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要想涨薪,先解决“能上能下”问题
导读
放权给医院自主进行职称评选,是起点不是终点。人们担心的权力寻租、资源滥用等问题,需要良好的配套政策与信息阳光公开。然而归根结底,职称评选依旧属于体制温室的一道闸锁,医生符合其劳动价值的收入大幅提高,只有在温室外才能真正获得。
全文阅读大约需要
4
分钟,如果本文对您有任何启发,欢迎点击
文末评论
。
浙江省内的医院可以自主评职称了。
本周,浙江省卫生计生委、浙江省人力社保厅下发通知,从
2018
年起,全面下放卫生高级职称评聘权限,浙江全省三级医院、浙江省疾控中心及牵头医院等级为二甲(含)以上的县域医共体实行单位将自主评聘,进一步落实医疗卫生单位用人自主权。
公立医院的职称等级分为初级、中级、副高级、高级。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初级职称组的平均年收入大约是
5.8
万元,正高级职称大约是
10.8
万元。尽管本报告不考虑账面外的“灰色收入”“黑色收入”,但不同职称的收入档位拉得很开,
这凸显评上更高职称对医师群体的吸引力。同样有吸引力的,是职务晋升、行业组织任职、重大课题申报都与职称等级挂钩。
恰在这份报告中,课题组认为,正高级职称年人均收入刚刚超过十万,这种收入状况与西方国家动辄数十万美元的年收入不可同日而语,“印证我国医师薪酬处于较低水平”。但笔者接触到的大部分医改专家普遍认为,在西方国家,“能者上,不能者下”是基本运行规则。
因此,在解决好医师群体劳务技术收入长期被低估的问题之前,先要解决医疗人才的优胜劣汰机制问题。
中美两国的医生的支付模式不具备可比性。美国医学会数据显示,
2016
年,美国的医院直属雇员占比仅为
7.4%
,而专科医生集团、多学科医生集团的成员占比高达
67.4%
。医生集团与医院之间不存在雇佣关系,医生仅向医院支付平台费用,再由保险公司直接向医生集团购买医疗服务。给医生多少钱,是市场说了算,更直白地说,是保险公司作为第三方支付者说了算。
然而,中国绝大部分医生是医院直属雇员,能否搭建医疗型、科研型、管理型等不同序列的人才梯队,并为不同梯度人才设置不同的薪酬标准,医院是第一责任人。不难理解,浙江省有关部门推进“谁聘用,谁评审”,既是实权部门削除微观管理职能的自我革命之举,也把“谁评审,谁担责”的球踢到了医院的一边。
放权给医院自主建立专家库、自主组织评审流程,职称评审的公平性如何保障?实际上,行政部门仍然保有对区域内对医疗人力资源进行宏观调控的职能。据财新健康点报道,对于浙江省人社厅而言,首先,要做好整体的公共事业卫生规划,设定合理的人才总量以及分配体系;其次,建立基本的职称评聘标准;第三,建立巡查制度。比如对于接获举报投诉的内容,列出负面清单。
即便如此,作为治本之策,“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全面下放卫生高级职称评聘权限,一方面堵住了行政权力的寻租通道,另一方面却放大了医院的自主裁量权,在客观上降低了职称评聘的违法违规成本,“只要搞定医院里的人就行了”。因此,职称评聘一定要严格按照最新要求,评聘方案须经医院职工代表大会审议。
如果可能的话,评聘方案还应该向全社会公开,
让接受医院服务的患者来评判,评聘方案能否选出合格的高职称医生,配不配得上更高的诊疗费用,配不配得上医院更多的资源倾斜
,甚至配不配得医院各类重要岗位的“明日领导者”身份。
浙江对公立医院职称评聘自主化,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建立“能上能下”用人制度才是人事制度改革的根本。下一步,有关部门需要以“坚决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用
120%
的改革勇气,推进公立医院去事业编制的改革。
天津泰达医院、深圳罗湖医院集团等公立医院取消事业编制的经验已经证明,
无论是推行绩效工资还是动态化职称评聘,其对医院员工的激励鞭策效应,都不如直接摔碎事业单位的“铁饭碗”。
只有让事业编制与户口落地、职务晋升、各类补贴脱钩,只有突破医院突破事业单位的工资调控水平,让“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医生们才会对自己的职业前景恢复信心。
只有到那时候,医生们才可以说,自己可以拿到心仪且体面的收入了。
本文首发于
财新健康点 caix
in-life;
联系作者微信:
pizzaliang
;
投稿方式:
healthpoint@caixin.com
;
汤 晨|责编
热门阅读:
1.莆田系艺星医美将赴港上市,三年营收超20亿元,净利近2亿元
2. 腾讯AI辅诊对接六大医疗信息化厂商,HIS是撬动医疗大数据的支点吗?
3. 浙江省医生将打破终身聘用制?这个新政恐怕没那么乐观
我们坚持并尊重原创版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授权请联络健康点管理员
Jack
;
工作微信号:
Jackzhao361
商务合作:
北京 Fiona 18612891987
上海 Kevin 18621849119
- 肿瘤医生坦言:要想癌症痊愈,就得熬过3道“生死坎”
- 27岁女生胃癌离世,肠胃科医生:这种菜,一口都别碰,容易致癌!
- 医生说,这几种人千万不能吃冬瓜,每吃一口就会找病!
- 医生:脖子上出现3个症状,癌症可能已临近
- 20岁女孩腹痛离世,查出原因后,医生解释:跟她经期做一件事有关
- 机器人医生“沃森”开出首份“处方”
- 常吃火龙果,排毒抗衰老?医生却警告:这3类人最好一口都别碰
- 全国超声科医生缺口至少15万 亟需培养应用型人才
- 有些病一眼就能看出来,为什么医生还要开那么多检查?
- 16岁少女从没来过“大姨妈”,当她脱掉裤子,男医生当场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