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病的用意
小编嘚啵嘚:《南方日报: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病的用意》是傻大方资讯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为你带来的,你是继续往下看呢?还是继续往下看呢?
正文开始:
世界卫生组织在18日发布的《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国际统计分类》中,首次将沉溺于强迫性电子游戏列为一种精神健康状况。根据定义,这是一种对游戏(“数码游戏”或“视频游戏”)失去控制力,日益沉溺于游戏,以致其他兴趣和日常活动都须让位于游戏,即使出现负面后果,游戏仍然继续下去或不断升级的现象。消息甫出,引发了广泛关注。
在此之前,“网络成瘾”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概念。它最初由美国的一名精神科医生提出,并经过了若干年激烈的学术讨论。但即使是全球最先提出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的美国心理学家金伯利·杨,也认为网瘾不是一种独立的精神疾病,而是已知的“冲动控制障碍症”在网络使用者身上的体现。在最新版的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中,虽然探讨了“网络成瘾症”并且有大量的文献研究,但因为存在严重的样本偏差,也没有将其纳入正式诊断。那么,作为世界各国医生用来诊断病症的国际标准,《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国际统计分类》为何要将游戏成瘾列为一种精神疾病呢?倘若仔细揣摩,这背后有着一定的用意。
首先,精神卫生的概念可大可小。狭义的精神卫生,包括了心理健康的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广义的,则指对健康者的素养的提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的精神健康障碍患者多达4.5亿人,这个数字大得惊人,因为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精神卫生不仅指无精神障碍,更是一种健康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潜力,能够应付正常的生活压力,能够有成效地从事工作,并能对其社区作出贡献。这意味着,有相当数量患者是轻微的表现形式,有可能是人际障碍,也有可能是情绪焦虑等。世卫组织作出类似界定的目的,初衷是希望唤起人们对精神卫生问题的重视,具体在这里,是为了提醒人们提高自我控制力,不要让“游戏耽误生活”。
其次,对社会上理解程度不一的现象,给出了明确的诊断标准。要知道,在医学没有定论之前,有些社会机构早就将“网瘾”当成了疾病,采取军事化管理、强制运动或体力训练等手段进行医学矫治,主张电击疗法的杨永信甚至说:“网瘾是精神疾病,根源是性格缺陷。”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下,孩子的行为很容易被扩大化解释,有的说只要连续玩6个小时就是成瘾,有的家长一看孩子成绩下降就送到戒瘾机构,以至于卫生部叫停电击疗法的时候,很多家长表示不理解。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综合测评,将玩游戏的时间、频率、强度等纳入考量,特别是将时间标准作为一个重要的量化因素,相关行为至少持续为12个月才能确诊,应该说,这可以强有力地回应某些错误看法,有助于进一步规范社会机构的医疗资质。
从临床经验来看,广大游戏爱好者大多属于不适当使用,远没有到成瘾性疾病的程度,而且这样的病例很少,发病率也不高。家长们不需要因为“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这样的字眼,就产生不必要的担心。事实上,当父母发现孩子沉溺于网络而带来其他严重的后果,那么孩子“网瘾”更大程度上反映的是亲子沟通,以及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出了问题。对此,别总打着“救救孩子”的名义推脱责任,而是要建立问题意识和反省意识,从自己的身上多找找根源。
- “跳脱”苹果 国产手机联手供应链厂商开启“冒险游戏”
- 上海一大学将电竞解说纳入必修课 通过游戏“学”出一个未来
- 孩子玩游戏误付费 游戏厂商:被虚拟平台收取 无法退
- 黄岗阿萍:老公配不上我,我在公司管40人,他在吃鸡游戏管4人!
- 玩游戏给零食诱惑,广西融安一男子猥亵数名街坊女童被捕
- 中国不配有好游戏
- 行业增速10年新低,市值蒸发逾10000亿,游戏公司日子要不好过了
- 互联网时代下的年轻人:游戏好友甚至比现实中还多
- 编程小游戏
- 王者荣耀接入公安权威数据平台 “沉迷游戏”难题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