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自由贸易港

深度解析自由贸易港

一、自由贸易港的发展历程

      1936 年,美国在纽约建立了第一个专门从事转口贸易的对外贸易区即纽约3号,这时期的城市港口多数以单一的转口贸易为主,港口只是对外贸易中转码头,因此二战前的港口城市可以称为自由港1.0。

 深度解析自由贸易港

       在二战后,大量的国家和地区为了吸引外资、引入先进技术,依托廉价的劳动力在沿海地区兴办出口加工区,这时候的港口不仅是转口贸易,还承担了加工、制造等职能,逐渐由单一的转口贸易扩大到了加工贸易,且在出口加工区内实行“境内关外”的政策,给予园区内企业减少关税等优惠,较早的如爱尔兰香农加工区、台湾高雄加工出口区等。20世纪80、90年代我国沿海也出现许多出口加工区。这时期的自由港被认为是自由港2.0。

深度解析自由贸易港

    

自由港3.0主要是以自由贸易园区的形式出现,相当一部分的自由贸易园区是在出口加工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随着在港口城市贸易的发展,其功能趋向综合化和多样化,为了刺激贸易,许多城市允许货物自由(免税)输入和输出,并免受一定海关监管,特别是给予进口区内供转口的货物以及因区内生产需要而进口的设备和原料等,免税收关税,但免税的范围较小,存在许多的限制和约束条件,如海关监管、缴纳所得税增值税、不许人员留居等,所享受优惠的区域也较为有限,通常也只是港口及其周边的区域。

       自由贸易港是自由贸易园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可以视为是自由贸易园区的升级版,其在货物、资金、人员的流通上更为自由,对绝大多数的进出口货物豁免关税,准许进口货物在港内装卸、加工、改装、整理、长期贮存、买卖等,供转口或供本地居民消费的货物进口一律免税。与自由贸易区比,自由贸易港的范围更大,可以是整个城市,自由港内的全部居民和游客等都能享受免税的优惠。区内的企业可设立国际银行账户,享有汇率结算自由,所获得的利润可全部自由汇入,是当今全球开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属于自由贸易港的城市主要有香港、新加坡、迪拜的杰贝阿里港、美国纽约港以及荷兰鹿特丹港、哥本哈根等。

深度解析自由贸易港

二、我国首个自由港:海南自由贸易港

       

我国自由贸易试验的设立源于美国抛弃WTO,另起炉灶构建美欧日三大经济体(TPP、TTIP和PSA)围猎中国制造,为消除美国的贸易围堵,提高对外贸易水平,2013年9 月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随后在全国逐渐设立了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十九大报告提出要“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自由贸易港对标的是国际上水平最高的贸易标准,是未来对外开放最高的平台,因此包括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内的各大城市纷纷加入自由贸易港的争夺战。

        由于海南基础设施水平低,制造业基础薄弱以及高新技术人才匮乏,在自由贸易港的争夺中并不占据较大的优势,在国内的媒体和学者的预测中,也并不被看好,但海南却在毫无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基础上脱颖而出,其缘由大致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是绝佳的地缘战略区位。临近东南亚各国,是350万平方千米的南海门户,是解决南海问题、串联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的桥头堡,通过自由贸易港建设可以增强与东盟的经济贸易,其地缘战略优势是绝大多数国内城市难以匹敌的。

        二是面积较大的相对独立地理单元。海南与大陆隔离,被誉为是天然开放试验区,容易满足“一线开放,二线管住、区内自由”自由港贸易监管规则,而且具有多个天然的港湾和优良的海运条件,面积达3.5万平方公里,是香港自由贸易港的30多倍,有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港。

       三是随着我国新一轮的产业转型和消费转型,以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在国际贸易中不占优势,我国的产业发展模式需向高科技和服务等附加值较高的产业模式转型升级,而海南在第三产业上具备后发优势,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稀缺的资源禀赋等,在发展第三产业后劲十足。

       四是在近三十年的经济特区建设中,海南虽然进行了多次探索,但仍然无法寻到一条有效的发展道路,依旧徘徊在全国末位,而比海南面积稍大的台湾在各个方面的发展水平均已远超过海南。由于缺少制造工业,以旅游为单一主导的产业发展方式,明显带动力不足,反而对房地产开发的依赖越来越强,海南的发展急需一次重大的变革调整。在建省30周年和愈演愈烈的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海南被赋予了新一轮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重任。

