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舍小家为大家”的医师们

《那些“舍小家为大家”的医师们》,对,你要找的就是这篇文章啦,傻大方资讯小编为了帮你找到这篇文章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啦!

正文开始:





那些“舍小家为大家”的连州医师们





——写在首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





今年8月19日,中国医师们将迎来首个共同的节日——“中国医师节”。每一天,医师们都在一线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在连州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连州人医”),有一群无私的医师们在默默地努力为患者服务。





在同事眼中,他们是志同道合、并肩作战的战友;在病患眼中,他们是值得信赖的好医生;在家人眼中,他们是撑起一个家庭的栋梁。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时刻守护着市民的生命健康。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 杨溢子 通讯员 吴涓涓 策划/统筹:黄津





连州首位援藏医生黄华亮:





援藏第16天,儿子在连州出生





今年1月,在经历了半年的援藏生活后,32岁的黄华亮从两千多公里外的西藏林芝市回到了连州。





黄华亮是连州人医的一名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去年7月,作为连州市首批援藏医务人员,他远赴林芝市人民医院进行柔性援藏,帮扶该医院创建“三甲”。





黄华亮在援藏期间不辞劳苦、尽心尽职。每周工作六天,他所在的内一科每天还会提前半个小时上班,为此,他甚至拒绝了安排好的中巴接送,而是每天骑20分钟的自行车去上班。





而加班更是家常便饭,11月之前,他基本上每天晚上都会从7点半加班到9点半。值夜班亦是习以为常,他每隔三四天便会轮一次夜班。由于实行24小时值班制,他必须从早上9点一直上到第二天的早上9点,“有时候甚至忙到第二天12点左右才回去休息”。





在黄华亮前往林芝援藏后的第16天,他的小儿子在连州出生了,他也因此未能亲眼见证孩子的出生。对此,他有些遗憾,却并不后悔。





“儿子出生的时候,我也曾有过冲动,想从西藏直接坐飞机回来看儿子。但那时我刚到西藏,请假回来又会耽误工作,思考再三,我最后还是决定不飞回来。”援藏期间,黄华亮便只能通过打电话、视频等方式,缓解自己对刚出世的儿子以及家人的思念。





在援藏期间,他经受住高原反应、6.9级地震、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寒冷等重重考验,为藏族同胞带去健康。回忆起这段经历,黄华亮依旧感觉如同在梦中一般,“其实这次不仅仅是援藏的过程,更多的是我自身学习锻炼的过程,援藏经历改变了我的一些观念想法,更是给我未来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黄华亮选择学医有因:他9岁那一年,12岁的姐姐感冒发烧,由于农村医疗知识的匮乏与就医条件有限,姐姐在病后的第5天不幸离世。“当时我家距离县城60多公里,交通也不便,乡镇医院破败不堪,村里就只有一个村医。”





因此他高中毕业后,在参军与学医的选择中,他选择了学医。“我希望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同时亲身经历过农村的病患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及时就医,我更加期盼投身医疗事业,通过自己的力量使周围的人过得更好。”





从医8年,黄华亮对待生命时常怀有敬畏之心。“生命是脆弱的,我们必须肩负起责任感,做到问心无愧,给病人和自己最好的交代,责任心是医生最好的支撑动力。”





医生的工作难免繁忙,有时候很难兼顾家庭,而这时是他的妻子一直在背后默默地支持他,“正是由于家人的支持与付出,工作才能更加顺利,我也有了更多的动力去做好自己的工作。”





重症医学科(ICU)副主任邓虹:





忙碌时一个星期都没出过病房





ICU像是有些患者在人间的最后一道门,有些人离开这儿被送到太平间,有些人被转到普通病房继续活下去,只在一瞬之间。





邓虹在2003年进入连州人医的ICU,那时整个ICU只有4名医生,她是其中唯一的女医生。回忆起那段时光,邓虹如今依旧热血沸腾,“开科之初,人手少,经验尚浅,然而那时每个人都十分积极,不断地学习探讨新技术,遇到不懂的就查阅医学文献资料。”





在ICU,医生每天都在与死神进行赛跑。忙碌起来的时候,邓虹甚至一个星期都没出过病房,吃饭睡觉、日常起居都在值班室里度过。“那时根本就没有上下班的时间概念,累了就去休息,休息完了继续奔赴前线。”





2003年,连州发生特大交通事故,多名生命垂危的病患一下子全部送进来ICU,身上血淋淋的,甚至出现休克症状,医生和护士必须马不停蹄地进行抢救。“那一个星期都特别紧张忙碌,医生必须时刻关注着病人,一个医生要管3—4张病床,那时的医疗器械还没有那么先进,很多时候,病人细微的病情变化都得依靠医生原始的临床观察,因此我们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





ICU的战斗从未停歇。上个月,连州人医便送进不少被蛇咬伤的患者。今年47岁的肖正义是湖南省永州人,7月5日,他因被眼镜王蛇咬伤后,出现呼吸衰竭、凝血功能障碍,送入ICU抢救。经过抢救1周后,肖正义好转送去普通病房,7月14日正式出院。短短的9天时间,他站在了生死的边缘,正是邓虹等医生将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除了工作强度大,在ICU,心理压力是医生们的另一个重担。“ICU医生就像是走在平衡木上一样,看到了病人血淋淋的模样,我们就明白了自己身上的单子有多重。然而压力越大,动力越大,我们必须坚守自身的职业素养,无愧于医生这个职业。”在工作之余,邓虹便会通过阅读、爬山来放松自己,舒缓压力。





