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练拳:阴阳相济,太极为真

阴阳学说是古代劳动人民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理论工具 , 具有朴素的唯物论观点 , 也是道家的“道法自然"的核心 。
太极拳引进这个理论 , 是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整体 , 在人体反映着自然界各种变化的结果 。人体是一个阴阳相互维系的整体 , 保持着与自然界的和谐 , 维持着正常的生理活动 , 若阴阳的某一方面发生偏盛或偏衰的现象 , 就会使阴阳失去相对的动态平衡而发生病变 。

健身|练拳:阴阳相济,太极为真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通过修炼太极拳 , 可使机体内失去平衡的阴阳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中得以调整 , 恢复平衡 , 从而达到祛病、健身的练功效果 。
无极原指宇宙之初、天地未分、万物未生之时的景象 , 形容为空空洞洞 , 混混沌沌 , 无色无象 , 无端无形 , 无一物而包万物 。无极的本质特征是“静” , 即内外俱静 。
将无极之理引用于练功 , 先求静 , 静极则生动 , 动则产生阴阳 。静为阴 , 动为阳 。静是本体 , 动是作用 。动从静中生 , 阳从阴中来 。外静而内动 , 外动而内静 , 从而达到静中有动 , 动中有静 , 动静相兼 。不经过静极生动的无极修炼 , 就不能产生意气循环运行 。所以我们修炼太极拳 , 应遵循古人传留下来的“练功须从无极始 , 阴阳开合认真求"的宝贵练功经验 。
无极生有极 , 有极生两仪 , 两仪就是阴阳 , 阴阳便是太极 。其理必然是清气上升为天 , 为阳;浊气下降为地 , 为阴 。天阳地阴交合 , 万物自生 。阴阳的本质特征是:阴中有阳 , 阳中有阴 , 阴阳相济 , 太极为真 。古人云“太极者 , 无极而生 , 阴阳之母" , 即为此理 。

健身|练拳:阴阳相济,太极为真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健身|练拳:阴阳相济,太极为真】太极拳吸收引用了无极、阴阳、太极的辩证哲理 , 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动静相兼
无极是静 , 静极生动则太极生 , 太极动静则阴阳分 。静是阴 , 动是阳 , 动从静中生 , 阳从阴中来 , 太极拳不经过静极生动的无极修炼 , 就不能产生阴阳二气 , 而没有意气运行的内功 , 只有肢体的外动 ,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太极拳 。
太极拳是静中求动 , 动中求静 , 动静相兼的运动 , 无论是先求无极的静中求动 , 还是行拳走架的动中求静;不论是养生保健的静养灵根 , 还是推手较技的以静制动的后发制人 , 都离不开“动”与“静”二字 , 它贯穿于太极拳运动的始终 。对立统一
太极拳每个动作中的开与合、虚与实、动与静、柔与刚的变化 , 既对立又统一 。一而二是阴阳 , 二而一是太极 。两者相互联系 , 相互依存 , 相互作用 , 使运动处于统一的整体之中 。如上与下、左与右、前与后、内与外、进与退、升与降、屈与伸、顺与逆、蓄与发等等 , 离开了对方 , 自己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太极拳理论中强调遵循“有前必有后 , 有上必有下 , 有左必有右 , 有内必有外”对称平衡的运动规律 。

健身|练拳:阴阳相济,太极为真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相互转化
阴和阳是矛盾的双方 , 以各自的对立面为条件 , 互相影响 , 互相变化 , 互相渗透 , 互相调整 , 互助互用 , 互为其根 。如太极拳中欲上先下 , 欲左先右 , 欲前先后 , 欲开先合、欲合先开 , 化刚为柔、积柔成刚 ,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 开中有合、合中有开 , 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 柔中有刚、刚中有柔 , 化中有发、发中有化等理论 , 说明了太极中阴阳互济、虚实互助、刚柔相济、蓄发相变、互相转化的关系 。分页标题
一切事物的转换变化 , 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练习太极拳也是这样 。太极拳是意气运动 , 通过练拳时“三性归一”式的意守丹田 , 便能产生静极生动、动极生静 , 意到气到、气到力到的练功效果 。又如练习太极推手也是这样 。先由初期水平的“明劲”阶段 , 转化过渡到中级水平的“暗劲"阶段 , 再过渡到高级水平的化劲阶段 , 功夫得以提高进步的过程 , 就是由量变到质变 , 精益求精的转化过程 。
综上所述 , 太极拳由于包含了以上几个特点 , 所以 , 练习太极拳和推手的过程就是调整阴阳、动静、虚实、刚柔、快慢平衡的过程 。它贯穿于太极拳和推手运动的始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