深度解析自由贸易港

三、借鉴国际自由贸易港经验

        香港,国际最高标准的自由港

        最早从转口港起家,以贸易为支点,逐渐支撑起金融、航运两大板块,其主要特点在于港市合一,港内要素齐全,商品、服务、资金、信息、人员流动较为自由,货物进来后,给予企业“国民待遇”。实施典型的零关税政策(除了烟草、酒类、甲醇酒精、汽车用汽油和柴油等极少数商品外);外来资本可投资大多数行业,均可实现100% 的控股,在贸易中可以大多数国际货币结算,外来投资者将股息或资金调回本国都无限制,境外所得利润不纳税;在税收政策上也给予较大的优惠政策,不设增值税或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税率也只有16.5%,是世界上税率最低的地区之一。

       香港模式在金融、贸易上较为开放,在自由港建设中,值得我国借鉴还有其对生态环境执行高标准保护,严格控制土地出让。虽然香港土地面积1078平方公里,人口600多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但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土地被划为郊野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有将近2/3的土地至今还未开发。但另一方面,香港房地产市场受政府和房地产商垄断,为了获得持续的利润,二者进行合谋严格限制土地供给,导致房价一直维持在高位运行,缺少对市民基本居住条件的考虑。

深度解析自由贸易港

       新加坡,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转港

       1969 年,新加坡在裕廊工业区内划设了第一个自由贸易园区,随后发展形成了7个自贸区,其中1个以空运货物为主,其余 6 个自贸区均以海运货物为主。新加坡自由港实施公私合作的管理体制,如由裕廊管理公司、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等负责运营,行政体系尤为高效,企业注册简便,通过“一站式 ”通关系统连接海关、检疫等多部门,报关较为便利。公司税税率为17%,除酒类 烟草(含卷烟) 石油、机动车以外,对所有进口商品免征关税,企业利润汇出无限制、无税费。其主要特点在于吸引外资的力度较大:设立经济发展局,利用“总部优惠”等超国民待遇(如免税外,还有减少饮用水消费等项目投资补贴等),吸引全球知名企业在新加坡设立总部,侧重引入先高精尖制造业,据了解,三分之一的世界500强公司选择在新加坡设立亚洲总部,其亚洲科创中心初具规模。

        新加坡模式值得借鉴还有其合理的保障房供应体系,新加坡保障性住房由组屋和少量廉租房构成,目前主要针对月总收入不超过8000元的家庭,首次购买组屋时政府还提供3万元的补贴,组屋大约覆盖了80%的新加坡人口,通过大批量的建设组屋,使新加坡居民在购买住房时较为轻松。

深度解析自由贸易港

       杰贝阿里港,最大的人工港

        杰贝阿里港周边布局有机场自贸区、多种商品交易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媒体城、互联网城等自贸区,是个工贸型的自由港。其设立源于海湾阿拉伯国家 “保人”制度,保人制度对外国投资者限制较多,必须有当地人“保人”合作才能开设公司,而且保人需要持有51%以上股份。而在杰贝阿里自由港,外资企业也可拥有 100%的所有权,可免缴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企业的进口原材料、设备及货物转口免关税,50年内免交所得税,区内外国企业利润和资本汇回母国不受限制、无外汇管制,企业雇佣外国劳动力无任何限制,无最低工资标准和雇用本地员工要求,并且允许在港区内建立休闲娱乐场所和设施,以满足人们工作之余的休闲活动等,因此杰贝阿里自由港成为阿拉伯地区最为著名的贸易港口。

        杰贝阿里港的特色还体现在对土地利用方面实行出租不出售政策,出租的土地可由企业自主使用,企业对土地的开发建设有较大自由权,是建厂房还是建仓库皆由企业自主决定。另外,区内的厂房设备长期租用,可与投资人签订最长25年的厂房设备租用合同。

深度解析自由贸易港

四、借鉴国际自由港建设的经验

        结合海南当前的基础条件和资源禀赋,可借鉴国外自由港的相关经验,注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进出口贸易带动产业,形成多层次产业结构

