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正在气态化,记者要做的是对事的还原、对人的抵达
《新闻正在气态化,记者要做的是对事的还原、对人的抵达》,傻大方资讯编辑整理。我们不生产头条,我们只是社会头条新闻的搬运工!健康摘要: 2018-04-03 普华永道 财经记者圈 财经记者圈 不一样的财经视角 点击标题查看更多财经资讯: 外卖,正在毁灭我们的下一代! 大转折:钱开始值钱了,不要不把钱当回事! 银行史上最惨失业潮!这四大银行要裁2万员工,背后原因令人胆寒... 未来5年,是下注中国最好的机会,但不包...
正文开始:
编者按:
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今天,机器人新闻生产不断崛起,很多新闻人开始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样面对这个新事物?是害怕还是欣然接受?本文的作者
杜骏飞认为我们不需要感到害怕,新闻不是物,而是人,因此,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新闻的终
极报道者,也不会是机器,而是利用机器的人。正如
柴静曾经说过的,采访不仅是对事的还原,也是对人的抵达,只有当我们抵达了人,我们才可能真正的抵达新闻。
文|杜骏飞,原载
于 国际新闻界( gjxwjwx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新闻是人,新闻学是人学》。在这个算法和人工智能开始主宰新闻业的时代,我想讨论一下新闻与人本问题。
各位,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说过媒体是人的延伸,这一点早已经得到切实的印证。我在2001年的时候写过一个补充意见:
媒介是人,网络时代的主要媒介物是人。
我提到互联网时代的媒体必然是“泛媒体”,今天的“万物皆媒”算是它的回响;还有一个词,叫做“弥漫的传播”,预言未来的信息传播将打破物理边界,会像空气一样气态分布,弥漫在我们周围。今天我们在讨论新闻专业主义的时候,有人不断讲到新闻业的“液态化”,看来,作者认为这些传媒液体现在还没有达到无所不在的气态化,但是我想,也已不远了吧?提及这些概念,是因为传媒技术作为一种统治级的力量已经登基,一如当年所预言;同时,在新闻传播场域中,也涌现了一系列需要我们给出哲学判断的新问题,包括人和物、社会权利和媒体权力、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以及这些二元对立对新闻生态的冲击。
《人类简史》(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的作者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有一个断言,说人工智能留给人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在这里,我也想说,
在机器崛起的时候,人不必拒绝媒体的技术化,但在哲学观念上,必须在历史开启时就准备好清醒、无畏的批判精神。
目睹着机器人新闻生产的崛起,传统新闻业的衰亡和新闻公共价值的式微,我要开宗明义地指出:今天,新闻价值向人本主义的转向,或许已是新闻学保持主体性的唯一可能。这种转向包括以下意涵:新闻的本质是人;它应该报道人,并以人性来报道;新闻必须基于事实报道来关怀人,新闻报道事实及人,其目的是要帮助人了解世界及理想化的生存;职业新闻的一切努力,都是要使新闻和媒体回到人。鲍曼(Zygmunt Bauman)在《流动的现代性》里面讲到,现代性不再是已知的和不证自明的了。他引用巴黎大学经济学家科恩(Daniel Cohen)的话说,福特或雷诺公司的员工几乎可以断定,他们将终生工作在这里;而微软公司的员工不知道,他们明天会在哪里。
其实,我们在看待当代新闻传媒的时候,也有类似感受,新闻业那些坚固的东西确实正在烟消云散。
当人们讲到新闻共同体和采访人员身份的液化的时候,其实都是在被迫接受一个根本性的命题:我们的人类社会现在是基于泛传播而存在的,并且很可能将为媒介技术所代表的物的力量所左右,包括机器、算法和数据。
