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传承岭南特色,释放中医发展新活力


中医传承岭南特色,释放中医发展新活力
本文图片
喝凉茶、煲老火汤、做药膳、看老中医 , 是广东人的生活方式 。
如果问 , 到哪去看老中医?不少老广都会推荐:“三元里那家医院 。 ”这家医院大咖云集 , 有国医大师邓铁涛、周岱翰 , 有61名全国、省名老中医 , 还有一大批中西医结合的中青年专家;这家医院在传承和弘扬中医文化的同时 , 还将中医打造成了岭南人的生活方式 , 贴三伏灸、吃岭南四季膏方……
这家有着如此多“威水史”的医院就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广中医一附院”) 。
在全省中医药大会召开之际 , 该院院长冼绍祥表示 , 希望发挥岭南中医优势 , 培养一代代“铁杆中医” , 把医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具有鲜明岭南中医药特色的现代化中医医院 , 让更多人感受岭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
发挥学科优势打造岭南诊疗高地
在广中医一附院门诊大楼的一面墙上 , 琳琅满目挂满了数十个“金字招牌” , 全是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专科 , 包括8个国家重点学科、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7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6个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28个广东省省级重点专科 。
广中医一附院是全国拥有国家重点学科最多的中医院 , 是岭南中医的代表符号 。 这两年 , 这家务实低调的医院逐渐“高调” , 晒出亮眼的成绩单 。

中医传承岭南特色,释放中医发展新活力
本文图片
2018年 , 国家启动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项目 , 医院有六个专科成功入选 , 成为入选专科最多的医院 。
心血管科——2019年多个国家级、省级基地落户于心血管科 , 包括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心衰病)、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华南分中心;
肿瘤中心——参与的两项临床研究登上肿瘤学顶尖期刊《柳叶刀·肿瘤》 , 成为中医系统在国际顶级刊物上发表的里程碑;2019年12月更是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
……
当然 , 令人瞩目的成绩不止于此 。 令所有广中医一附院人骄傲的是 , 2019年1月2日 , “广东省高水平医院第二批重点建设医院”名单出炉 , 广中医一附院被纳入重点建设医院 。
如何立足中医药特色 , 建设高水平医院?冼绍祥用“一二三四歌”来总结:一是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 , 打造一流学科;二是打造临床研究平台与基础研究平台;三是产出“药、技术和文化”三类产品 , 如中药新药与医院制剂、中医诊疗指南与行业标准、岭南医学文化产品等;四是挖掘岭南医学四大特色 , 如特色体质、特色疾病、特色用药、特色文化 。
建设中医诊疗高地 , 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 。 在信息化的浪潮中 , 医院大力发展“互联网+中医药” , 提高中医药线上的可及性 。
2019年4月23日 , 广东上线首批22家互联网医院 , 该院是唯一一家入选的中医院 。 通过建设互联网医院 , 患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远程咨询、远程会诊、检查预约、制剂配送等一系列医疗服务 。
疫情中 , 互联网医院发挥了巨大作用 。 该院率先通过微信小程序搭起互联网医院诊疗咨询平台 , 解答患者关于新冠肺炎的相关问题;充分发挥温病学特色优势 , 成立了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国家重点学科专家组 , 连线医院援武汉、援荆州医疗队 , 为当地疑难重症的新冠患者提供远程协助 。
培养铁杆中医传承创新岭南医学
医学人才是第一资源 。 建院以来 , 该院贯彻“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 树立了“重经典 , 重实践 , 重特色 , 重创新”的办学理念 , 针对不同专业班种制定相对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 培养无数优秀医学人才 , 推动岭南中医的传承与发展 。分页标题
回归经典古籍 , 培养中医思维 。 目前 , 广中医一附院拥有三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 其中两门是中医经典课《伤寒论》和《温病学》 。 1984年 , 广中医一附院率先将此三门课程与临床无缝衔接 , 把古典医著的教学与临床紧密结合 , 创立了经典回归临床 , 教、医、研同步发展的模式 , 大大提升中医经典的教学效果与质量 。
