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城微生活|茶潦邱家,一个桂阳小山村的生存样本


_本文原题:茶潦邱家 , 一个桂阳小山村的生存样本

蓉城微生活|茶潦邱家,一个桂阳小山村的生存样本
本文插图
乡村是桂阳人繁衍生息的发源之地 , 今日桂阳人 , 不论生活在县城 , 还是移居到五湖四海 , 遍布在桂阳县境的 , 成千上万座大小村庄 , 一定有你称作故乡的地方 。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 , 桂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其中乡村的变迁更是难以用最丰富的语言描述 , 乡村到底是什么样子 , 偏远小乡村呈现什么样的生存状态 , 它们的未来出路在哪里 , 新时期党建在助力乡村发展中将有什么思考……带着这些疑问 , 视界桂阳采访团队以普通驴友的身份前往茶潦村实地探访 , 通过白天的观察拍摄 , 以及雨夜在帐篷里的深邃思考 , 形成下面这篇考察笔记 , 希望给大家一点启迪 。
中共桂阳县委组织部 桂阳县中医医院
荣誉出品
撰文|侯识河 摄影|秦巴山
邂逅桂阳最偏远的小乡村
莲塘镇的茶潦村在我的记忆中 , 是自小就有耳闻的 。 虽然我的家乡距离这个桂阳最偏远的乡村超过一天的脚程 , 但村里妇女常说一句“麻溜麻溜 , 嫁到茶潦”的顺口溜 , 让茶潦留给我一种莫名的神秘感 , 直到今天我也未能完全知晓茶潦为什么会声名远播 。

蓉城微生活|茶潦邱家,一个桂阳小山村的生存样本
本文插图
后来 , 因为工作关系 , 我有多次上茶潦的经历 。 每一次绕道常宁县的庙前镇、弥泉乡 , 在弯多路陡的盘山公路上提心吊胆地前行 , 心里是既惊又喜 , 感慨良多的 。 但每一次上山都止步于茶潦行政村村部所在地 , 也是茶潦最大的自然村雷家组 。 站在整个行政村地势最低的村落 , 抬头仰望四周的高山 , 云雾缭绕的山腰 , 仍然若隐若现露出许多屋角 , 好几次都想再往上走一走 , 但上到茶潦雷家 , 已心有余悸 , 要想再上这些散落云间又不通水泥路的村庄 , 还真欠缺一点勇气 。

蓉城微生活|茶潦邱家,一个桂阳小山村的生存样本
本文插图
近两年 , 茶潦的这些小自然村终于通上了水泥路 。 周末 , 秋日的阳光激起漫游的野性 , 几位朋友又率性驾车上了茶潦 。 这一次我们没有再止步于雷家 , 而是沿着新修的水泥路一路往上开 , 大家的意见是不到路的尽头绝不停下 。 于是鼓起勇气硬着头皮往前闯 , 最后 , 我们的车停在一栋小洋楼门前 。 路 , 终于到了尽头 。 下车问一位惊讶地看着这群不速之客的老人 , 答曰 , 这是茶潦村的邱家组 。

蓉城微生活|茶潦邱家,一个桂阳小山村的生存样本
本文插图
六个老人和一条狗
回首上来的路 , 窄窄的水泥公路如丝带般缠绕在山间 , 雷家自然村已远在数里之外 。 我们信马由缰 , 一路奔波来到了这个距离县城足有80多公里的桂阳最偏远的自然村 。 但邱家组作为一个自然村而言 , 实在是太小了 , 扫一眼就把全村尽收眼底 。 四排房屋高低排列 , 每一排也不过数间房而已 。 村前的小溪流水潺潺 , 村后是茂密的竹林 , 再往上 , 几块硕大的青色岩石突兀高耸 。 天气不错 , 风景怡人 , 我们决定在这住上一晚 。 车上带着帐篷和锅盆瓢碗 , 还准备了可供一整天食用的大米和肉菜 。 我们征得村里老人的同意 , 找到一小块空地开始准备午餐 。 当柴火熊熊燃起的时候 , 一下子围过来六位老人 , 最大的83岁 , 最小的60出头 。 一问 , 这六位老人竟是留守在村里的全部人口 。 年轻人已全都外出务工 , 他们又带走了所有的小孩 。