以下就是那些烟消云散的事件给我们提出的严峻挑战:其一,新闻衰亡而信息崛起;其二,事实变异而后真相崛起;其三,人在退缩而物在崛起;其四,哲学理性退缩而数字逻辑崛起。
在最近的二三十年间,这个世界的主要变化之一就是媒介社会的日渐物化,大众传媒原本是人操控的工具,但是今天却在操控人,用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的观点,这是精神深处的“异化”。在这异化的过程当中,媒介成为宰治的力量,成为控制和左右人类社会的结构性的力量。今天我们思考人的时候,会不断发现我们自己逐步成为媒介的一个附属物。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人使得媒介气化了,但实际上,人也被媒介所蒸发,成为弥漫传播的一部分。在媒介融合时代,最深刻的融合,不是融合媒介而是融合人。人被媒介交融后,人和社会的信息场域都弥漫而成媒介权力的一部分。在其间,清清楚楚地所体现的,恰是物的宰治的力量。
文艺复兴以来,我们经历了从神本、物本到人本的转变。启蒙时代以后,原本由人本主义所倡导的理性主义,戏剧性地被“经验主义的理性”所取代了。当年笼罩整个欧洲学术界上空的哲学理性,曾经认为由人的思辨、人性和逻辑而主宰的理性才是真正的理性。但是今天我们在谈到理性的时候,无一例外都是指向经验哲学,指向实证主义,甚至直接指向数据生产和人工智能。
我想说,在面对一个“机器新娘”的粉墨登场时,我们不应一味报之以鲜花和掌声,而要同时充满了警惕。
麦克卢汉在《机械新娘》中所表达的观点,或可翻译成两句鲁迅式的断言——鲁迅先生说过:“中国只有两个时代,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争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我以为,今天的新闻拜物论教徒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做稳了机器的,还有一种是想做机器而不得的。
“机器”虽好,却不应使我们在人性和信念上输诚。今天,我们遭遇报纸消亡论和传统新闻业的溃败,遭遇新闻价值的流逝,和“10万+”这种庸众势力对新媒介的绑架,我们正处于心与物二元对立的十字路口。虽然我们不必以唯心看世界,但也务必要警惕机器至上的观念。我们可以借重人工智能和数理逻辑实现人本的观念,而不能以此作为对哲学理性的否定。柏拉图认为,理性是灵魂中的最高部分,逻辑力量是灵魂的最高属性。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哲学,被认为是集古希腊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之大成,黑格尔评价他是一个“有思想的经验主义者”。这里,无论是思想、灵魂还是逻辑,都属于人特有的高贵理性,至少目前来看,它们还完全不能拜托给机器智能和算法逻辑。
各位,我们这些学者此时此刻还留在这个会场上,很显然,不应该是为了迎合技术和工具的威权,而应该是要发挥我们作为人的潜力,以人的思辨和纯粹理性的精神来开启新闻传播学的反思。既然是谈新闻的人本主义,不可避免地要谈人本主义本身。我们汉语里的“人本主义”“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都对应着西方的humanism,不同的理论叙事因为语境的不同,用词的侧重点可能略有差异。“人文主义”一词更强调以人文知识涵化人性,“人道主义”更强调尊重人的愿望、尊严、自由和自我实现,而“人本主义”则广泛涉及到人的生物性、社会性和精神领域。今天,我们谈新闻学的人本转向,显然与这三层意涵都有所对应。从心与物的对立关系来说,“人道主义”最为接近;从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看,“人本主义” 所展现的语境更为完整。自然,在日常话语中,“人文”这个词,我们用的更多一些,特别是在文化教育层面谈“人文关怀”时。
