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往事:结束一场贸易战有多难?( 二 )

1930年6月美国《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通过时,很少有人预料到,这将是一场绵延十年之久的贸易战的开端。《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为每个行业都量身定制了关税,将2万多种的农业与制造业产品的关税提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最高税率高达60%。该法案为了提高进口成本以减少国内生产者所面临的海外竞争,这和英格兰1721年颁布的《白棉布法案》,以及许多其他贸易保护法案的动机一样,朴素得近乎简陋。

与1721年的英格兰有所区别的是,1930年的美国经济学界已经走出了重商主义的迷雾。尽管对于是否应当遵循凯恩斯主义的相机抉择政策尚存在争议,但几乎所有的美国经济学家在国际贸易问题上都表现出高度一致,极力反对该法案的通过。在法案通过前的5月5日,共计1028名经济学家联名反对保护性贸易政策。联署名单中包括很多声名赫赫的经济学家:欧文·费雪、保罗·道格拉斯、约翰·莫里斯·克拉克。但谁会真的相信这些来自象牙塔的声音呢?毕竟贸易保护的逻辑更加符合政客的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