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康网|水木年华缪杰:他改变了200多处“家乡”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导言
缪杰4岁开始随着父母更换不同的城市 , 从武汉 , 到上海 , 再到北京 。 很长一段时间内 , 当被问起家乡是哪里 , 他都答不上来 。 直到有一次演出时路过武汉 , 江风飘进车窗 , 那个味道吹来了关于童年的记忆 。
他说 , 家乡是一个人最大的归属 , 就像树叶不论经历了什么 , 总是要有根 。
一直在城市里长大 , 缪杰对乡村最初的记忆 , 来自母亲所任教的武汉郊区的吴桥小学 。 那里曾是他4岁前的乐园 。
成年以及成名后 , 他创立了扶贫助农组织“家乡来客” , 帮助贫困县的乡亲们销售农产品 。 他也因此去了无数别人的家乡——那些此前不曾出现在他生命里的乡村 。 这件事他做了5年 , 还会一直做下去 。
他说 , 希望有更多的人 , 不必离开家乡 , 不必认他乡做故乡 。
这是一个寻找家乡、歌唱家乡、并帮助别人改变家乡的故事 。
以下来自缪杰自述 。
江苏缪家村寻根
缪杰
百度百科里写我的祖籍是上海 , 其实有误 , 应该是江苏 。 我父亲出生在上海 , 我小时候在上海生活过一年 。 关于江苏老家 , 在我找到它之前 , 我父亲都没有回去过 。
十几年前 , 有一次我们在江苏江阴附近做节目 , 我跟节目组说 , 我的祖籍在这里 , 但我从来不知道具体的方位 , 只是小时候我父亲给我描述过老家的样子:那里有一个村子全是姓缪的人 , 有一个粮站曾经是我们的祖宅 。 那次忽然萌生出一个念头 , 去找一找父亲给我描述过的老家 , 于是电视台的记者跟着 , 我们开了一辆面包车 , 开始了我的“寻根之旅” 。
凭着我所知道的仅有的信息 , 我们到了江阴申港 , 顺着大街走 , 路边有一个大牌子 , 上面写着“缪家村”三个字 。 走到村里了 , 一打听全都姓缪 , 我活这么大 , 没见过这么多姓缪的人!也找到了父亲说的那个粮站 , 当地人说解放前是缪家祠堂 。 那次正好碰到他们重修家谱 , 一个老人问了我父亲和我爷爷 , 全都对上了 。 没想到这么顺利就寻到了根 。 缪家村不再只是一个仅存在于祖辈口述中的地方 。
后来我们家谱终于修成了 , 把各个地方的姓缪的人都联络到了 , 我带着我的父亲回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地方 , 也见到那么多姓缪的人 。 他特别兴奋 。
现在我定期还会回去 , 参加两年一次缪氏宗亲大会 。 前两天我还回去帮我们缪家村参加了村歌大赛 , 结果只拿了优秀奖 , 说明我们江苏老家人才很多 。
武汉的江风里 , 储存着人生最初的记忆
我祖籍是江苏 , 从出生到4岁在武汉 , 随后去了上海 , 童年的大部分时间和成年后的时光又在北京度过 。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 当别人问我“家乡是哪里”时 , 我都答不上来 。
直到有一次去湖北演出 , 我们深夜从演出城市回到武汉 , 路过长江大桥的时候 , 当时车窗打开 , 突然窗外飘进车里一股熟悉的代表童年的味道 。
这种味道我已经忘记很久了 , 但是它一飘进来 , 立刻唤醒了我儿时的记忆 。 包括江边的灯火 , 黑夜中看不清的江水 , 都给了我确切的“这就是家乡”的感觉 。 4岁之前 , 我家就在大桥边上的蛇山 , 我记得很清楚 , 无数次从大桥上走过 。
那一刻我才突然很肯定 , 我的故乡就是武汉 。 所以现在如果有人问 , 家乡是什么 , 我会回答“储存了你最初的童年记忆的地方” 。
