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文有话说』为什么读不出《边城》的美?别气馁,你得换一个打开方式
2006年 , 香港媒体《亚洲周刊》发布了一个“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的榜单 。 这份榜单所选出的百部中文小说 , 均是由《亚洲周刊》与来自全球各地的学者作家们联合评选 , 从纯文学类到非文学类都有 , 涵盖范围极广 。 因此 , 对于华语文坛来说 , 这份榜单极具参考价值 。
最终 , 鲁迅先生的《呐喊》 , 无可争议的高踞榜首 , 摘得世纪之冠 。 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张爱玲小说集《传奇》、钱钟书的《围城》、矛盾的《子夜》等 , 我们熟悉的作品都名列前茅 。 而沈从文的《边城》排在榜单的第二名 , 却让很多人颇感意外 。
本文插图
是的 , 很多人读完《边城》后会有这样的体会:这部小说它虽然有人物 , 但是里面的人物平平常常 , 没有鲜明立体的性格;它虽然有故事 , 但是故事平平淡淡 , 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与尖锐的矛盾冲突 。
因此 , 很多人读完《边城》 , 这部华语作家们人人称颂的伟大文学作品后 , 都觉得故事太平 , 没有啥意思 , 更不理解小说究竟美在哪里 。
为什么会这样?问题出在了哪里?
没错 , 问题在于我们读者自己 。 因为《边城》从来不是一部基于“人物、情节、环境、主题” , 这样模式化创作的常规小说 。 沈从文先生刻画的人物 , 讲的故事 , 主要是为了营造一种情调 , 一种意境 。
因此 , 《边城》是一部非典型的“写意”式小说 。
我们大多数情况下读的小说都是常规小说 , 因此 , 在读《边城》时 , 我们会惯性地去忽略小说所营造的意境 , 而过于关注小说的人物和故事 , 去体会人物的性格 , 去解读寡淡的情节 。 最后 , 我们实在没法再继续欺骗自己 , 再继续硬解读下去 , 只能呜呼哀哉 , 发出一个疑问:《边城》究竟美在哪啊?
本文插图
体会不到《边城》的美 , 不是小说不行 , 而是我们以对待常规小说的方式 , 去阅读《边城》 。 这是我们的阅读方式错了 , 是学校中以传统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主题”四大件来教学的老师们错了 。
那么 , 《边城》它究竟好在哪?美在哪呢?
一部没有坏人的悲剧 , 意味着什么?
阅读完《边城》后 , 大家肯定都会发现一个问题:为啥《边城》的故事中都是好人 , 没有一个坏人?
是啊 , 我们传统的审美习惯都是黑白分明 , 就像看传统戏剧 , 白脸的曹操代表坏蛋 , 红脸的关公就是大好人 。 看电影时 , 先要搞清楚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 因为故事的情节都是以恶人作恶 , 小人使坏这样的情节推动的 。
人物的善恶对立 , 忠奸对立 , 坏人推动故事情节 , 是传统小说最常见的是情节结构叙事方式 。 《边城》之所以是非典型小说 , 就是因为沈从文在创作中放弃了传统小说中常见的二元对立式的情节结构 , 转而追求情节的自然流动 。
从传统小说的叙事角度来看 , 坏人其实对故事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 然而 , 沈从文却在《边城》的故事中 , 完全排除了人力的影响因素 。 《边城》的故事中 , 没有一个坏人 , 所有的人都是好人 。 最后悲剧却还是发生了 , 这样的设计其实会更会让人感到生命的无常 。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了 , 既然故事中每个人都是好人 , 他们又是那么的善良体贴 , 为何悲剧最终还是发生了呢?
不知道你们思索这个问题时 , 会不会产生一个疑惑:难道在一个没有坏人的世界里 , 就没有悲剧了吗?
