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四川在线】遭遇“百年一遇”大暴雨 四川石窟还好吗?


_本文原题:【四川在线】遭遇“百年一遇”大暴雨 四川石窟还好吗?
8月中旬以来 , 我省多地普降大暴雨 , 令岷江水位暴涨 , 乐山大佛出现近几十年来首次脚趾被淹的状况 。 四川拥有众多石窟 , 包括广元千佛崖、夹江千佛崖等都开凿于江岸之上 , 它们的安危牵挂着文物爱好者的心 。
采访人员27日从省文物局获悉 , 这些千百年来在巴蜀大地上绽放的石窟总体无大碍 , 只有部分出现了渗水、浸泡后空鼓脱落、危岩加剧等情况 。 未来 , 相关情况将编制专项工程进行修缮 。
现场探访
洪水过后 大佛无恙
8月18日 , 因位于三江交汇处而备受网友关注的乐山大佛 , 脚趾终于被洪水淹没 。 洪水之后 , 大佛还好吗?

大佛|【四川在线】遭遇“百年一遇”大暴雨 四川石窟还好吗?
本文插图
乐山大佛
8月19日 , 洪水渐渐消退 , 21日 , 景区也宣布重新开放 , 仅九曲栈道暂时封闭 。 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 乐山大佛“山是一座佛 , 佛是一座山” , 所以暴雨和洪水对大佛本身的安危影响不大 。 采访人员当日在现场看到 , 重新开放的景区已有不少游客纷至沓来 , 大家站在大佛佛头两侧纷纷合影留念 , 不少主播还赶赴现场进行直播 。 直播间里不时有人感叹 , “大佛无恙 , 我就放心了 。 ”
连日的暴雨和洪水对大佛造成的影响 , 或许只有专业文物保护人员才能看得见 。 站在大佛一侧 , 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石窟研究院负责人彭学艺指着大佛的右脸颊介绍 , 暴雨前 , 此处的修缮层是光滑的 , 但雨水连日冲刷之后 , 这里便出现了些许裂缝 。
从九曲栈道一路下行 , 可见大佛一侧崖壁有岩石掉落 , 砸在大佛右手上的石块还没来得及清理 。 越往下走 , 山体愈加潮湿 。 此次洪水漫上来将近3米 , 对大佛脚部造成了局部损坏 。 采访人员看到 , 大佛脚部下端的岩体曾经用炭灰、石灰等混和的材料涂抹修缮 , 洪水浸泡之后 , 左右两脚的修缮层脱落了8平方左右 , 露出了上世纪60年代堆砌的条石砖块 , 双脚的做旧层也遭暴雨淋涮消失 。 乐山大佛景区受灾最重的当属北门临江造像群 。 因地势太低 , 洪水上涨后令此处的47龛共66尊造像遭水浸泡 。 洪水退却以后 , 能明显看到洪水线以上的很大区域的石刻相当湿润 。
专程前往查看文物受灾情况的四川省文物保护专家朱小南介绍 , 大佛景区文物遭遇的最大灾害就是浸泡 , “这让岩体含水量巨增 。 虽然不会造成大佛和石刻垮塌 , 但在未来太阳暴晒后会加速风化 。 ”然而这是全世界石窟保护都尚未解决的一个难题 , “未来只有等待自然蒸发 。 ”
在夹江千佛崖 , 洪水过去之后的景区步道上留下了沉积的河沙和枯枝败叶 , 然而靠青衣江左岸的石壁上 , 200多窟看上去和往日并无不同 。 朱小南介绍 , 夹江千佛崖的石窟开凿位置距离江面尚有数米 , “或许当年的开凿者在选址时 , 就已经考虑到如何避开洪水问题 。 如今 , 这些石窟面临的主要病害还是雨水侵蚀和风化等 。 ”
专家揭秘
乐山大佛千年前设计了精妙排水系统
乐山大佛屹立江岸上千年 , 为何仍能不失往日威仪?采访人员了解到 , 这尊耗时90多年开凿的大佛 , 建成时不仅有精妙的排水系统 , 还有大像阁挡住了风吹日晒 。

大佛|【四川在线】遭遇“百年一遇”大暴雨 四川石窟还好吗?
本文插图
大佛发髻排水通道 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供图

大佛|【四川在线】遭遇“百年一遇”大暴雨 四川石窟还好吗?
本文插图
大佛耳后排水通道 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供图

