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不开这些坑,2018年想赚钱非常难...
放眼望去,在年初的时候,可能99%的公众号都会写“今年买什么会发财”之类的文章。但是在看这些文章时不要忽略了一点: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在理财时,
永远要把风险防范放在第一位。
毕竟过滤风险后,才是真正的收益。而所谓发财机会背后,往往是不小的风险。
2018年,
全球最大的风险源头,在于美国加息,进而对全球资产的层层冲击。
而国内的风险,
来源于过去几年金融自由化后,监管大开杀戒,
专治各种不服,引发的连锁反应。如今天,不可一世的安邦保险,被保监会接管了。
所以,在深刻认识上述两个核心风险点的基础上,2018年,我们这么干:
债券市场
债券虽然大部分人很陌生,但一直是笔者高度关注的市场,也经常提到“十年国债收益率”(这里特别强调下,这个指标并非债券市场的唯一指标,而是和股票市盈率一样,是个快速观测债市的方式)。
预计18年,“十年国债收益率”向上突破4.5%会比较难,大概率在4%上下波动,债券市场的风险收益比,也渐渐美好起来了。
股票市场
随着年初的一轮暴跌,各家上市公司的年报,都在摆烂,18年继续回避题材类、炒作类,今年依然不看好。但小盘股定投,依然是好机会,去年以来老南一直坚持让客人定投,尤其每次大跌,都加倍定投。
今年笔者更看好二线蓝筹,尤其是业绩增长稳定,估值偏低,市值几百亿的细分行业龙头,不少股票被错杀了,价格便宜的很让人动心。
商品市场
维持去年的观点,高杠杆+双向大幅波动,不适合非专业投资者。如家庭可投资金规模千万以上,可通过选择优质CTA私募基金,适当配置。
互联网金融
属于监管高压的领域,笔者一直不看好的众筹,这会已经基本没人提了。
至于P2P,今年最重要的是“备案”,估计会要了一堆平台的命。
其实挑选优质P2P很简单,不是看哪个大V推荐了,人家收广告费的。一定要学会拿着监管的文件,用上面的条款,直接去筛选平台就好。还是能筛出不少过冬平台。
那些明显有问题,且难以整改,很难通过备案的,尽快远离吧。
再提下各种数字货币,高度控盘下,持有成本为负时,价格理论上无上限。毕竟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和绝大部分人投资发财,没什么关系。
股权投资
建议规避商业模式型、资金密集型的项目,毕竟可复制性太强。更建议关注有技术护城河的项目,尤其是天使轮或者Pre IPO轮的,要不追求高风险高回报,要不追求稳定回报。B轮、C轮很容易成机构的接盘侠。
当然,股权私募基金,笔者的观点比较非主流:当前的风险收益比,不如二级市场。毕竟6到8年,优质产品的年化回报率也就10%~20%。
固定收益
今年年初,不少信托、资管、私募的固定收益产品延期兑付,有的有惊无险,有的至今没有说法。而这类事件,节后会更多,而且是前所未有的多。
打破刚兑的政策指引下,固收产品的选择,会越来越难。核心就是一句话,关注底层资产,借钱做什么,用什么钱还,还不上怎么办。
房产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今年不用指望政策放松,信贷成本也很高,加杠杆不易。刚需和改善,看好了就动手,不用等。真要投资房产,尽量选择一线,或人口流入显著的二线城市,在下半年或者明年,多关注二手市场,等待高杠杆投机客的带血抛盘。
此外,要理解房地产,本身有周期性和轮动性。涨多了自然会调整几年,无非是横盘调整,还是下跌调整。无论涨跌,往往都是一线城市先行,二三线跟随。
海外投资
没个大几百万、上千万的金融资产,就别跟着赶时髦,搞全球资产配置,很容易被全球联合收割。
美国加息,对美股、美债都会冲击不小。国内外汇管制加剧后,加拿大房价直接掉头下来。所以,今年海外投资的风险,不见得比国内小。尽量选择逆经济周期,或与经济周期关联度不大的产品。
保险
永远记住,“保险姓保”,保险的核心价值,是生病、身故时,获得现金补偿。而不是靠买保险赚钱。这个行业,什么时候不再用离婚、避税、避债等恐慌营销,才真正的成熟。
另,不同的家庭,不同的身体健康程度,保险产品配置方案会差异很大。特别提醒,房贷负担重,现金流紧张的家庭,一场大病,或是一次意外,房子可能就没了。别等到体检一堆问题了才想起来买保险,往往这时候已经买不到了。
大众理财顾问
让我们一起实现财务自由
- 2018年太极拳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在永年广府举办
- 你老了吗?这些变化是你提前衰老的佐证
- 你有每天早上有坚持一个鸡蛋吗?身体会出现这些变化
- 身体缺少这些东西,最容易长白发,别再傻傻染头发了
- 血管一堵会要命,生活中坚持2戒且不能吃这些食物
- 高龄怀孕,是用命在博!光这些妊娠病,就够“磨人”了
- 女人来大姨妈,这些食物一定要多吃,排出子宫污血,身体更健康
- 别再坐凳子了!站起来利用凳子做做这些动作,帮你健身
- 今年960万人将死于癌症 这些习惯让越多中国人患癌
- 手上什么会长小水泡?这些细节千万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