对呀 , 凭什么都是好人就不会发生悲剧啊?显然不是 , 之所以《边城》这个悲剧别出心裁 , 它独特的原因就在这里 。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大量的传统小说阅读经验 , 使得我们习惯了用善恶对立的二元模式来解释悲剧 。 这对生活其实是一种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 , 它让我们误以为生活中的种种悲剧 , 都是恶人作恶造成的 , 实际上是我们看轻了自己的生活 。
现实中的生活其实并不是这个样子 , 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 , 造成悲剧的原因可能有很多 , 有必然的 , 也有偶然的;有的是外部原因导致 , 也有的是因为我们内心的魔 。 所以 , 用忠奸善恶、坏人坏事的方式来解释悲剧 , 这种认知就显得太片面了 。
沈从文用《边城》的故事告诉我们 , 即使我们生活中的所有坏人都被拿掉 , 悲剧依然有可能会发生 。
《边城》没有二元对立的人物关系 , 情节也不是在斗争中展开的 。 那么 , 放弃了坏人坏事 , 对于故事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从小说的叙事结构上来看 , 意味着放弃了传统小说中最核心的部分:尖锐的矛盾冲突 。 这其实对于写作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 苏雪林就曾经说过:“沈从文的叙事风格 , 就像软绵绵的拳头打胖子 , 完全没有力道 。 ”这评价除了沈从文的叙事节奏 , 叙事速度特点 , 还有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沈从文的小说中没有尖锐的矛盾冲突 。 当人与人之间没有了紧张的关系 , 故事也就没有了力量感 。
放弃坏人 , 更重要的意义在于 , 我们必须调整自己的眼光 , 重新看待生活 , 解释生活 。 更不能将悲剧的责任简单粗暴地甩给坏人 。 如果一定要给《边城》的悲剧寻找一个原因 , 那可能就是“有话不直说” , 一连串的误会 , 人和人的沟通问题 , 导致了生命的消逝 , 情人的分离 , 和最后的悲剧 。
本文插图
因此 , 当沈从文用一种近乎理想的人性来描写悲剧时 , 反而发现了世界的另一种真实:一个拥有理想的人性的世界 , 一个没有坏人的世界 , 是不真实的 。 当沈从文把《边城》这个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世界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时候 , 人们反而会发现另外一个生活中残酷真相:人与人之间无法实现完全沟通 , 还有每个人都有无法言说的孤独与寂寞 。
水一样的春愁 , 哀而不伤的传统美学风格
当大佬和二佬得知双方喜欢的是同一个人的时候 , 根据我们以往的阅读经验 , 这时候应该是小说的情节最紧张 , 人物关系绷得最紧的时候 。 然而 , 沈从文在此时并没有添油加醋 , 而是保持了小说从一开始就奠定的平和舒缓的叙事基调 。
放弃尖锐的矛盾冲突和与善恶对立的叙事结构 , 将人物的关系的发展趋于平和 , 沈从文的这种清新的牧歌风格 , 也一直是为人所称道 。
与紧张激烈、扣人心弦的悲剧表达方式不同 , 从整体上看《边城》呈现出的是一种孤独寂寞的气氛 , 是像水一样的春愁 。 故事的整体风格并不是那种大悲大痛 , 而是一种令人难以排解的淡淡哀愁 。
本文插图
这其实也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那哀而不伤的古典审美风格 。 “昔我往矣 , 杨柳依依 , 今我来思 , 雨雪霏霏 。 ”正如我们熟悉的《诗经》 , 通过今夕景致的对比 , 来表达人生的感慨 , 无尽苍凉之感尽在其中 。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 现代文学以西方为参照起步 , 中国的传统文学一再被否定 。 中国古典文学中那种哀而不伤的美学效应 , 与隐忍克制的情感表达方式逐渐淡出了现代审美 。 以致于中国的作家们为了引起读者的恐惧和颤栗 , 习惯于用一种凌厉的笔触表现悲剧 , 从而忘记了我们自己的美学传统 。
在沈从文之前 , 中国传统的乡土文学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以鲁迅、萧红为代表 , 他们在都市文明中感受现代文明的震撼 , 向往都市的生活方式 。 因此 , 笔下对家乡落后的物质文明 , 家乡人们精神上的愚昧与麻木 , 进行凌厉的批判 。分页标题
第二种以废名为代表 , 他们在都市的人际交往法则中无所适从 , 转而对家乡的风土人情 , 宗法社会下的田园生活 , 进行缅怀和眷恋 。 用文字将故土的乡土田园进行诗情的表达 , 把它当作自己的精神家园 。
沈从文继承了废名的写法 , 将中国文学几千年前就已经意识到的美学风格 , 融入到自己的写作中 , 并一步步强化 , 用一种诗情画意的眼光 , 把自己的家乡呈现在人前 , 形成了一种有意识的美学追求 。
开放式的故事结局 “可是到了冬天 , 那个圮坍了的白塔 , 又重新修好了 。 那个在月下唱歌 , 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青年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 , 也许“明天”回来!”