而谈及家人,邓虹带着感激和愧疚,“在孩子一年级到四年级的那段时间,我和孩子每天的见面时间不到1个小时,早起出门上班,又时常加班到凌晨,我们碰面的地方基本就是在餐桌上。孩子现在很懂事也很独立,但我回想起来还是觉得有点亏欠孩子。”





“我们一般都是提前一周开始休产假,有些医生甚至会提前一天才休假。”怀孕36周的邓虹带着二胎宝宝坚守在ICU的工作岗位上,在接受采访后的第二天,她顺利生产。





妇科里唯一的男医生安元松:





当医生要有信念





去年,36岁的安元松从家乡河南来到连州,成为了连州人医唯一的妇科男医生。





作为妇科男医生,安元松坦言,他在工作中确实会遇到不少的不理解,“连州不同于大城市,一些患者观念比较传统,对于妇科医生的性别十分介意,刚开始看病遇上我,也许会心存芥蒂。”





面对这样的尴尬处境,安元松有着足够的耐心,“遇上这样的病患,我只能耐心地与她们交流沟通,让她们逐渐理解接受,医生是没有性别之分的。如今,渐渐地,患者们也不再介意我的性别,并且认同我的专业技术,甚至成为了朋友。”





安元松毕业后便进入了河南的一家妇幼保健院工作,工作之初,他的心理压力重重,如何增强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成为了他每天思考的问题,于是他利用下班的时间加强与助产士的交流,从最基础的妇科检查开始探讨,一步步提升自身的技术。





后来,安元松又辗转从河南的一家妇科专科医院来到连州人医。在他看来,各个学科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妇科的手术往往也需要多个学科的协调合作,于是他选择来到连州人医这间综合性医院。





“当医生要有信念,有追求。医生的工作是繁重的,周末、节假日都不一定有休息时间,如果你没有明确的目标,便会感觉很累。”安元松说,“能够为病人解除病痛的那一刻是最有成就感的,一想到现在的努力都是为了以后技术提高,更好地服务病人,无论再苦再累我都情愿。”





谈及目前的目标,安元松表示,希望能够把宫颈癌根治术、卵巢癌根治术等妇科四级手术开展好,“遇上这类的病患,如果我们不能开展这个手术,病患们就只能前往清远或广州去做手术,然而大城市的医疗资源紧张,往往需要预约,再加上交通来回,这无疑加重了病患的就医负担。”





安元松介绍,目前这类型手术正处于开展的初期阶段,今年下半年他将会去进修,为连州人医进一步开展这类型的手术打好基础。“以后我们能够开展这类型的手术,病患们便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也不用来回奔波。”





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安元松也会通过游泳、打篮球等体育运动来放松身心。眼下正是暑假期间,他9岁的儿子从家乡来到连州过暑假,这是父子两人难得的见面时间,然而工作繁忙,安元松表示,很难在工作中抽出时间,能够陪孩子玩一整天。





医师眼中的“技术宅”万富贵:





医患沟通需要“将心比心”





在连州人医,今年37岁的万富贵戴着眼镜,神情严谨认真,冷静沉稳。他是医生群体中典型的“技术宅”,同事们对他的普遍评价是:寡言,踏实,但医术高超!





对于不善言辞的万富贵而言,他说不清为何选择医生这一行,心中的信念却十分坚定。在高中毕业后,他填的所有志愿学校都是医学院。他在2004年毕业于湖北咸宁医学院,毕业后于浙江从医5年,2009年正式入职连州人医,如今是该院的创伤骨科副主任医师。





2016年12月13日,万富贵在手术台上奋战了12个小时,从19点至第二天凌晨6点,他成功地接回了一只完全断离了的手腕。这是连阳地区首例断腕成功再植手术。





他被公认是医院中最妙手回春的医生之一,他是关节外科的各类疑难杂症的“克星”,也是临床手术上的“大师”。





他表示,断腕再植手术对于医生的挑战不在于难度,而在于时间。将近12个小时的奋战,他每时每刻都得与疲劳感抗争,让自己的注意力保持在最集中的状态。





“整个手术中,最大的困难就在于血管的重建连接。”万富贵表示,同时手术也存在不可预见性,病人家属的理解也是至关重要的。





万富贵表示,13年的临床经验,让他懂得照顾病人,却更能体会病人家属的心情。“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遇到不理解也会感觉十分无奈。然而渐渐地,我明白到,医患沟通必须‘将心比心’。”





“有时候,由于病人及其家属本身对于相关的医疗知识不够了解,他们提出的诉求是理想化的。这个时候,我们必须充分理解病人及其家属的诉求,同时加强交流,以同理心去进行沟通协商,向患者进行解释。”





从医多年,万富贵有着自己独特的与患者沟通的方式,那就是“打比方”。向病人讲明病情时,他时常会用“打比方”的方式,“比如一些患者都询问创伤后的关节经过手术能否完全恢复如初,我便会借用‘被针扎到的眼球也不可能全面恢复视力’的比喻来让患者理解。”





为了具备高超的医术并与患者沟通顺畅,万富贵付出了不少努力,每当遇上失败的病例,他便会深刻地反省自己。他认为,“我想把这件事做好,既然第一次没做好,那就再继续努力,直到做好为止。”





随着长年的积累,他的专业技术也逐步提升,心理素质更是过硬。用他的话来说,是“心里有底”。逐步成长的他如今拥有着一个坚定的目标,“希望进一步提升专业技术,能够给遇到的各种病例提供最好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