文艺复兴以来,在以人为本的思想下,人的经验、人的理性、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都成为了对神学的反抗。但是启蒙时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的发达,人的本体价值渐渐被机器的价值、被数字的价值所变相否定了。今天,这种场景似乎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时刻,
各位可以看到,不远之处就有一个庞然大物正向我们逼近,那就是赛伯格的到来。
赛博格(Cyborg),是1960年代克莱恩斯(Manfred E. Clynes)和克兰(Nathan S. Klin)对一种能在地外生存的强化新人类的命名。为了克服星际旅行中的困难。他们的解决之道是移植辅助神经以增强人体生存能力。简言之,赛博格即是混合了有机体与无机体的生物,与作为“天然生物体”的人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能力可以借助人工科技得到了显著的强化。这多么像是我们今天的媒介化生存,这又多么像是我们未来被一种超级网络所征服后的魅影。
在十几年前,我曾经跟学生在课堂说,未来的手机可能是一个泛化一切媒介的柔性介质,现在这个预言已经基本实现了。前两天,我在课堂上又再次说,未来的媒体必将植入我们的大脑神经,那当然就是我们变身赛伯格的时刻。
在这个时代,我们还有机会做好心理准备:是要演化成一个赛伯格呢,还是打算任由机器来统治我们?我们的回答都应该是NO。
在那个时代到来之前,谁能捍卫人的尊严?谁能捍卫以人为本的信念?答案只可能是人本身。
赫拉利说,人工智能什么都能做,什么都能超过人类,但有一点是永远不能企及人类的,那就是人的意识。所以刚才我说,我们作为学者存在的第一职责,还是要保卫我们的意识,而不是要匍匐于技术的面前。
在技术主义的时代,纯粹的经验理性和工具理性很容易走向这样一种思维方式:量化的、客观的、利益优先的、利己的、抽象的、概化的。的确,它的形态很像数学,也更容易计算,因而很容易被视为科学,而科学则很容易被视为正确或真理。但这样的推论并不成立,因为像数学未必就是数学,科学也未必代表正确,更未必代表充分的正确。因为在同时,人类出于文化、道德、伦理的目的,还需要迥然不同的人本理性;这种人本理性对应着另一种思维方式:定性的、判断的、道德优先的、利他的、生动的、个别的。
曾经,在人本主义与我们渐行渐远的历史中,我们可能也注意到,其实新闻所弘扬的,原本应该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合二为一。但是很遗憾,随着媒介技术的渐次发达,我们能看到的却是工具理性的一枝独秀。韦伯(Max Weber)曾经说过,工具理性的滥觞必将带来价值理性的衰弱。诚哉斯言,我们传媒的今天,大约就是一个明证。被技术革命所刷新的“专业主义”,还将加剧人本精神的衰弱。对这一点,其实我们很多人都心知肚明。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对于交往理性有自己明确的观念,他强调交往主体间的理解和沟通,我们人类需要人与社会、人与人的交往,只有这种全景式的交往,才是我们战胜机器时代工具理性的唯一法则。福柯(Michel Foucault)有一段话,也可以作为我们的思考框架,他说:权力并不只是压迫性的,它还要致力于生产。显然,在权力批判方面,他比阐释权力反抗的达伦多夫(Ralf G. Dahrendorf)更为深入。
事实上,权力最可怕的地方,就是它有鼓励我们为它所奴役、为它生产的力量。
这就是我们今天谈论新闻要从既往的图式中解放出来的原因,因为我们要尽早对这种物化的权力作出根本性的回应。新闻专业主义在当下的困境由四个泛化组成,包括:新闻本身的泛化、传媒边界的泛化、新闻人身份的泛化和新闻效用的泛化。对于新闻人来说,过去清晰的信条多已模糊,过去得到的权利都已失去;对于新闻来说,个人意志开始让位给统计数据,人的自由开始让位给网络秩序的一律,隐私开始被无条件的入侵,伦理开始让位给算法,写作开始让位给程序。面对这一切,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自处?