在广中医一附院 , “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理念深入人心 , 具有岭南特色、临床实践丰富的教学体系搭建完善 。 “铁涛班”“卓越班”的学生 , 一年级就开始进行假期见习随诊 。 在岭南名医门诊 , 出诊名医身后往往跟着一群中医学生 。
优秀中医人才的培养 , 讲究师承教育 。 该院是岭南名医高地 , 拥有全国首届、广东首位国医大师邓铁涛 , 第三届国医大师周岱翰 , 首批全国名中医欧阳惠卿 , 还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中医名家 , 目前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已达22个 。

中医传承岭南特色,释放中医发展新活力
本文图片
2009年5月该院邓铁涛教授荣获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批“国医大师”称号 , 这也是广东省首位国医大师 。 为启示后人 , 坚定不移走中医药发展道路 , 振奋中医药行业精神 , 医院领导决定在医院文化广场建造了具有岭南建筑特色的“国医大师亭” 。
“传承不泥古 , 创新不离宗 。 ”冼绍祥说 , 中医药人才首要条件是姓“中” , 具备牢固扎实的中医药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 , 对中医药事业充满热爱 。 其次 , 还要具备创新意识 。 没有创新意识的传承只会让中医药事业故步自封、停滞不前、失去活力 , 只有兼备创新意识的传承才能带来活力、带来发展 。
目前 , 该院实施“创新强院”一期、二期人才工程 , 制定个性化待遇与配套方案 , 强化工作条件与支持力度 , 吸引高层次人才来院工作 。 近3年 , 医院全职引进12名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 , 柔性引进11名国医大师等特聘专家(团队) 。
“医院按照特点来培养人才 , 只要有能力 , 就会有舞台 。 ”冼绍祥表示 , 未来能培养有中医药原创思维并掌握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中医人 , 打造一支梯次结构合理、学术思想活跃、善于传承创新的岭南中医人才队伍 。
传承创新 , 精诚至善 。 冼绍祥说 , 该院坚守文化强院战略 , 将医院文化定位为“精诚”文化 , 以《大医精诚篇》为文化基础 , 深入推进“精诚”文化建设 , 打造医院“精诚” 文化品牌 , 不断挖掘医院精诚文化内涵 , 聚力打造“大师平台、名医摇篮、百姓医院” 。
倡导现代中医推动岭南中医走向世界
2019年10月25日召开的全国中医药大会强调 , 要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 到国外学习交流不仅是中医药创新和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 , 也能让世界了解中医 , 让中医走出国门 。
在分享岭南中医智慧 , 推广中医技术方面 , 广中医一附院早就有所行动 。 2018年 , 医院组建了广东首支援助加纳的中医药医疗人才队伍 。 2018年底 , 岭南罗氏妇科在北美成立传承工作站 。 目前罗氏妇科已在全球建立8个分工作站 , 培养流派传承人 , 推广岭南中医特色诊疗技术 , 惠及当地居民 。
加强岭南中药研究 , 推动中医与世界对话 。 目前 , 医院已有临床研究方向的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广东中医临床研究院、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等平台 , 2019年医院建设完成中医证候样本库与I期临床研究病房 , 具备存储约10万管组织样本 , 近50万管血液、体液等样本的能力 , 已投入使用 。
冼绍祥说 , 医院将争取通过3-5年的努力 , 逐步与国际规范要求接轨 , 提供更多的新药和治疗方案 。
中医国际化不仅要“走出去” , 更要“请进来” 。
外籍人员跨千里 , 学中医 。 每年 , 约有100名外籍学员到广州赴约 , 参加内分泌科李赛美教授团队举办的国际经方班 , 研讨经方的现代临床应用 。 近三届 , 国际班引进了网络直播方式 , 让更多人不出门即可参与学术盛宴 。分页标题
每年 , 该院接收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学员进修学习 , 包括美、英、日、韩以及东南亚等地的学生 , 每年人数逾百名 。 目前已完成4494名港澳台和外籍留学生的学历教育 , 这个数量在全国中医院系统中名列前茅 。
中医需要世界的智慧 , 世界需要中医的眼光 。 千百年来 , 中医药已经深深融入了岭南人的生活里 , 而如今 , 岭南人的中医药文化在世界迈开了更大的步子 , 让更多人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
对话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冼绍祥:

中医传承岭南特色,释放中医发展新活力
本文图片
广中医一附院院长冼绍祥 。
岭南人 中医情
不久前 , 广中医一附院再次传来好消息 , 获批成为广东重大疫情救治基地 , 医院上下都沸腾了 。 欣喜之余 , 院长冼绍祥对基地建设已有蓝图:改造住院北楼 , 培养平战结合的人才 , 提升中医药在重大传染病中的救治能力 。
谈话间 , 冼绍祥屡屡流露出对医院的情感 , “我是一个工程兵 , 负责铺路搭桥 , 给大家搭建一个平台 , 让专家有舞台去展现 。 ”
建议中医药全方位融入传染病防控全程
问:您认为此次战疫 , 中医药的表现如何?
