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引论文都是如何炼成的
消化
经验 | 文献 | 实验 | 工具 | SCI写作 | 国自然
作者:麦子
转载请注明:解螺旋·临床医生科研成长平台
一个学者、一篇文章的影响力如何评价,很多时候我们都不由自主地使用引用量或者IF这些简洁的指标,虽然很多时候我们又嫌它简单粗暴,但学者们争来争去,也没能找到公认的替代方法。
那么咱们有(bei)追(ya)求(po)的人就会想,怎样才能向大牛们学习,憋出一篇高引论文呢?
技术宅走上巅峰
单凭印象,似乎觉得引用量大的文章会是一些大牛写的经典大型综述,因为它们覆盖面广,总结了某一特定领域内已有的知识和待解决的问题,高屋建瓴,一定会成为大家研究自己的课题时绕不开的基础。
又或者是那些具有“里程碑式大发现”的原始研究,因为它开辟了一块新大陆,一定会有很多研究者蜂拥而至。
不过2014年的时候,Nature上报道过一次文献索引的文析,获取Web of Science引用量前100的文章,情况却并不一定如我们所想。前两种文章固然有,但占比更多的还是描述研究技术、方法、软件的文章。
其实原因一说就明白了,许多实验方法、技术都有一套规范流程,引用开发者的文章能清楚地向读者说明你到底在做什么。而那些具有奠基性发现意义的文章,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之类,则可能很早就被写进教科书,成为行业中的“常识”,写文章时就自然而然地说出来而不需要引用。
排名前100的论文引用量,颜色标识所属领域
可见,富集在前10的就是生物实验技术类的文章,乱入了两篇物理化学,还有一篇生物信息学,其实也还是描述研究技术的。甚至前3篇拔地而起的,都是生物实验技术。不过Nature还提到,生物学家相比于其他学科的研究者,如物理,更喜欢引用别人的文章。
所以你知道韩春雨的文章为什么这么快就被人发现不对劲了吧!因为那是一种听起来很厉害的技术,大家都赶着想去用啊~
当Nature拿这份榜单去采访研究者时,比如芝大的统计学家Stephen Stigler看了榜上的几篇统计、数学的文章后说,“切~这些根本不是我们统计学家认为重要的文章!”总之,由于种种混杂因素的存在,光看引用量并不能充分评价一篇文章的价值。
Google学术的引用量计数则不仅是期刊文章,还包括了书籍的引用,但提取前100之后,情况还是大同小异。
这也是提醒我们要理性看待IF。但其实么,想想自己机构的政策,也许,并卵。
引文桂冠奖
另有一个看重引用量的评价体系,就是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公司每年发布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和引文桂冠奖。看名字似乎就是拼引用量的,但其实评选工作还有很多其他的参考。
高被引科学家名单是选取21个领域对应年度论文他引次数排名前1%的文章的作者。如果是综合性期刊,还会根据文章内容来划归领域。另外考虑到有些学者可能单篇文章引用量挤不进1%,也会看其总引用量是否挤进前50%。
引文桂冠奖的评选则更为细致,除了高引用量外,还要区分研究领域,评价是否为原始发现;看看作者是否还获过其他奖项,参考其业内的认可度;另外预测诺奖是该奖项的目的之一,于是还会看重研究者的工作是否跟诺奖近年来关注的话题有交集。这样就比单看引用量有了更多的人情味。
引文桂冠奖确实是诺奖的很好补充。社会学家Harriet Zuckerman说过,每年都有很多优秀学者值得一座诺奖,但名额有限,很多人的贡献与获奖者也没有什么差别。于是引文桂冠奖便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些有奠基性贡献的学者。
于是我便想,怎样才能向他们学习,发一篇高引文章呢?我上http://www.geenmedical.com/ 搜索了一下今年引文桂冠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四位学者:Karl J. Friston、Lewis C. Cantley、Patrick S. Moore、Yuan Chang。
也许好多小伙伴都熟悉GeenMedical这个国产医学文献检索网站了,多种筛选项,看引文数量方便,还可以对检索结果前500条或1000条按引文数量排序,导出Excel表,太贴心了。话不多说,继续看来。
1Karl J. Friston
他的获奖原因是通过统计参数映象和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方法,对脑成像数据的分析有重要贡献。他引用量最高(1570次)的一篇文章是:
2005年的文章,标题简短,正是描述一个统计模型,一种分析方法。意外的是,这杂志影响因子才5.8!