——《边城》
本文插图
图 | 在孤独中 , 独自等待二佬的翠翠
哀而不伤的美学风格是作家有意的追求 , 《边城》的故事结局也是历来让人拍案叫绝 , 所称道的地方 。 对于这样的结局 , 不同的人会读出不同的好 。
在现代文学史上 , 悲剧通常都是撕心裂肺、痛哭流涕的封闭式结构 。 营造出一种死的死 , 逃的逃的结局 , 在风格上呈现出一种悲壮的美 。
然而 , 沈从文的《边城》不同 , 他选择的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 这也是这部小说的另一个不同凡俗之处 。 这样开放式的结局 , 就像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留白 , 可以无限发展 。
这样的结局 , 也正是文艺理论大师巴赫金在《小说伦理》中所说的“小说未完成的结局”:
未完成性对于艺术家和思想家的意识来说 , 时间和世界第一次变成了历史的时间和世界 , 展现为一个行程的过程 , 一个朝着实际的未来不断前进的过程 , 一个统一的无所不包而又永无完结的过程 。
——巴赫金《小说伦理》
我们试想一下传统小说的结局设计 , 无论是“从此 , 王子和公主过着幸福的生活” , 还是“梁祝化蝶变成连理枝” , 故事的结尾都有一个共性——指向时间的终结 。 这就是巴赫金总结的 , 传统的小说具有一种完成性的不变性 。
小说的未完成性 , 指的是一种“永恒的未就绪状态” 。 就像《边城》的结尾 , “二佬也许永远不回来 , 也许明天回来 。 ”结局的时间没有因为小说的结束而终结 , 而是指向了遥远的未来 。 因此 , 翠翠的生活将会处于一种永恒的没有就绪的状态 。
本文插图
这确实说出了《边城》这部小说的一个特点 , 一个无所不包 , 却有永无完结的过程 , 指向了未来的未完成性 。
张爱玲在《自己的文章》这篇文章里面谈到:
我不喜欢壮烈 。 我是喜欢悲壮 , 更喜欢苍凉 。 壮烈只有力 , 没有美 , 似乎缺乏人性 。 悲壮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色 , 是一种强烈的对照 。 但它的刺激性还是大于启发性 。 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 , 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 , 是一种参差的对照 。
——张爱玲 《自己的文章》
沈从文在《边城》的结局设计上正是如此 , 他不会让你痛哭流涕 , 却让人回味无穷 , 这就是《边城》不同凡俗的地方 。
一种对孤独的表达
读过《边城》的故事后 , 我们的心中会有淡淡的忧伤 , 薄薄的凄凉 , 像水一样温柔的流淌出来 。
沈从文总是说 , 美丽总是让人哀愁 。 是啊 , 整部《边城》中都弥漫着一种温柔的愁思 。 或许是因为沈从文的童年时光都是在湘西的水边度过 , 所以 , 他的整部小说都弥漫着水样的春愁 , 边城就像是沈从文对他童年时光进行一种孤独的回想 。
在《边城》的世界中 , 沈从文构建了茶峒这样一个远离现代都市文明 , 美丽的世外桃源一样的边远小城 。 小说创作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 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 小说中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 , 善良的人和事物 , 或许让人感觉不真实 。 但如果熟悉沈从文儿时在湘西孤独的成长经历 , 就会知道 , 他是将自己童年的寂寞与孤独的心境 , 用《边城》这个小说表达了出来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图 |沈从文
