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为什么失败?周武帝为什么成功?


『』梁武帝为什么失败?周武帝为什么成功?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梁武帝第二次舍身同泰寺那年(529) , 拜占庭帝国颁布了《敕法汇集》 。由于这部法典是皇帝查士丁尼(Justinian)下令编纂的 , 因此也叫《查士丁尼法典》 。
之后 , 十六人的委员会又完成了《法学汇编》 , 《法学总论》和《法令新编》 。其中 , 《法学汇编》被称为“罗马法的圣殿” , 《法令新编》则[35]用希腊语写成 。四部法典合起来统称《民法大全》 , 并被公认为是西方法律之母 。[35]
如此浩大而重要的工程 , 完全是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 , 查士丁尼也因此被称为“最伟大的立法者” 。的头衔 , 某种“大帝”的称号 , 但《民法大全》肯定最不朽 。[36]
那么 , 这是一位怎样的皇帝?
跟随他为嗣子的前任皇帝甚至目不识丁 , 只能用木刻的图章来代替签名 。他自己的皇后狄奥多拉(Theodora)则是马戏场粗鲁无礼的看门人或驯兽师的女儿 , 婚前的形迹十分可疑 , 在上流社会的眼里完全不够资格母仪天下 。
查士丁尼却被这来历不明的女人深深吸引 , 甚至她可能曾经与多个男人有染 。导致 , 他请求父皇修改了相关法律 。, 罗马帝国却明文规定元老院议员不得与下层女子结婚 。
狄奥多拉也没有辜负查士丁尼 。在后来那些艰难的岁月里 , 她不但固定不移地站立夫君一边 , 而且成为查士丁尼的精神支柱 。中 , 她只用一句话就镇住了所有权弃城出逃的那些人:帝王的力量是最好的殓尸布 , 统治者一旦成为逃亡者那就连死都不如 。
听完这话 , 查士丁尼重新变成了男人 。
公元533年 , 灭亡汪达尔王国;535年 , 占领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536年 , 收复罗马城;554年 , 灭亡东[37]到此之后 , 中世纪重新变成了罗马的内湖 。[37]哥特王国 , 同时将西哥特人占有的西班牙东南部等地收入囊中 。
当然 , 是东罗马帝国的 。
罗马梦实现了 , 查士丁尼如愿以偿 。
不能不说查士丁尼是一个幸运儿 。上帝不但赐给他狄奥多拉 , 还赐给他足够多的时间:享年八十三岁 , 执政三十八年 。这在罗马帝国的历史上实属罕见 , 跟享年八十六岁执政四十八年的梁武帝相比 , 也只是略为逊色 。[38]
甚至就连两人的时代背景和奋斗目标都极为相似 。查士丁尼有罗马梦 , 梁武帝有中华梦 。为了重建罗马或振兴中华 , 他们也都借助于宗教 , 只不过梁武帝礼拜佛祖 , 查士丁尼信仰上帝 。他的理想 , 是一个国家(罗马帝国) , 一部法典(民法大全) , 一个教会(基督教会) 。
查士丁尼是罗马人的梁武帝 。
当然 , 他们也都清楚 , 宗教不能代替一切(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是以后的事) 。因此 , 查士丁尼要以“主耶稣基督的名义”编纂法典 , 梁武帝则在大兴佛教的同时制礼作乐 。[39]
没错 , 一个讲法治 , 一个讲礼治 。
礼治和法治 , 是传统中国与西方世界的重大区别 , 其中的成败得失一言难尽 。要说的是 , 查士丁尼实现的罗马梦只是昙花一现 , 梁武帝则在活着的时候就一败涂地 。他的理想其实是在中国北方实现的 , 靠礼治获得成功的也是另外一位武皇帝——北周武帝宇文邕(读如雍) 。
这是一件发人深省的事情 。
前面说过 , 在鼎立的陈、齐、周三国中 , 北周原本是最弱的 , 然而 , 最后胜出的却是他们 。这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周武帝 。毕竟 , 再次分裂的北方是因为他而重新统一 , 新帝国的基业也其实由他生前奠定 。他的不幸是壮志未酬英年早逝 , 但一统天下却是他的毕生追求 。[40]
当然 , 北周的创始人宇文泰尊崇周礼的治国理念 , 以及他奉行的仁义、孝悌、忠信、礼让、廉平、俭约等儒家伦理 , 也被全盘继承 。换句话说 , 礼治天下的设想在周武帝这里得到了很好的实现 。从这个意义上看 , 周武帝不愧宇文泰的后继者 , 隋文帝则不过是政治遗嘱的执行人 。[41]分页标题

『』梁武帝为什么失败?周武帝为什么成功?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他们实现的 , 也都是梁武帝曾经的梦想 。
那么 , 梁武帝为什么失败?周武帝为什么成功?