的确有些细分领域,因为研究没这么活跃,或因为研究成果不一定要通过文章来发布,影响因子并不会高。
再看,他引用量排名第2的综述(331次)落差很大,是发在一本新刊上,连IF都没有:
Brain Connect,这杂志2011年创刊,他就是那年受邀写了这篇综述,给这杂志来了个开门红~
排名第3的文章还是研究方法类,讨论分组研究中的贝叶斯模型选择。
2Lewis C. Cantley
他的获奖原因是发现了磷酸肌醇-3-激酶(PI3K)信号通路,并阐释了它在肿瘤生长中的作用。他引用量最高的文章(2592次)是一篇关于Warburg效应的综述,他和Thompson是共同通讯。
而他自己那篇与获奖关系更近的关于PI3K信号通路的综述,在他所有参与的文章中则排列第4(1231次)。
3Yuan Chang(张远)和Patrick S. Moore
获奖原因是他们发现了卡波济氏肉瘤相关性疱疹病毒,或说人类疱疹病毒8(KSHV/HHV8)。两人有56篇合作的文章,其中引用量最高(573次)的是这篇:
一份原始研究类的文章,检测到了默克尔细胞瘤样本中,一种未被描述过的病毒T抗原与人类受体酪氨酸磷酯酶的融合转录本,接着通过基因组测序鉴定了这种病毒,命名为默克尔细胞多瘤病毒(MCV或MCPyV)。
引用量没有那么惊艳,但也好理解,因为这是一种罕见病,样本都不好收集,资源都富集在少数人手里。
与获奖关系更直接的卡波济氏肉瘤相关文章,引用量其实没这么高,排名靠前的是这篇综述(79次),年头比较早了:
他们合作的还有一些话题角度更宽泛的综述,能为更多的研究者总结成果、开拓研究道路,于是也很受欢迎(139次):
好巧,三组获奖研究者的文章高引代表作,分别富集于研究方法、综述、原创发现三大类型。
新开发或改良的研究方法,如前所述,是一种重要的“标准流程”,故而引用量更大些。
原创性发现则要看它的价值,能为多少研究者利用,如果本来就是一个热门领域,获得高引用量不难,但如果是冷门领域,则更要想着如何开发其延展价值,比如从卡波济氏肉瘤相关性疱疹病毒,延展到其他病毒的致癌机制,则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综述是扩展外延、提高影响力的好方法,但也是需要很多原始研究的探索、对同行们工作的关注,才能拥有成熟的深度与广度。
我想起去年拉斯克医学奖的特殊贡献奖获得者Bruce M. Alberts,他在回忆自己早年的研究时说过,当时做了一些随大流的研究,碰了壁,于是另辟蹊径去开发方法,即用DNA纯化柱来提纯DNA结合蛋白。
“扎堆做一样的研究,就算你比别人先发表两星期又有什么意义呢,你又不是独特的那个。所以要开发一种新的方法,能让自己做别人都做不了的事情。”
嗯,然后别人都要跟着你走。
耶鲁大学的化学家Peter Moore则说:“如果你追求的是引用量,那就去设计一种方法,能让其他研究者做他们想做的实验,或让大家做起来更轻松,这样能比其他成果带给你更多收获,比如发现宇宙秘密。”
最后我还想看看三组获奖者发文章的选刊喜好。面积和括号中的数字表示该刊文章数量,颜色表示引用量。选发文量前30的杂志。
说说发现了什么~
他们选刊更喜欢自己领域内的期刊,不过引用量高的,还是CNS……
参考资料:
http://www.nature.com/news/the-top-100-papers-1.16224
http://clarivate.com/hcr/methodology/
http://clarivate.com/2017-citation-laureates/
欢迎投稿tougao@helixlife.com.cn合作微信:helixlife6
- 昨天晚上的海鲜宴,全部都是海鲜,看着让人嘴馋,你们想吃吗?
- 停更两月,你们还在,都是真爱,一点福利,聊表心意。
- 2017年最火的100篇论文,你都读过哪些?
- 明天可以做十次
- 呀!恐龙世界原来这么有爱
- 留学生都是这么穿衣服的吧?
- 软件测试面试题大考问——搜狐篇
- 杭企 | “无人酒店”来了, 杭州有家人工智能酒店满屋都是黑科技
- 房子大小不重要 都是你的家
- 山上随处可见的“红色番茄”,全身都是宝,却被农民随意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