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中国大鲵至少由5个物种组成 其保护亟需评估改进

小编温馨提示:前方高能,《中科院:中国大鲵至少由5个物种组成 其保护亟需评估改进》需要您认真观看!

正文开始: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科院动物进化与遗传前沿交叉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车静呼吁关注中国大鲵保护。 孙自法 摄





中新社北京5月22日电 (记者 孙自法)俗称“娃娃鱼”、在全球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中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中国大鲵,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个物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领衔的国际科研团队历时10年研究,最新完成的基于基因组水平数据揭示,中国大鲵至少由5个物种(推测有可能为8个)组成。科学家们因此呼吁,中国大鲵保护亟需进一步评估和改进。





这一动物进化遗传学领域重大科研成果由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和中科院动物进化与遗传前沿交叉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车静、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院士及中科院高级访问学者、加拿大动物学家罗伯特·墨菲(Robert Murphy)教授领衔的国际团队合作完成,北京时间5月22日零时获国际学术期刊《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在线发表。





车静介绍说,中国大鲵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个物种,目前中国实施的保护也是基于“中国大鲵是一个物种”。由于大量野外种群被非法捕捞并被买卖进入养殖市场,这就造成目前中国大鲵保护的困境:在野外很难看到野生种群,养殖场内却保存着成千上万的个体。





为更好保护中国大鲵,中科院昆明动物所领衔国际团队自2007年起开始系统性研究,经过10年努力,在全国范围内收集到70个野生和1034个来自养殖场的中国大鲵样品,进而对其野生和养殖种群遗传结构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团队对基因组达到50G的中国大鲵展开深入研究,分析结果意外发现中国大鲵并非单一物种,目前研究数据支持至少5个物种的划分,包括陕西种、四川种、广西种、贵州种和安徽种,各物种间分化时间保守估计约为471万-1025万年以前。同时,研究团队还在养殖场种群中意外发现另外两个独特支系,加之记录分布于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种群,推测中国大鲵有可能包括8个物种,但这一结论尚待进一步考察研究确定。





车静指出,物种是制定保护措施最基础的分类单元,中国大鲵长期以来被当作一个物种对待,且没有区分不同地理种群,这隐藏着巨大风险,若不及时调整,不当保护还可能造成巨大遗传资源损失甚至物种灭绝。





她说,根据最新研究成果,中国大鲵现有保护策略和措施亟需进行评估和改进。研究团队建议全面开展中国大鲵遗传资源的调研和分析,加强新技术手段应用,对发现的不同物种进行种群大小、遗传多样性、分布地等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以及时调整相应保护策略和措施,对于小种群物种,特别优先保护。研究团队希望通过各方共同努力,不仅能有效保护中国大鲵各物种,还能为其他濒危物种保护作出示范。





据了解,中国大鲵与日本大鲵、美洲大鲵共同组成两栖类中的隐鳃鲵科,该科起源可追溯到侏罗纪时代。中国大鲵曾广泛分布于长江、黄河及珠江流域的18个省份,自20世纪50年代起,由于栖息地连续破坏及人为过度捕捉,中国大鲵野生资源迅速减少,目前野外种群难寻其踪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