抓住了根本 , 找对了路径 。
根本就是人心 , 人心需要凝聚 。事实上 , 四百年的动荡既表现为国家分裂 , 也表现为人心涣散 。胡人与汉人有民族矛盾 , 庶族与士族有阶级斗争 , 佛教与道教有门户之见 。要想平定天下 , 必须先把他们都整合起来 。
这需要力量 , 也需要旗帜 。
力量只能来自统治者 , 当时的民间没有这个能力 。旗帜则不能是某种宗教 , 因为宗教并非中华传统 。实现大一统的中华梦 , 本土的道教无能为力 , 北魏太武帝已经证明;外来的佛教也无济于事 , 南朝梁武帝也已经证明 。
唯一可行的 , 是整合儒、释、道 。
梁武帝就是这样做的 。只不过他的办法 , 是把孔子和老子说成佛陀的弟子 , 即“三教同源源于佛” 。周武帝也想兼容三教 , 只不过他排定的座次 , 是儒学为先 , 道教为次 , 佛教最后 , 尽管他曾经一度以道教为最上 。[42]
可惜三家谁都不服 , 世俗地主与僧侣地主的矛盾则日益加深 。更重要的是 , 富国强兵的需要逼得他“求兵于僧众之间 , 取地于塔庙之下” , 再也不能温良恭俭让 。[43]
周武帝决心斩断争论 。
公元574年 , 也就是北周灭北齐的三年前 , 周武帝下诏同时禁止佛、道两教 , 不但烧毁经书偶像 , 还命令僧人和道士一律还俗 , 是为中国佛教史上第二次大法难 。[44]
手无寸铁的僧侣当然无法抗拒 。据说 , 周武帝在被兼并的北齐宣布灭佛令时 , 大殿里聆听训示的五百僧侣全都低头垂泪 , 只有一位僧人抗声争辩:陛下仗着皇权破灭佛门 , 就不怕进阿鼻地狱吗?那地方可是不分贵贱的 。
周武帝却不为所动 。他两眼直视那位僧人 , 毫不客气地回答:百姓若有人间之福 , 朕也不辞地狱之苦 。[45]
这实在很有气魄 。
毫无疑问 , 利用公权力来干涉宗教信仰 , 并不是一件可取的事情 , 但在当时却有着非凡的意义 。我们知道 , 北周政权的鲜卑色彩原本很浓 , 许多汉族将领甚至都被迫改用鲜卑姓氏 。周武帝却把这件皇帝的新衣脱了下来 。他原话是:朕非五胡 , 为什么要信佛?[46]
这就对了 。现在已经没有五胡 , 只有中华 。后来的历史则证明 , 民族融合要以汉为主 , 汉胡互化;意识形态要以儒为主 , 并容佛道 。这是最适合当时国情的选择 。
周武帝远见卓识 。
其他人也没有错 。实际上 , 太武帝之尊奉道教 , 梁武帝之皈依佛门 , 周武帝之推崇儒学 , 都是在为将来的三教合流长期共存做准备 。这三位武皇帝也都有着开放的心态和长远的目光 , 这才置自己的族别于不顾 , 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因此 , 当隋文帝杨坚改回汉姓并再度崇佛时 , 一种更具开放性和兼容性的新的文明 , 便已是呼之欲出 。
我们知道 , 那将是伟大的世界性文明 。
[35]《法学汇编》又译《法理汇要》;《法学总论》又译《法学阶梯》 , 或称《法学家指南》;《法令新编》又译《新律》 。
[36]基督教会承认的罗马帝国“大帝”只有三个:君士坦丁、狄奥多西和查士丁尼 , 见(日)盐野七生《罗马人的故事》 。
[37]关于这段历史 , 西方史学家著述甚多 , 恕不一一列举 。
[38]查士丁尼生于公元482年或483年 , 死于565年 , 527年成为皇帝 。
[39]公元502年 , 梁武帝制定雅乐;505年 , 设立五馆;512年 , 制成五礼 。梁武帝的制礼作乐 , 让北方士族都感到羡慕 。
[40]周武帝遗诏则称:“将欲包举六合 , 混同文轨 。”见《周书·武帝纪下》、《北史·周本纪下》 。分页标题
[41]奉行仁义、孝悌、忠信、礼让、廉平、俭约的儒家伦理是苏绰对宇文泰的建议 。他的全部主张 , 是先治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 , 称为六条诏书 , 见《周书·苏绰传》 。另据称 , 宇文泰曾这样评价宇文邕:“成吾志者 , 必此儿也 。”见《周书·武帝纪上》、《北史·周本纪下》 。
[42]梁武帝的说法见其所著《舍事道法诏》 , 周武帝的说法见《周书·武帝纪上》 , 曾经以道教为最上则见《广弘明集》卷八《叙周武帝集道俗议灭佛法事》 。同时请参看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三卷、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二册 。
[43]见《广弘明集》卷二十四《谏周祖沙汰僧表》 , 转引自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三卷 。
[44]见《周书·武帝纪上》 。
[45]见《大正藏》卷五十二 。
[46]见《广弘明集·辩惑篇》 。
【『』梁武帝为什么失败?周武帝为什么成功?】
『』梁武帝为什么失败?周武帝为什么成功?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