我妈妈是乡村教师 , 每个周六才能回来 , 周一到周六 , 每天我做的事情就是趴在窗口等我妈 , 看着汽车一辆一辆从长江大桥上开过去 , 期待着她的身影能在我的视野里出现 。 她工作的地方在武汉的郊区 , 很远 , 她带我去过她的学校 , 要不停的换车 , 下了车之后再跟着她在乡间走很远的路 。 那个小学的名字我还记得 , 叫吴桥小学 。
我4岁随父母离开武汉 , 以后也每年都回 , 因为外公外婆还在世 , 很多亲人也在武汉 。 大学毕业几年后 , 外公去世了 , 又过了几年 , 外婆去世了 , 我回去的时间相对也少了 。分页标题
最近一次回去 , 是今年疫情期间回去给湖北送蔬菜 。
离开武汉时 , 它的样子是模糊的 , 后来一次又一次走近它 , 慢慢拼凑成了更完整的记忆 。
最难忘的是武汉的美食 。
在我看来 , 全国那么多城市 , 只有武汉把早餐当做一件事业来干 , 武汉人把“请客吃饭”称作“我请你过早” 。 “过早”的内容也是非常丰富:豆皮、面窝、桂花湖、鱼糊粉、热干面……
还有紫菜苔 , 据说紫菜台一到其他省它就不紫了 。 这个说法我没有考证 , 但我只在武汉吃到过 。 还有武昌鱼、藕夹、糯米丸子、排骨藕汤(再数下去口水要冒出来了) 。
【中国小康网|水木年华缪杰:他改变了200多处“家乡”】我最遗憾的一件事 , 就是那年的巡回演唱会武汉站 , 我没能请外婆去现场 。 在此之前 , 我脑子里重复了很多次这个场景:在演唱会的时候 , 把外婆扶上台 , 告诉全场的观众 , 这是我外婆 。 我在武汉开演唱会的那一年 , 外婆已经90多岁了 , 她住在没有电梯的楼房 , 连下楼都困难 , 更别说去演唱会现场 。
外婆走了之后 , 我也去武汉演出过 , 但我知道我在这个城市的一部分根 , 已经丢失了 。
艰难时刻 , 更知“乡愁”不是一种愁
我刚才说 , 最近一次回武汉是疫情期间回去送蔬菜 。
大年二十九 , 疫情已经暴发了 , 我们团队决定一起做一点事 。
我们在网上发起了“家乡来客”的明信片的义卖 , 加上团队的钱一起去收集物资 。 因为有之前跟老乡们打交道的交情 , 当时普遍反映最难的筹集蔬菜的环节 , 我们花了不到24小时 , 就在河北和山东两地筹集到了 。
很多地方的高速都已经封了 , 我们才发现这条路越往后越艰难 。 一路开到湖北 , 感觉到孤独又骄傲 。 越临近湖北 , 发现同路人越来越多 。 因为疫情期间物资捐助管控的原因 , 蔬菜没有如愿送进武汉 , 而是辗转送到了仙桃 。 但对我来说 , 这并没有区别 。 这件事即使不发生在我的家乡武汉 , 我也会这样做 。
第二趟 , 我们又从另外一条路 , 将3000件隔离服送到了武汉的儿童医院 。 接下来我们运了十几批 , 100多吨物资 , 有蔬菜 , 有医疗物资 。
平安的时候 , 家乡是一个人归属感的来源 。 在特殊的时刻 , 比如节日时、和家乡长期分离时、艰难时 , 你会发现 , 家乡是一种深深的乡愁 。 越是艰难的时候 , 就越会发现乡愁不是一种愁 。
“乡愁”两个字 , 包含了丰富的感情 , 也包含了一种祝福和期许 。
2020年 , 因为一场疫情 , 很多中国人的“乡愁”越发的浓烈 。
家乡来客:何苦去他乡
有人说 , 家乡是祖辈迁徙流浪的最后一站 。 当我去了几十个全国贫困县以后 , 最大的感受是很多人的家乡都只剩下老年人 。 在山区 , 往往是老人背着箩筐 , 每天要爬悬崖峭壁;在平原 , 则是老人们顶着烈日或者在温度很高的大棚里 。
年轻人呢?有的去远方寻梦 , 更多的 , 则是为了生计去大城市打拼 , 做着最吃力的活儿 , 拿着最微薄的薪水 。
美丽的乡村、丰富的物产 , 既奢侈 , 又静默 。
2015年 , 我和之前一起做农民工培训的公益团队班底 , 开始了助农事业 , 后来我们又正式成立了“家乡来客”组织 , 目的很简单 , 助销那些差点被人遗忘的农产品 , 希望帮助更少的人背井离乡 。
山西临县的大枣、天津蓟县的苹果、河南范县的莲藕、云南昌宁的千年古树茶山、内蒙古赤峰的小米……这些年我们走了200多个县 , 助农的项目太多了 , 每一个项目背后都有故事 。