这种孤独感 , 也不仅仅是沈从文个人的孤独 , 更多的是他的家乡凤凰 , 这个地处湘西的偏远小城在文化上的孤独 。
偏僻的地理位置 , 也就意味着湘西凤凰的人处于中华文化的边缘 。 沈从文离开家乡到北京后 , 面对都市繁杂的人际关系 , 在文化上感到无所适从 。 这种文化上的孤独 , 是童年时代的沈从文看到、见到 , 却无法具体表述的生命感受 。 直到他来到了城市后 , 经历了种种感受后 , 才可以通过文学的方式将这种感觉表述出来 。
伴随着蓬勃、自然的乡野生命形态 , 湘西人文化上的孤独感也被他用文字表现了出来 。
正如小说中 , 大佬和二佬不得不面对的 , 马路和车路的选择 , 这其实是两种文化的对比 。 还有二佬面对碾坊和渡船的选择 , 其实是两种生存方式的对比 。 沈从文有意用一种对比的设置 , 表达了一个事实 , 近代商业文明无处不在 , 而且已经渗透到了湘西的小镇 。
本文插图
虽然二佬毫不为碾坊心动 , 坚定地选择了渡船 。 但是 , 当商业文明全面开花的时候 , 二佬的这个选择还能坚持多久?这个世界还有多少人能坚持这个选择呢?
众人对二佬的羡慕 , 在背后说翠翠的话 , 既体现了人对物的本能追逐 , 也说明了商业风气正在对边城入侵 。
沈从文孤身来到城市中生活 , 也面临这样的选择 。 所以他以碾坊和渡船的竞争 , 表达自己对商业社会抗衡;以马路和车路的选择 , 表达自己对儒家的礼教的抗衡 。
在现实的世界中 , 湘西的世界并不是地理偏僻的化外之地 , 也不全是沈从文那记忆中的家乡 。 《边城》中小城茶峒的故事 , 是他从家乡源水一路北上 , 经历了千山万水后 , 对现实问题进行思考后的回答;也是他对社会中人性的堕落 , 病态的商业社会所开设的药方 。
所以 , 《边城》这部小说的伟大之处 , 还不仅仅是沈从文个人的美丽记忆 , 更是他面对现实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后 , 给出的一个回应 。
END
本文为达文有话说原创作品 ,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达文有话说』为什么读不出《边城》的美?别气馁,你得换一个打开方式】本文所用图片 , 除特别说明外均来自互联网 , 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 , 谢谢!
- 健康大视野|为什么睡觉时身体会突然抖一下?多年的疑问总算清楚了
- 幽默感电影|交警为什么喜欢缴电动车摩托车,原来问题在这
- 途虎养车|爆一条胎,为什么要我换两条?
- 说爱|为什么你从来没被追求过?不是因为颜值,而是你不懂这一点
- |缺钙为什么会导致腰酸背痛腿抽筋,因为肌肉运动就靠它,缺了就抽
- 健身增肌减脂|健身,为什么要多做深蹲?促进腿部发展,抑制脂肪的堆积
- 妮妮|jennie颜值全球第二,为什么拍照从来不笑?网友:初恋的感觉
- windy天意晚晴|《知否》:为什么明兰要装柔弱?不是为了自保,而是她懂得这一点
- 大众|为什么汽车之家会被经销商集体封杀
- 全球健身号|为什么你总是瘦不下来?8条减肥真理,学会你就瘦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