我的所有意见都在于此:只有重新皈依人本主义的信念,才能回到新闻业的本原;因为,也只有回到我们人的精神本原,人才能成为自我主宰的族群。
《哈钦斯报告》以来,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论教义,大致是服务精神、独立、民主、专业话语等。潘忠党和陆晔在十几年前所讨论的《成名的想象》,其焦点是新闻人职业声望和理论教义的对应。反观当下的新闻业,在相当程度上,成名的想象已不再成为可能,传统新闻业的衰落就是一个证明;即使是“专业主义”本身,也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的背离。墨尔(W. Moore)将专业化的发展分成几个渐进阶段:工作、职业、正规化的组织、要求教育的组织、倾向服务的组织以及享有独立自治权的组织。
从这个意义上说,纯粹的新闻专业主义,与其说是社会服务的实践,不如说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多年来,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已经成为各种新闻观念借此博弈的一套话语;而理想的新闻专业主义,本应要兼顾那些有社会信念的知识人的任务,比如为社会权力而奋争,为价值诉求而客观表现,为解放人而实践。这种理想型,才是我们新闻追求的最终目的。一旦理想被现实背叛,一旦技术至上主义使理想不可能时,我们就必须做出严肃的路径选择:要么我们只坚守新闻的专业而放弃“专业主义”,要么我们全面迭代这一职业圭臬。但不论如何选择,新闻业的理念都将面临一次巨大的转型。
我认为,在这一场新闻业的理念转型中,“成名的想象”理应让位于“信念的回归”,这一信念就是新闻的人本主义。
今天,人们对新闻业的焦虑分成两个层面:一是有形层面上,我们看到新闻业的日渐萧条,老新闻人纷纷出走,新闻业的附加值的降低。二是无形层面上,来自内心世界的焦灼,人们对于什么是新闻,什么是好新闻,新闻业向何处去,新闻到底有什么价值,都开始产生了怀疑。所以,老新闻人和传统新闻学最不能够适应的,其实并不是发行量、收视率的溃败,而是整个新闻价值观和新闻运作体系的崩塌。其中,最重要的是,新闻业实现职业独立自主的自我想象,受到技术的压迫、权力的压迫和资本的压迫,在互联网时代还要受到“群体”的压迫,终于日渐变得不可能。那么,在这四重压力之下,反抗的工具是什么?我认为,唯有人本主义才会是保持新闻业的自足性,唯有人本主义才会是新闻理想的唯一的精神庇护,并可能使得新闻业回归“知识分子行业”。
回到新闻与人的本源关系看,新闻学所谈论的人,包括作为报道对象的人、作为采访人员和把关人的人,以及作为受众与公众的人。事实上,新闻学意义上的人文关怀,是对新闻进程中的人的关怀。
《世界职业采访人员协会职业伦理规范》指出:
“新闻采访人员的职责就是通过追求真实,提供关于事件和问题的全面公平的叙述,达到启蒙公众的目的。”
在这个世界上,并非只有发生事件,才是新闻;并非只有非常言论,才是意见;并非只有变化万端,才是历史。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上,充满了我们这些平凡的人。那些一成不变的历史,或许才更是我们需要报道的历史,因为我们需要正视;那些朴拙平淡的言论,或许才更是我们需要报道的意见,因为我们需要心声;那些波澜不惊的事件,或许才更是我们需要报道的新闻,因为我们需要看见真实和具体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赞同柴静所说的,采访不仅是对事的还原,也是对人的抵达。只有当我们抵达了人,我们才可能真正的抵达新闻。
进一步地,我认为,新闻回归人本主义的路径有三种:
一种是新闻人在哲学观念上的自我超越,一种是新闻传播在媒介环境中的抗争演化,还有一种是网络公民在新闻素养和新闻的第五权力的觉醒。
在最近二三十年的公民新闻时代,出现了第五权力与第四权力间的斗争、融合和博弈。新闻媒体所代表的所谓第四权力,被看成是立法、行政、司法之外的独立力量,其社会职能是“监法”。然后,曾几何时,大众传媒日渐受到权力和资本的收买与控制,对三种权力进行的舆论监督变得不确定,传媒自身的权力运作开始不透明。因此,第五权力开始出现,公民和社会自己介入到媒介运动,甚至自己举办媒体以成为自身的公共领域。如果说,第五权力是公民意识在传媒上的觉醒,在互联网时代的第五权力,则是网络公民意识在网络媒体上的觉醒。这原本是一个重新发现社会、重新解放个人的时代,也是真正发现人类基本价值的时代。但是,如大家所看到的那样,这种革命和解放,在web2.0之后,开始受到了技术的控制。技术势力对第五权力的反制,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现象上:其一,个人易于泯灭于群体,而群体易于消失于统计数据;其二,传播层级的泛化,导致了“网络平权”成为一种乌托邦式的叙事;其三,互联网技术的壁垒不仅没有降低,反而逐步升高,公众与社会顶层之间的数字鸿沟不仅没有填平,而且不断加深,这导致了技术霸权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可以尝试左右网络民意。