冼绍祥: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 , 中医药表现亮眼 , 但存在一些问题 。 目前我国传染病收治能力偏弱 , 几乎没有一家中医的传染病专科医院 , 大部分中医综合医院不开设传染科病房 , 或者病房条件建设不达标 , 这使得中医药难以第一时间介入和参与 。
未来 , 我希望在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中 , 应将中医药全方位融入国家传染病防控的全程管理 , 包括流调、监测、预防、救治、康复、研究等防控救治体系 。
问:作为一所综合性的中医院 , 如何加强传染病收治能力?
冼绍祥:不久前 , 医院刚审批通过成为广东重大疫情救治基地 。 目前 , 医院正筹备改造住院北楼 , 按照呼吸道传染病隔离需求设计“三区两通道”和平战结合的ICU病房 , 保证在疫情需要时能有200张重症病床的收治能力 , 并配备有负压手术室、负压监护室等设施和发热专用CT、ECMO等设备 , 为随时应对突发疫情作更充分的准备 。
有了基地后 , 我们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不仅是引进高精尖的人才 , 而且按照平战结合思路培养复合型人才 , 他们既要掌握重症与传染性疾病的知识 , 又要学会及时使用中医进行治疗 。
打造有岭南鲜明特色的综合性中医院
问:广东医疗短板在基层 , 如何提升基层的中医药服务可及性?
冼绍祥:我们医院的定位是“百姓医院” , 目前正通过互联网医院、对口支援、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推进医联体工作等方式 , 将优质的中医药服务下沉到基层 , 让老百姓享受高质量的中医药服务 。
医院有两大布局:“深耕”与“北进” 。 前者是指与深圳市南山区政府合作建设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山医院;后者是指与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政府达成托管广州市白云区中医医院的协议 。
这不是一个普通分院设置 。 在未来一段时间里 , 我院将按照“大综合 , 强专科”来建设 , 希望经过三年时间 , 将医院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 , 有岭南鲜明特色的综合性中医院 。
问:您一直着重强调岭南特色 。
冼绍祥:对 。 在岭南地区 , 常见病多发病的种类 , 发病病机与特色用药 , 与内陆地区有一定差别 。 中医实践性强 , 我认为从事岭南医学研究很有必要 。 放眼全国 , 最早提出岭南医学的概念是我们医院的邓铁涛教授 , 后来省里给医院颁了一块牌子 , 叫做岭南特色学院 。
我们说的岭南医学 , 不是一句空口号 , 更不是一个营销概念 , 是贯彻到每一个人工作与生活的一种理念 。 我时常会提醒自己 , 作为一个岭南中医生 , 面对病人 , 要更好地辨证论治 , 选择更有疗效的治疗方式 。分页标题
目前 , 医院有10个岭南流派的学科 , 包括针灸、妇科、儿科、骨伤科 。 在教学上 , 医院有岭南特色班 , 学生使用岭南特色药材 , 老师授课时专门讲解某一个疾病在岭南如何治疗 , 非常有针对性 。
特写
广中医一附院战疫记:
“让更多人听见中医的声音”
1月27日 , 年初三晨 , 天色黯淡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大厅却灯火通明 。 白衣天使戴着口罩 , 拖着行李箱 , 整装待发 。
他们的目的地是湖北武汉——防控疫情的主战场 。
新冠肺炎疫情中 , 广中医一附院医务人员勇赴湖北 , 坚守广东 , 驰援海外 , 发挥中医学科优势抗击疫魔 , 实现科学防控与精准施治 ,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中医力量 。

中医传承岭南特色,释放中医发展新活力
本文图片
医院组织专家团队为湖北患者远程会诊 。
前方战场??