吉林天岗镇种灵芝的小姑娘 , 白手起家 , 开始做灵芝孢子粉 , 遇到很多困难 , 也没经验 , 第一年赔光了 , 找到我们求助 , 我们在网上众筹了20万 , 她靠这20万等于让事业起死回生 。
云南巴马 , 我们第一年去的时候 , 发现很多人住在密不透风的草棚里 , 一家的几个孩子轮流穿一条裤子出门 。 我们发现当地的手工红糖很好 , 就帮他们去卖 , 加上当地政府的扶贫政策 。 过了几年再去 , 他们盖起了砖房 。
云南昌宁 , 有很多几百年上千年的古茶树 , 我们看到有一个老奶奶80多岁了 , 他的孙子去外地打工了 , 她自己守护一片茶山 。 我们帮助她买茶叶后 , 他们的生活改善了 , 还去帮助周边的村民 。 她孙子也从城市回到了家乡 。
内蒙古赤峰 , 一个返乡的女干部组织当地留守的妇女儿童 , 用有机的方式种植了优质的小米 。 为保证农民的收入 , 她还帮农民成立了合作社 , 预先把农民的东西收购回来 。 我们帮她往外销售 , 让优质的小米走出来 。
河南范县 , 那里的莲藕是用黄河水灌溉 , 炒着吃特别脆 , 炖着吃又特别糯 , 是我们吃到的最好吃的莲藕 。 我们的团队第一次到那儿的时候 , 成片成片的藕田里长满了莲藕 , 却看上去毫无生气 。 后来我们的推广文章标题我还记得:“有一种丰收叫做荒凉” 。 挖藕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工作 , 所以必须有订单才能挖出来 。 如果第二年再种的话 , 他们必须把这些都碾碎重新来 。 我们进驻到当地去收购后 , 当地有一个男孩 , 把他原本开农家乐的院子改装成一个收购莲藕的仓库 , 为了让货车进去院子 , 把院子的铁门都拆了 。 从各个村过来的拖拉机 , 装着莲藕开进来 。 老乡们高高兴兴 , 我们特别有成就感 。分页标题
5年下来 , 我们去了中国200多个县 , 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了他们的家乡 , 而且做得有声有色 , 甚至还有很多年轻人 , 在被我们手把手教会了以后 , 他们还加入我们 , 跟我们一起去帮助当地更多的人 。
两年前我写了一首歌叫《家乡》 , 这歌表达的主题也是我们“家乡来客”团队的口号 , 就是让家乡更美 , 让儿女回家 。 因为中国人都有思乡情结 , 春节那么多人倒车骑车 , 或者步行、坐驴车也要回趟家 。 但是如果家乡更美 , 待在家乡有更多可能 , 就会少很多人口迁徙和背井离乡 。
人物介绍
缪杰 , 歌手 , 水木年华成员 。 出生于武汉 , 祖籍江苏 。 2015年成立“家乡来客”助农组织 , 帮助有困难的农民销售农产品 ,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帮扶的县已经达到200多个 。
文:白梨
艺人统筹:缪领
摄影:缪领
视频:宋温馨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前沿时刻|耿爽10连击亮出铁证,美方看清了,中国不是替罪羊!10月9日
- 海纳新闻|南部战区深夜表态,拿警告当耳旁风?美军舰擅自闯入中国西沙领海
- 淘汰|《中国新说唱》五强出炉,李大奔AnsrJ淘汰,谁会是本季冠军?
- 星报|外媒称马来西亚扣留6艘中国渔船和60名渔民 中使馆回应
- 富士康等苹果供应商被施压:将30%业务搬出中国
- 外媒评述:国际人权论战中国反守为攻
- 美国耕地面积比中国大,为什么粮食产量不如中国?
- 为什么中国有四大发明却在科学技术方面落后西方了?
- 人民日报海外版|各方利好点亮黄金周——中国消费潜力加速释放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 大桥|中国戒备最森严的大桥,从这路过不得停留,武警24小时轮流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