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宜居·重构城市生命力 | 2017未来城市峰会圆满落幕

《生态宜居·重构城市生命力 | 2017未来城市峰会圆满落幕》,傻大方资讯编辑整理。我们不生产头条,我们只是社会头条新闻的搬运工!健康摘要: 报名东方财富实盘炒股大赛,跟着高手赚钱,还有亿元操盘金等你来分!


正文开始:

生态宜居·重构城市生命力 | 2017未来城市峰会圆满落幕

文/杨晴

编辑/SaSa

 

十九大后,生态宜居越来越成为衡量城市总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12月12日,由财讯传媒集团、《地产》杂志和未来城市主办的2017未来城市峰会(以下简称“峰会”)在北京海航万豪酒店举行。

生态宜居·重构城市生命力 | 2017未来城市峰会圆满落幕

 

财讯传媒集团常务副总裁邵颖波为峰会致开幕词,他表示“北京的空气治理得越来越好了,但是其他一些指标却在下降,这个冬天里有些人还得赶紧搬走,我们很关心那些感到特别寒冷的人。” 他说,很多工程打着非常漂亮的名义,却给城市和城市居民造成了各种困难。“我希望今天在这里能够听到一些真知灼见或者好的解决办法。”

生态宜居·重构城市生命力 | 2017未来城市峰会圆满落幕

财讯传媒集团常务副总裁邵颖波为峰会致开幕词

 

国务院参事、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首席经济学家李铁,世界资源研究所可持续城市项目主任刘岱宗,清华大学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等多位城市规划、交通、地产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生态宜居与城市生命力。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提供宜居新方案

城市化是人口集聚、特别是向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的过程。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工业化思维指导下城市建设和城市运营的诸多弊病暴露无遗,人们对“宜居城市”的呼声越来越高。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在新时代的新城镇格局下,城市宜居方案发生了新变化,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城市宜居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国务院参事、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认为GDP、幸福指数和可持续性共同构成了“城市发展铁三角”,前两个是结果导向,后一个是标准导向,规划建设生态宜居城市要平衡好三者之间的关系。仇保兴强调成功的小城市和新城镇必须产生足够的反磁力,“新城镇不在于大,而在于富有特色,与主城互补,展示稀缺性等,新城镇需要在环境更美、公共服务更优、生活更适宜这些方面下功夫。” 

生态宜居·重构城市生命力 | 2017未来城市峰会圆满落幕

国务院参事、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

 

仇保兴提到德国弗莱堡是一个生态城市建设的典范,这个城市在法规体系、领导人意识、交流学习机制和市民参与等方面表现卓越,超越了传统模式,让居住者的幸福感可持续,最后达到城市居民寿命的延长。

关于生态宜居城市的标准,仇保兴说,要由城市居民“用脚投票”决定。

 

重新定义宜居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首席经济学家李铁认为长期以来我们存在着对生态宜居的误解,把生态宜居简单理解为低人口密度,理解为“大广场+主干道+大院式房地产”,这种过分追求视觉效果的“城市洁癖”导致城市的包容性变差。他表示,外来人口是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通过市场方式补足了城市的服务业短板。“正是因为有不同的人、不同的喜好、不同的收入水平和不同的模式选择才形成了城市个性,如果按照某一特定标准去建设和管理,城市肯定是失败的。”

 

生态宜居·重构城市生命力 | 2017未来城市峰会圆满落幕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首席经济学家李铁

 

李铁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要增加包容,要细致耐心的服务,要欢迎与新经济模式相关的市场化主体和外来人口参与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其次,要转变执政理念,要深入了解城市居民的需求,不能以精英思维排斥任何城市需要的人口和产业;最后,要适应城市的物质生态和社会生态,体现出真正的生态宜居城市理念。

技术创新与城市生命力

在峰会主题对话环节,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沈迟、

世界资源研究所可持续城市项目主任刘岱宗、清华大学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和《地产》杂志主编张文豪分享了自己对于生态宜居与城市生命力的观点。

 

生态宜居·重构城市生命力 | 2017未来城市峰会圆满落幕

各位嘉宾齐聚对话环节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沈迟认为,

城市职能包括基本职能和非基本职能,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不能只保证城市基本职能而忽视非基本职能,忽视本地居民生活服务需求,跟本地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功能不能从城市中分离出去。

世界资源研究所可持续城市项目主任刘岱宗分享了谷歌旗下公司参与城市设计规划工作的案例。他表示,谷歌运用的是自下而上的模式,在控规层面增加了一个“科技数据层”,把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运用到整个未来城市规划中,收集包括建筑温度、阳光光照以及公共空间中人的活动等方面的数据,把数据融入到控规层面里。这样互联网精神和城市规划就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让城市运营更加灵活。

清华大学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认为,“生态”追求的是一种自然生态与人生生态之间的共生关系;“宜居”是对人需求的认识,是对人最本性诉求的回应;“生命力”也就是城市活力,来自于城市新移民,城市要让新移民看到改变人生、改变家庭命运的机会才能有活力。他还提到,发展生态城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第一,算大账、求贡献,比如界定人工环境占地球表面的多少,该把多少留给自然生态;第二,算小账,求协同,即通过人工手段把原有地球生态里各种被阻断和弱化的循环延续上。

    《地产》杂志主编张文豪则认为“宜业”和“宜居”同等重要,大都会一定是职业类型最全的地方。他还预测,在互联网和全球化背景下,超级大都市发展空间还很大,大都市化将会成为一个主流趋势。

    论坛期间,各位与会嘉宾、媒体代表和发言嘉宾进行了互动,就生态宜居和城市生命力等相关话题进行了观点碰撞和深入交流。结合北京近一个月来种种不可思议的变化,嘉宾们的共识是,宜居城市最重要的是人。

END

生态宜居·重构城市生命力 | 2017未来城市峰会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