关于传播层级的泛化,十七年前,我在《弥漫的传播》当中写的比较清楚:在未来,互联网平权只可能是一种想象。互联网传播层级的消失,只是传播形态使得传播的层级变得模糊了,但强与弱、消失与否取决于很多其他的自变量,而不是互联网传播本身。所以,可以把互联网上的层级看成是“薛定谔的猫”,处在方生方死状态。
层级有时消失,有时则没消失;有的时候层级还变得更强化了。
还有的时候,过去的层级消失、但新的层级又出现了。所以我曾把这个传播现象称为“泛层级”。从两级传播论到多级传播论,到我当时所说的泛层级传播时代,日渐弥漫的的媒介化分布,已经给我们今天的社会建构留下了巨大的悬念,在未来,也势必会给财富精英、政治精英、文化精英和技术霸权本身留下巨大的操作空间。因此我们可以想像,未来不仅有人类和机器的博弈,还有人类自身的价值观念博弈。人类自身的博弈,则很有可能是权力阶层与网络普罗大众之间的博弈。而在这个会场,在我们之间,也会有一类学者成为对机器的臣服者,但人本主义者,或不会屈服于此。
我们需要把人本精神的讨论重新拉回学术视野,我们要强调新闻的本质就是人,它应该报道人,并且基于人性来报道,必须基于事实报道来关怀人。它需要报道事实和人,但是目的是为了帮助人的理想化生存。
职业新闻的一切努力,无非就是要使新闻权利和媒体权力回到人,而不是回到机器和数据。
现在,让我们来定义 “人本主义新闻学”的理想情境:新闻不是物,是人;新闻不是为了抽象的世界,是为了具象的人;新闻的终极报道者,不是机器,而是利用机器的人;新闻工作的一切努力,确实是要还原事实,但最终是为了要回到人。因此,新闻未必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必定是与人的价值有关的一切报道。它可以是早已发生的,或尚未发生的;它可以是一个事件、一个可以确证的“事实”、一个可以计量的数据,也可以是看不见和无法评估的意见、观点、感情;相比较于一切已知的和可知的事实,那些“未知的”和“不可知”的对象是更为重要的新闻题材;相比较于那些物化的事实,那些人化的思想感情是更为重要的新闻发现。这就是为什么我要郑重地提及:从本质观念上说,新闻即人,尽管新闻在字面上更多的是在报导数字和物理事实。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要在这里郑重的说明:新闻学即人学,彻底的和终极的新闻精神即人本精神。只有当新闻学真正关注人的生存、人的价值、人的尊严时,它才能分析新闻、评判新闻、实现和发展新闻,此时,新闻学才具备这门学科的本质内涵。
在演讲的最后,请允许我强调一次:
从其本质观念上说,新闻即人,新闻学即人学,新闻精神即人本精神。这是新闻传播实现人本主义转向的根本要义。
版权信息
本文原载于国际
新闻界,作
者杜骏飞,原标题《
杜骏飞:新闻是人,新闻学是人学
》,财经采访人员圈经授权转载。
最近主编开放了自己的微信私号,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添加(ishangye007),沟通交流。
大家好,我是财记君,看了今天的文章,您有何感想?期待您的留言和评论! 你说,我们听!
相关热文(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 英文短新闻|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称中印在亚洲这座大山上
- 西班牙一大学新闻系中国学生占85%,竟留了个假学?
- 海因克斯:小猪欺骗了我
- 【居行】浦东这个安置房地块拟建12栋高层住宅等,正在公示→
- 广西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闻发布会
- 中盘股性价比已显现,这些好公司正在蓄势待发
- NBA推荐:火箭 vs 雷霆,雷霆不容小觑,明天体育新闻仍是65胜?
- 上市公司高管必修课:企业价值管理与投资 | 正在报名
- 重庆新闻传媒中心公开邀请 招标中央空调维保单位的公告
- 8个亿打包买走!炒房客正在炮制房地产大宗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