蓉城微生活|茶潦邱家,一个桂阳小山村的生存样本
本文插图
分页标题
这六位老人 , 一位为五保户 , 由政府供养 。 年纪最大老人叫邱书义 , 生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 , 儿女及孙辈全部在深圳打工 , 已经在深圳安了家 , 儿孙每次聚在一起 , 据说有好几桌 。 但邱书义的两个儿子都在家建了很气派的新房 , 家里只有他跟老伴看守 。 其他几位老人大多是老伴在城里带孙 , 留下老头在家里照顾田地和家畜家禽 。

蓉城微生活|茶潦邱家,一个桂阳小山村的生存样本
本文插图
几位老人对我们带来的灶具流露出浓厚的兴趣 , 对我们从城市来到乡村度周末的生活方式则颇为不解 , 但仍然热情地给我们送来了地里刚拔来的萝卜、葱蒜 , 打来自家酿的米酒 , 还搬出家里的桌椅供我们使用 , 当我们邀请他们一同享受午餐的时候 , 老人们却四散而去 。

蓉城微生活|茶潦邱家,一个桂阳小山村的生存样本
本文插图
山坡上黄牛在悠闲的吃着青草 , 房前屋后鸡鸭追逐嬉戏 。 我们的到来丝毫没有惊扰它们的生活 。 只有一条狗 , 对我们的到来有特别的反应 。 这是我们在村里见到的唯一的一条狗 , 被主人用铁链拴在屋外的空地上 , 主人还特意为它建造了一个砖窑状的狗舍 , 我们戏称为狗的别墅 。 也许是突然见到几张陌生的脸面 , 这条狗在它的别墅前腾挪起跳 , 狂吠不止 。

蓉城微生活|茶潦邱家,一个桂阳小山村的生存样本
本文插图
我初以为 , 这是一条没有见过世面的嫩狗 , 见到山外来的客人 , 很不友好地用吠声驱赶我们 。 但家里养狗多年的同伴却告诉我 , 这条身材匀称、皮毛光滑油亮的中华犬其实只是用跳跃与吠声表达着自己的兴奋 , 村里少有外人 , 我们的到来给这个小乡村增加了人气 , 连狗也莫名兴奋起来 。 我对他的观点很不以为然 , 远远地站在狗不能触及的地方 , 而他竟走上前去 , 用手抚摩看似躁动不安的狗 , 我很为他的安全担忧 , 谁知 , 中华犬却平静下来 , 用前爪趴在横木上 , 任由他抚摩 , 尾巴甩得正欢 。
路再远 , 根都在
饭后的时光 , 我们在村里闲逛 , 其实 , 这个小乡村也经不起闲逛 , 几步脚就把全村逛了个遍 。 据邱书义老人介绍 , 邱家组的村民其实可称得上是一家人 , 自己的辈分最高 , 其它几位都是自己的侄子 。 先祖来自方元镇的毛栗村 , 到这个闭塞的小乡村也不过几代人 。 令我感到惊讶的是 , 就在这个仅有几户人家的小乡村里 , 却有一个与乡村规模不太匹配的邱氏宗祠 。 宗祠应该为近几年所建 , 外表装饰比较气派 , 但大门紧锁 , 门口荒草萋萋 , 显然宗祠并没有怎么使用过 。 邱家人仅有几户人家 , 修建这样一个宗祠从经济角度考虑是很不划算的 。

蓉城微生活|茶潦邱家,一个桂阳小山村的生存样本
本文插图
邱书义的老伴告诉我 , 这个宗祠主要是自己的孙子捐资修建的 。 孙子一家人在深圳打拼 , 在深圳已经买了房 , 现在也有了自己的孩子 , 孩子带在身边 , 只在过年的时候才回来 。 其实他们的生活与这个小乡村已经没有多少联系 , 爷爷奶奶成为他们一家人唯一的牵挂 。 但他们仍然毫不吝啬 , 花费巨资修建这个宗祠 , 原因只有一个 , 路再远 , 根仍在千里之外的小乡村 , 城市成不了这群自小在乡村长大的农民的灵魂安放之所 。 也许 , 在他们的心里 , 这个小乡村才是他们真正的家 , 而宗祠 , 则是家存在的象征 , 成为连结一个宗族的纽带 。
一面逃离 , 一面回归 , 小乡村按自己的逻辑前进
坐在邱书义老人的房前 , 任和风吹拂 , 听流水奏鸣 , 看小鸟从天空飞过 , 一切城市生活的琐碎烦恼竟如烟消散 。 邱书义的旧房现在成为堆放杂物的地方 , 他跟老伴住在大儿子的三层洋房里 , 房里带卫生间 , 有热水 , 甚至还安装了宽带 。 其他几户人家 , 也大多建有新房 , 我的感触油然而生 。 很多次看到感伤乡村凋敝的文字 , 这种感伤情怀甚至成为一种时髦 。 而感伤的原因很简单 , 乡村人少了 , 田地荒芜了 , 空心村到处是破败的房屋 。分页标题