       以自由贸易为基础带动其他相关联产业的发展,一是借鉴香港的经验,通过免关税和低赋税等优势,以进口最终消费品为主,打造升级“消费品免税区”,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高端消费需求,建设国际消费新高地。二是借鉴新加坡的引资模式,利用“总部优惠”等超国民待遇,促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等等,现在海南的总部经济已经在布局谋划,海口和三亚的总部经济将会是海南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不仅能带来巨额的税收、就业和人才等,还会形成良好“溢出效应”。三是借鉴香港和迪拜经验,在自由港内发展休闲、娱乐、康体等业态,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通过59国免签、豪华邮轮母港、博彩业等政策优势,带动国际旅游消费。

       在发展进出口贸易的侧重点应通过贸易来带动多个其他产业的发展, 改变以往依托房地产单一的发展模式。

深度解析自由贸易港

(二)严格调控土地开发,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一方面海南自由港在土地管制方面应向香港学习,严格划定土地开发边界,采用最节约的用地策略,但过于严格的控制土地供应会导致商品房市场价格走高,因此另一方面应借鉴新加坡的保障性住房政策,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控制房价,增加保障性住房的覆盖面,保障居民的基本居住需求,统筹协调土地管制与住房保障两者关系。目前海口已出台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及限价商品住房保障标准,全省已经摸底保障性住房的未来需求,估计不久的将来会出台大批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除此之外,还可借鉴迪拜的土地使用权长租的策略,多方面进行土地供给,减少一刀割的土地出让方式,以保证国有土地开发利用的持续性。

深度解析自由贸易港

(三)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在管理模式上可参考国外自由贸易园区的经验,克服各政府部门“多头管理“的局面,构建“政府主导,服务企业 ”的新管理模式,可考虑成立一个政府机构或政府控股的机构或企业进行统一规划和协调管理,重点突出社会主义自由港的优势。简化出口报关手续,提高通关便利,减少企业注册手续,在监管上执行“负面清单+非违规不干预”策略,多途径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四)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执行高标准的生态保护规定

       生态环境是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的重要依托和基本条件,海南的生态环境优势是其得以赶超国内大城市的最大优势,与以往发展港口加工出口的发展模式不同,海南自由港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科技产业为主,这些产业对生态环境都有极高要求,借鉴香港和新加坡经验,实施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建设领先全国的生态文明保护示范区。

五、海南自由港为岛民带来的福利

       一收入方面。如果对标新加坡和迪拜等标准,可能会免除或减少区内岛民的个人所得税,领到手的钱会增多,由于自由港对境外收入不予追索,通过国外投资所得利润也将免税,除此之外,其他途径如买彩票等所得收入也会仅有少量的赋税。

         二享受高水平的教育。目前国内外各大高校已有将近百所高校在海南设立分机构,以后海南考生进入国内名校就读的比例将增多。教育是海南的一大短板,要吸引高素质人才落户海南,必须要弥补教育这一短板,可见当局对教育发展给予极大重视,这也会为岛民带来丰厚的福利。

        三在就业方面。当前海南已对总部经济进行全面的谋划布局,相信不久的将来海南会成为世界总部经济的重要聚集区,通过总部经济的溢出效应,会为当地提供大量的工作机会,带动当地居民就业。另外为了保障当地就业,相信还会出台鼓励企业雇佣本地人的优惠政策,岛民也将会从收益。

       四住房保障方面。从当前出台的土地管制和住房政策来看,海南政府极有可能参照新加坡的保障性住房政策,未来将与商品房市场决裂,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如果能真正执行,相信绝大多数的刚需都会得到满足,但能否顺利推行还是个问号。

      五日常用品方面。享受全球免税商品优惠,新能源汽车、品牌服装、医疗药品、正版游戏、名鞋箱包等都会有关税优惠。

来源:

一只正经的猫

新功能上线——号内搜:



吾遥地理微信公众号

“影印地理”菜单

“号内搜”菜单(http://data.newrank.cn/m/s.html?s=OS0xODQ8Pj5G)

通过关键词搜索吾遥地理推送的全部内容!





深度解析自由贸易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