来到苎萝山脚小村,只见农舍已炊烟袅袅,方觉肚中饥饿,在一农家用餐,享用"西施豆腐"后,不禁击桌连声称妙,闻其菜名,"好一个西施豆腐",脱口而赞。

传说是否是真的不去说它,不过西施豆腐的确是诸暨的风味名菜,在过年的时候,每每成为席上头道菜肴。豆腐雪白细嫩,须得用上数十种配料,这些配料有火腿末、虾仁、猪血、肉末、青豆、枸杞、草菇米、黑木耳、金针菇、鸡蛋等等,所以虽说是豆腐,诸暨人喜欢在前面加上一个"荤"字。老底子考究的人还喜欢加时件(鸡肠鸡肫之类)为基本原料,放肉末的时候喜欢放点猪油,据说这样味道特别鲜美。现在你去诸暨的一些超市还能看到卖那种碗装的猪油。制作西施豆腐,把豆腐、猪血切成丁,连同鸡汤、时件、调料一起倒入锅中,用水煮沸后,取淀粉若干,边倒边搅,边搅边倒,不得稍停,至锅内扑扑有声黏成稠状,一道西施豆腐便在香气四溢中做成了。然后一碗碗从锅里舀出,取一调羹将之一口口送至嘴边。我小的时候总是心急,总是要抢先尝一口,每每被烫到,大人会好笑地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他们示意我要先吹下调羹的豆腐。伴随着吹嘘吹凉声,略加囫囵咀嚼,便有一股股鲜嫩滑溜沁入五脏六肺,热滚滚的豆腐一下肚,可是再也停不了口,冬天就是要这种生动热烈的菜肴才够劲。

这样一碗豆腐,只有懂的人才明白其中的用心和功夫。在过年的时候,无论你是身处异地,还是在家乡,品尝的不止是美食,也是欣赏着背后的故事。尽管,我们一家人现在已经在上海扎根,但过年的时候,这碗西施豆腐总是会让我们想到诸暨做年糕、舞龙灯的那些场景。每一个灶头都会有一碗团圆羹,我们品尝的是岁月的记忆,生活的滋味,过年的民俗,愈是咀嚼愈是有味。

晚来天已雪,且尽一碗西施豆腐!(王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