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木刻字牌写满老南京歇后语

《路边木刻字牌写满老南京歇后语》是由傻大方资讯为您编辑整理的,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正文开始:





“南京地名谚语文化”系列木雕。





“木雕达人”袁茂林。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王曙光记者张可)七家湾扛毛竹——转不过弯;石门坎上擂石鼓——实打实;水西门的鸭蛋——白捡……一些市民发现,最近在朝天宫鼎新路、红土桥路边的栏杆上,多了一连串做工精美的木雕刻字牌,上面刻着老南京地名歇后语,读之诙谐有趣,令不少人驻足品味。这是朝天宫街道七家湾社区装点街巷文化氛围的新举措,而木雕则出自社区一位“达人”之手。





今年68岁的袁茂林是交通系统一名退休职工,从小就研习书法绘画,50多岁时开始接触木雕刻字技艺。“当时利用工作之余时间练习,还参加过北京、上海、东北、无锡的培训班。”退休后,一次机缘巧合,老袁的木雕刻字手艺“脱颖而出”,被街道和社区发现。从此,他的退休生活又忙了起来。七家湾社区二楼一处十几平方米的阳台,就是社区专门为老袁开辟的工作室。在七家湾社区上下,到处可以见到老袁的木雕刻字和绘画作品。例如,社区门口,老袁把草桥锅贴、安乐园、韩复兴等七家湾和老南京著名的餐饮老字号画成一组壁画长卷,并用木雕刻字的技艺制作了各家招牌,展现了朝天宫一带特有的人文历史。





最近为了更好服务居民,街道准备在社区设立党群服务中心。这两天,他正在为中心设计标识标牌,待绘制后再刻出木雕作品。





老袁最新推出的作品是“南京地名谚语文化”系列,他将关于南京地名的歇后语、谚语,设计后刻在板材上,社区把它们放到红土桥的巷口路边栏杆的水泥柱上,一共20多块,既美化了街巷环境,也让市民了解南京街巷典故知识。





记者也节选了部分老地名歇后语:





黄泥塘的鬼——离家不远(释义:雨花台区黄泥塘旧时是南京人去世后主要安葬地)





天天不离钞库街——守财奴(释义:秦淮区钞库街明代时是国家金库——宝钞库的所在地)





颜料坊放炮竹——有声有色(释义:秦淮区颜料坊是南京明清时期丝织印染主要所在地)





三牌楼的狗到四牌楼啃骨头——为了一张嘴(释义:虽然仅一字之差,但两地并不挨在一起,鼓楼区三牌楼距离玄武区四牌楼有三四公里)





窑湾街的砖头——定了型(释义:窑湾街是明清南京著名窑址,烧砖一般用磨具做胎,规格固定)





七家湾扛毛竹——转不过弯(释义:七家湾地名来源一说就是街巷狭窄,呈现明显的弯曲)





石门坎上擂石鼓——实打实(释义:石门坎是明代南京天坛所在地,建筑毁坏后这一带留有大量天坛建筑的巨大石材)





水西门的鸭蛋——白捡(释义:水西门是南京城墙的一座‘水门’,旧时城外养鸭,鸭贩子大多居住在秦淮河边)





扇骨营的扇子——没面子(释义:扇骨营的名字来源就是明初此地居民多以制作扇子骨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