为每个患者设“专属中医档案”
2003年 , 作为诊治“非典”的定点医院 , 广中医一附院制定了以中医药为主的治疗方案 , 治愈了73例患者 , 创下了患者零死亡、零院内感染、零后遗症的纪录 。
在应对传染病上 , 中医有独特功效 。 赶赴武汉之际 , 广中医一附院医疗队队长温敏勇心中有底气 。
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 温敏勇带领团队开创了中医查房法 。 他们依据中医诊疗“十问歌”的诊断要求 , 归纳患者症状 , 制作统一的查房记录表 。 还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实时传输四诊资料 , 逐一对应开具中药处方 , 并汇总资料在病区建立中医四诊资料库 , 为每个患者设“专属中医档案” , 提供“一人一方”的精准诊疗 。
在他们接管的两个病区 , 西医提供生命支持、营养治疗 , 中医使用汤剂、针剂、中成药、穴位按摩等手段 。 中西医协同作战 , 救人于厄 , 发挥最佳疗效 。
数据是最好的例证——2020年3月11日 , 病区病人全部清零 , 累计收治119例 , 其中危重11例、重症64例 , 中医药使用率为100% , 109例症状改善 , 84例出院 , 25例好转后转出病区 。
岭南中医用疗效说话 , 病人从起初的拒绝到逐步接受 。 医生赵锋利抵达荆州时 , 常能听到“我不吃中药”的声音 , 当支援进入尾声时 , 他却收获了一批中医粉 , “中医的赵教授在哪里?”“我要见广东中医生”……
隔离病房里 , 医护用人文关怀筑起温暖防线 , 牵手病人共渡难关 。 温敏勇说 , 穴位按摩、耳穴压豆等中医特色疗法 , 不仅能拉近医患距离 , 还能缓解他们的焦虑抑郁情绪 , 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
在“疫线” , 科研与临床攻关齐头并进 。 2月 , 广中医一附院副院长杨忠奇奔赴武汉 , 担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中医药专班临床救治组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冠肺炎应急研究专项专家组副组长 , 在武汉开展紧急临床科技攻关 , 为国家总结“三方三药”提供关键数据支撑 。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部署 , 杨忠奇负责按照新药临床试验要求设计了“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临床研究方案” , 并在江夏方舱医院、湖北仙桃人民医院、黄冈中心医院组织实施 , 目前清肺排毒汤颗粒已经获得国家药监局新药临床批件 。
千里驰援 , 粤鄂同心 。 岭南中医在荆州大地上 , 播下了一颗颗信中医、用中医的火种 。

中医传承岭南特色,释放中医发展新活力
本文图片
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在隔离病房教病人打八段锦 , 促进病人机体恢复 。
后方战场??
开放“云诊室”助海外抗疫
新冠病毒是一种新的病毒 , 人们对其还有很多未知 。 新冠肺炎传染性强 , 病情变化快 , 没有疫苗和特效药 , 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
1月19日 , 国家卫生健康委确认广东首例输入性确诊病例 , 广东防控疫情的号角正式吹响 。分页标题
发热门诊是第一道防线 。 1月19日 , 广中医一附院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多个工作小组 , 制定了防控工作预案 , 启动24小时发热门诊 。
打好安全之战 , 严控院内感染 。 1月21日 , 该院开展全员培训和演练 , 建立隔离病房 , 设置急诊病区为第一隔离区 , 心肺康复科为第二隔离区 。 发热病人在第一隔离区排除了新冠肺炎后 , 转入第二隔离区直到出院 , 防止任何可疑发热病人进入住院中心楼 , 加强院感防控 。
集中病人 , 分类收治 。 1月底 , 防控进一步升级 , 该院将急诊病区住院病人全部转入相应专科病区 , 将急诊病区腾空作为疑似病例的集中收治病区 。
集中名专家 , 发挥中医智慧 。 疫情期间 , 广中医一附院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学科特色优势 , 成立了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国家重点学科专家组 , 组织专家组连线湖北战场 , 搭建空中生命线 。
该院教授彭胜权、林培政、钟嘉熙任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防治新冠肺炎专家组顾问 , 制定广东省中医防治新冠肺炎方案 , 为全省新冠肺炎救治工作提供指导 。
疫情无国界 。 当疫情在海外暴发蔓延 , 广中医一附院也加入了全球抗疫的阵线 。
开放“云诊室” , 助力海外侨胞共抗疫情 。 2019年4月 , 广中医一附院获得广东省首批互联网医院牌照 , 成为广东首家互联网中医院 。 2020年1月26日起 , 医院开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线义诊和免费咨询 , 为海外华人华侨提供线上中医药咨询、预防、保健等服务 。 截至2020年6月9日 , 专家完成线上义诊和免费咨询共近万人次 。
共享救治经验 , 助力中医走出国门 。 5月17日晚 , 应新加坡南洋仲景学院郑心锦院长邀请 , 李赛美、温敏勇及詹少锋三位专家通过远程视频直播的方式 , 为新加坡的中医同行们分享抗疫前线的治疗经验 。
中医战“疫” , 赢得世界关注与认可 。 “这一次 , 终于让更多人听见了中医的声音 。 ”冼绍祥说 。
【撰文】黄锦辉 李秀婷
_本文原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传承岭南特色 , 释放中医发展新活力
【中医传承岭南特色,释放中医发展新活力】
中医传承岭南特色,释放中医发展新活力
本文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