蓉城微生活|茶潦邱家,一个桂阳小山村的生存样本
本文插图
与过去的热闹相比 , 今天的乡村无疑是冷清的 。 但冷清也并不意味衰败 , 田地荒芜也并不都是坏事 , 何况一种因为向城市集聚而产生的乡村衰落 , 并不都是感伤 , 它只是城市化进程中必然的结果 。 没有乡村的衰落 , 也就没有城市的繁华 。

蓉城微生活|茶潦邱家,一个桂阳小山村的生存样本
本文插图
邱家村 , 无疑是中国乡村的一个缩影 。 一方面 , 大家纷纷逃离 , 投奔城市 , 在城市扎下根 , 让一家人过上体面的生活 。 但另一方面 , 乡村却并没有消亡 。 不管它有多么的偏远 , 洋楼建起来了 , 楼房里的设施一应俱全 , 乡村变得更加现代化 。 乡村仍然是那群洗脚上岸的城里人的永远的牵挂 , 他们会在节假日里归来 , 会在年老之后归来 。 他们把乡村看作自己叶落归根的地方 。 有些人惴惴于乡村的存亡 , 无异于杞人忧天 。

蓉城微生活|茶潦邱家,一个桂阳小山村的生存样本
本文插图
今天 , 我们只是人为设置了许多阻碍城市人回归乡村的制度障碍 , 这些制度障碍一旦消除 ,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 , 城市与乡村的差别日渐缩小 , 中国未来的乡村 , 也许无意中会成为城里人的休闲去处 , 回归乡村享受生活也许会成为另一种风潮 。 正如我们一样 , 从乡村走出 , 在城里工作生活 , 又来到一个陌生的乡村度着周末的闲暇时光 。 快意人生 , 不就是既享受城市文明的舒适丰富 , 又拥有乡村文明的恬淡质朴?

蓉城微生活|茶潦邱家,一个桂阳小山村的生存样本
本文插图
深秋的晚上 , 乡村一片寂静 , 鸡鸭都已归巢 , 连那条兴奋了老半天的小狗也归于平静 。 村里的老人早早地睡了 , 剩下我们围桌品茗 , 天南地北的闲聊 。 聊着聊着 , 困了 , 钻进帐篷 , 睡了个好觉 。

蓉城微生活|茶潦邱家,一个桂阳小山村的生存样本
本文插图
编辑后记
在桂阳 , 类似茶潦邱家这种偏远山村还有很多 。 他们因地理位置的劣势 , 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 , 从某种意义上说 , 这是一块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 , 或者说是一个需要付出高额成本才能维持正常生活的地区 。 如果是在国外 , 尤其是西方国家 , 对于这种性价比不高的居民点 , 政府多半会采取放任的态度 , 任其自生自灭 。 但是 , 在中国 , 不一样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会采取不同的做法 , 不抛弃 , 助把力 。

蓉城微生活|茶潦邱家,一个桂阳小山村的生存样本
本文插图
近年来 ,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对茶潦村的帮扶 , 从修建通村公路到建设文化卫生基础设施 , 从配强扶贫工作队到精准扶贫项目一件件落实 , 茶潦山谷的村村寨寨旧貌换新颜 ,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组织部门积极谋划党建引领精准脱贫和基层善治 , 因地制宜激发村民参与乡村建设与管理热情 , 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日益增长 。

蓉城微生活|茶潦邱家,一个桂阳小山村的生存样本
本文插图
长期在此包干扶贫的县中医医院工作队投入了巨大精力和热忱 , 先后援建了村卫生室 , 添置了医疗器械 , 对乡村医生进行业务指导培训 。 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造福边远山乡 , 让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有获得感、幸福感 。 这次茶潦之行 , 通过我们的悉心观察和感悟 , 那些四通八达的新修公路 , 那些装饰华丽的民居礼堂 , 那些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 , 无不让我们欣慰释然 。

蓉城微生活|茶潦邱家,一个桂阳小山村的生存样本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以情怀留守故乡 , 以关爱助力发展 , 偏远如茶潦者 , 也一样会焕发出生机与活力的光芒 。
END
来源 【蓉城微生活|茶潦邱家,一个桂阳小山村的生存样本】| 视界桂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