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窗】62岁宿管大爷“体罚”学生,看完后所有人都想给他点
校园里总有一个人,
虽然和你没有血缘关系
但却像家人一样
时刻关心你的生活
他们就是可爱的宿管阿姨和大爷
他们的世界很小
工作的范围就是一栋宿舍楼
他们的世界很大
心里装着一群孩子的成长和喜怒哀乐
01
我陪你罚站,给你讲讲故事
(图片来源:钱江晚报)
11月26日的晚上,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学,晚自习结束了。
10点30分,男生宿舍熄灯,读高三的阿华忍不住掏出手机,在被窝里玩了起来。
同一时间,一个老年人开始了忙碌,他就是62岁的宿管全正国,老师和学生都叫他全伯。
宿舍一熄灯,他就在宿舍楼里展开“地毯式地搜查”,确保学生能按时就寝。
现在,全伯到了阿华的宿舍门口。
全伯悄无声息地推门,进入宿舍,发现了已经玩了一阵手机的阿华。
阿华被逮住了,要知道,学生不准在校内玩手机,这是学校的规定。
全伯让阿华关机,之后撂下一句话:“明天午饭后来宿舍楼道,我陪你罚站,给你讲讲故事。”说完,就离开了。
第二天午饭后,阿华回到寝室,全伯已经在楼道上等他。
一老一少,就这样规规矩矩地在楼道里站了一小时。
全伯腰背挺得笔直,讲着过去没钱读书的时光,对比一下今天的幸福生活……
于是,就有了上面这张照片,有了这个“别样”的体罚故事。
体罚故事外的小片花
熄灯后的值夜工作,向来是比较难管理的,聊聊天、吃零食、玩手机是全伯经常遇见的情况,屡禁不止怎么办?
全伯想到了个好主意,罚站!谁不乖乖睡觉,被全伯抓到后,就请出来罚站。
当然,罚站不是让学生单独罚,全伯也陪着他,讲道理,谈人生,说故事。
罚站半小时就陪半小时,罚站一小时就陪一小时,甭管是大中午,还是凌晨十二点。
一两次之后,学生们再也不敢乱搞小动作了。
现在,在全伯管的高三男生宿舍里,370个孩子大都不敢玩手机。阿华说:“他这么大一把年纪陪我们罚站,于心不忍,每次想玩手机的时候都会尽量忍住。”
正处于叛逆期的孩子,犯了错,往往说也说不得,打也打不得,一个就够大人头痛的,更不用说一个年级的高中男生了。
为什么全叔这样一个普通的老年人却能把他们管好,让他们自觉认错并真的去改正呢?
衢州一中副校长傅林峰给出了他的答案:“能全程陪站全是源于爱心。”
02
800多学生“请愿”让她留
原本在11月底退休的徐阿姨又因学生们集体请愿,被学校留了下来。
尽管她的岗位再普通不过,她认真和用心对待学生,同学们还是牢牢记住了她。
这印证了张瑞敏说过的,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徐阿姨,55岁,浙江龙游人。以前在老家农村做过幼儿园老师,2004年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应聘,成为了一名宿管员。
12月2日中午,我走进宿舍楼大门,还没到值班室窗口,就听到里面在喊:“你好,请问你找谁?”
问话的就是徐阿姨,原来她是从值班室里的监控屏幕上看到了我。
我表明了身份和来意,她笑着说:“我认识这幢楼里的每一个人,休想有人从我这里蒙混过关。”
27号楼里,目前住着电子信息学院、外国语学院和自动化学院的691名男生,每个学生进出都要刷卡。
一刷卡,学生的名字和进出时间也会在屏幕上同时显示。
“我就是这么认人的,每刷一次卡,我就记一次名字。”徐阿姨说。
到后来再通过着装、外貌特征,以及和大家聊天交流,慢慢认识,不到一个学期,就基本全都记住了。
徐阿姨手上缝着一件衣服,是楼里的一个男生的。学生们衣服、裤子破了,都会找她帮忙缝补,甚至还有找她修鞋。
徐阿姨说,做这些都是应该的,孩子们出门在外求学,家长都不在身边,她能帮上忙的都会帮。
徐阿姨说,其实她已经退休了,是学生们又把她留了下来。
今年11月25日,是徐阿姨的55岁生日,大家凑钱买了一个生日蛋糕,特地为她举行了一个生日会,这也是学生们连续第四年自发为她过生日。
不同的是,这一次的生日会,也将是送别会。
学生们在宿舍一楼值班室为徐阿姨过生日。
当晚,有学生在社交网站上发帖:“27号楼的老铁们,说出最想说出的一句话,我带着大家伙的心愿,去公寓中心请命,留下我们的徐阿姨吧”
“签字本”上面留下和徐阿姨在一起的点滴、故事和祝福。
12月1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发了一篇题为《点赞杭电人!宿管阿姨退休,800多学生“请愿”让她留下来》的文章,历数了徐阿姨和这幢楼学生们的点点滴滴。
文章的最后,发布了一条“好消息”:“因同学们的强烈请求,征询了徐阿姨的意见之后,杭电文一教育发展有限公司研究决定,返聘徐阿姨继续工作,她的工作岗位还在27号楼。”
11月30日一早,徐阿姨又回到了熟悉的27号楼值班室。
“阿姨好!”
“你好!”
“阿姨,回来了啊!”
“对,回来了……”
研二学生杨波,听说徐根娣又回来了,一进门就把她抱住。
公众对“杭电徐阿姨”的点赞,
为校园教育管理建设提供了两个重要的维度:
第一,失衡的师生关系如何重构。
杭电宿管阿姨都要经历考核,
考试的内容就是看本栋楼的学生照片,
填出他的名字、宿舍号。
当我们感叹师生关系之疏离,
高校后勤制度已先拔一筹。
第二,校园精神如何确立自己的度量衡。
老教授、老门卫、老阿姨……,
才是真正烙印在青春记忆里不朽的风景。
他们身上的精神,
比墙上的鎏金大字更真诚。
在任何教育领域,
“人化”的故事与实践,
才是生命教育的根本。
校园里多一些“杭电徐阿姨”、“衢一中全伯”
多一些校园教育的人性之美,
这样的教育才能称之为是成功。
▍来源:网络,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新华网(ID:newsxinhua)
▍综合整理:教育百师通
▍编辑:雪莉
— END —
教师群4|633972353
教师群3|571885070(满)
教师群2| 574096005(满)
教师群1| 511373627(满)
学生群| 292742165
您的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扫码进网站输关键词
可搜本公众号相关文章
享生活,爱地理,拥抱未来!
- 小学生求警察将妈妈带走 称妈妈教育手段就是打
- 中国教育部承认的意大利正规高等院校全录,看看有没有你选的学校
- 国务资政发声反对死记硬背的教育方式
- 教育部:2018高考考试大纲正式发布!(理综)
- 论学前教育的公共性
- 日照五莲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26人
- 【教育和健康扶贫】我省着力推进教育和健康扶贫
- 征文|2017搜狐教育征文大赛开始了!惊喜礼品等你来拿!
- 李镇西: 教育不是说给孩子听, 而是做给孩子看
- 权威!2018年高考大纲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