大佛|【四川在线】遭遇“百年一遇”大暴雨 四川石窟还好吗?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乐山大佛内部排水通道 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供图
彭学艺介绍 , 历史上的乐山大佛曾被一座近百米高的重檐木结构建筑大像阁所覆盖 。 晚唐诗人薛能曾在《凌云寺》一诗中写道:“像阁与山齐 , 何人致石梯?”这表明乐山大佛大像阁在唐代已经存在 。 大像阁的修造 , 让乐山大佛免于了日晒雨淋 , 也让前来礼佛的善男信女可以在阁内层层攀援 , 更近距离朝拜 。
然而 , 乐山常年降水丰沛 , 大佛更处在三江汇流处 , 红色砂岩的质地相对疏松 , 山体必然常年潮湿 。 为了保护大佛本体免于渗水危害 , 古人在开凿之时便设计了排水系统 。
这套排水系统隐秘分布在大佛的耳后、肩部和胸部 。 大佛两耳背后靠山崖处 , 有长9.15米、宽1.26米、高3.38米的左右相通洞穴 。 站在大佛左右两侧面台 , 两处洞穴赫然入目 。 大佛胸部背侧两端也各有一洞 , 互未凿通 , 右洞深16.5米、宽0.95米、高1.35米 , 左洞深8.1米、宽0.95米、高1.1米 。 对于这些洞穴廊道的功能 , 学术界有不同看法 , 有的认为是大佛开凿时留下的工人施工通道 , 也有人认为是藏经洞 。 但彭学艺介绍 , 这些廊道的底部有一定的倾斜部 , 客观上形成了排水沟的作用 。 而且排水沟靠近山体的一侧 , 还可见石灰质的钙化物;靠近大佛一侧则比较干燥 , 所以综合而言 , 这些孔洞应该兼具了修筑通道、礼佛通道以及排水通道等功能 。
对大佛本体排水的重视 , 还体现在历代工匠对大佛的维修上 。 彭学艺说 , 大佛以前有大像阁遮挡 , 并不需要在佛头部分修建排水系统 。 后来大像阁被毁 , 为了避免大佛脸部被雨水冲刷形成苔痕 , 于是在发髻处新开了排水道 , 有意识地把雨水引流到大佛背后排出 。 游客远观不易发现 , 但只要细看 , 就能看到大佛头部的18层螺髻中 , 第4层、9层、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 。 这个精巧的设计 , 还曾被清代诗人王士祯专门写诗赞叹:“泉从古佛髻中流” 。
延伸:
古人造像有智慧
川渝石窟石刻仍面临多种病害
川渝石窟 , 因其数量众多、造像精美 , 被誉为中国石窟艺术的下半阕 。 它们大多数开凿于野外 , 日晒雨淋之下 , 为何大多数还能从唐宋一直延续到现在?专家揭秘 , 古代石窟开凿时 , 会通过造窟檐、修排水槽等多种方式解决防雨和排水等各种问题 , 体现着古人的智慧 。 不过历经千百年后 , 石窟仍然面临着各种病害 。 川渝石窟因为高温潮湿的气候和砂岩松散的质地 , 面临着风化、渗水等多种问题 。
窟檐
为保护佛像 , 历代石窟开凿时往往会修建窟檐 。 在四川 , 乐山大佛曾经的大像阁 , 就属于一种保护用的窟檐建筑 。 如今 , 自贡荣县大佛外的四层架殿式建筑 , 又称大佛护身楼 , 其本质同样是窟檐的一种——腰檐 。 在敦煌石窟、云冈石窟等国内石窟 , 均有类似木构建筑 , 以保护佛像免受日晒雨淋 。
龛窟
顾名思义是佛像开凿在洞窟里 。 安岳石刻圆觉洞、华严洞等洞窟 , 便是在山体中挖出洞窟 , 洞内造像 。 因此数百年来 , 因为所处环境稳定 , 佛像完全未遭遇风化雨蚀 , 依然纹饰精美、栩栩如生 。
更多龛窟虽然只是将崖壁掏空部分 , 再于崖体上造像 , 但窟顶仍对佛像有很强的保护作用 。 安岳石刻名片紫竹观音因有顶部石体的保护 , 不仅没有风化 , 观音像的妆彩至今仍未完全剥落 。 安岳卧佛院国内最大的唐代卧佛 , 也因佛像上方的崖顶伸出了1米左右 , 避免了雨水侵蚀 , 至今保存完好 。 相反 , 安岳茗山寺直接刻于崖壁、几乎遮蔽的文殊菩萨等造像 , 便风化严重 。
排水槽
鉴于川渝石窟所处地带的潮湿 , 广元、安岳在内的很多石窟都修建了隐秘的排水系统 。 除乐山大佛以外 , 如安岳圆觉洞景区的莲花观音窟等洞窟上部 , 就修建了排水槽 。 据介绍 , 卧佛院卧佛顶部也在近年文物保护时新开了排水槽 , 防水作用更加明显 。分页标题
多种措施保驾护航之下 , 广元石窟、巴中石窟、安岳石窟等文物本体目前均没有在暴雨中受灾 。 遗憾的是 , 古人的智慧也不能抵挡岁月的侵蚀 。

大佛|【四川在线】遭遇“百年一遇”大暴雨 四川石窟还好吗?
本文插图
巴中南龛 , 巴中市文物局供图

大佛|【四川在线】遭遇“百年一遇”大暴雨 四川石窟还好吗?
本文插图
安岳茗山寺石刻

大佛|【四川在线】遭遇“百年一遇”大暴雨 四川石窟还好吗?
本文插图
夹江千佛崖

大佛|【四川在线】遭遇“百年一遇”大暴雨 四川石窟还好吗?
本文插图
夹江千佛崖

大佛|【四川在线】遭遇“百年一遇”大暴雨 四川石窟还好吗?
本文插图
安岳卧佛
对川渝石窟中的35处国保单位进行调查显示 , 存在较严重安全隐患的有18处 , 水害较严重的有20处 , 而表层劣化、生物侵蚀等病害则普遍存在于每处石窟 。 在乐山大佛可以看到 , 大佛两侧崖壁上的石刻造像几乎完全风化不见 。 朱小南表示 , 乐山大佛本体同样风化严重 , 在近百年来的多次修复中 , 用炭灰、石灰等混和的材料补上了眉毛、鼻子和嘴巴 , 双手双脚也重新塑出了形状 , 大佛才有了现在的精气神 。 在广元千佛崖 , 现存的龛窟高出江面数米至数十米 , 完全不用担心洪水吞噬 , 但现存的400多龛同样面临雨水侵蚀和风化问题 。
【大佛|【四川在线】遭遇“百年一遇”大暴雨 四川石窟还好吗?】目前 , 国家文物局将川渝石窟石刻的保护纳入了专项规划 , 对其病害的研究和治理将长期进行 。 四川在线采访人员 吴晓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