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学出版社|李敬泽谈迟子建《烟火漫卷》


_本文原题:李敬泽谈迟子建《烟火漫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李敬泽谈迟子建《烟火漫卷》
本文插图
【人民文学出版社|李敬泽谈迟子建《烟火漫卷》】
本文摘选自《烟火漫卷》新书分享会速记稿 , 未经发言者审定
我是三十多年的“灯迷”
我也算是个“灯迷 ”(迟子建粉丝的自称) , 迟子建可能都忘了 , 当年她刚出了《北极村童话》 , 那时候是1983年、1984年 , 我刚到《小说选刊》当一个小编辑的时候 , 作为一个满怀惊喜的读者 , 给迟子建写过信 , 抬头就叫迟子建同志 , 如何如何 。
(迟子建补充:这个我记得 , 我们筹建黑龙江文学馆 , 那封信有可能进我们的文学馆 。 我记得是这样写的:“迟子建同志您好 , 我叫李敬泽 , 北大毕业以后来到《小说选刊》杂志 。 我读过你的几篇小说 , 对此很感兴趣 。 ”)
一定程度上 , 一个作家 , 就算是从1983年、1984年到现在 , 也已经30多年 , 我们人都已经长得这么一大截 , 但是我是觉得 , 迟子建身上有她一直不变的东西 , 一直有从北极村的开始 , 那种温暖、明亮 , 以及对于人依然怀着一种天真的眼光 。 这其实是特别难的 , 经历这么多年之后 , 我们依然看人能够有这样一份天真 。

人民文学出版社|李敬泽谈迟子建《烟火漫卷》
本文插图
至于说哈尔滨 , 说老实话 , 去过两三次 , 都是第一天晚上去 , 第二天上午开会 , 下午就回来了 。 客观地说 , 哈尔滨之所以对我来说是个美妙的、盛大的城市 , 完全是因为读她的这些小说 。
微弱的火光 , 把各自照亮
《烟火漫卷》中印象最深的 , 真是不好讲谁是那个印象最深的 , 或者是刻画得最好的 , 因为这个小说的力量不在这里 , 不在于我们塑造了一个光彩夺目的典型人物 , 真不是这样 。 为什么写哈尔滨 , 我觉得绝不仅仅因为迟子在那儿生活了30年 , 这是其中一个因素 , 但是没有人规定一个作家在哪儿生活30年或者10年就必须写一下这个城市 , 不是这样的 。 而是说哈尔滨这样一个城市在迟子的笔下 , 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城 。 我们能够从中看到大自然的力量 , 四季的力量 , 同时这个城在过去百年来的历史中 , 它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因素、历史因素的混杂 , 以及它与那个东北大地实际的道路、江河的联系 。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 , 就是在这样一个城市里我们看到这一群人 , 真正让我感触的是 , 在这样一个城市里的一群人 , 他们各自孤独地走着 , 又各自很意外地相遇 , 发生关系 。 每一个人都揣着自己的秘密 , 最后在这个城市里 , 这样一群陌生人相遇了 , 发生关系了 。 而且最重要的 , 为什么叫烟火漫卷?本来每个人只闷在自己心里的东西 , 到最后是能够相互映照 , 各自把各自照亮了 , 虽然是微弱的火光 。 但是对每个人来说 , 具体到每个人的生命 , 我觉得就是“烟火漫卷 ” , 那就是每个人生命里的一个奇观 。 我在北京 , 我在哈尔滨 , 我碰到了一个人 , 碰到两个人、三个人 , 到最后就在这种关系中 , 我的生命中有一个火亮了 。

人民文学出版社|李敬泽谈迟子建《烟火漫卷》
本文插图
李敬泽
对着天 , 对着自己的心说我是个好人
我觉得这个小说虽然不那么高大上 , 但我作为一个普通读者真正关切的问题是什么呢?这一个一个的人、这一个一个的心 , 其实是特别让我有感触的 。 我读这个小说 , 名字叫《烟火漫卷》 , 但我的心情还是有点暮色苍茫 , 有点沉郁 。 你在这里能够看到一个一个的人在大都市里 , 他们是这么孤独 。 我们现在坐了一屋子人 , 我们每个人都携带着自己的秘密 , 咱们这一屋子人 , 谁知道谁呢?谁都是封闭在自己的生活里 , 带着自己的那份秘密 。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 这样现代的都市的和历史的生活的急剧动荡中 , 每一个人带着自己这份秘密 , 他们那么孤独 , 这里面好也好 , 不好也好;缺点也好 , 优点也好;有道德也好 , 没道德也好 , 都是关在自己心里 , 大城市就是这样 。分页标题
所以我们现在 , 包括网上 , 我们大家特别愿意谈道德 , 这个是有道德的 , 那个是没道德的 。 这个当然非常重要 , 但道德关键是什么?道德的关键不是你去评判人家、你去认定人家 。 道德之所以是道德 , 好之所以是好 , 善之所以是善 , 因为它是每个人的内心体验 , 它是我们自己每个人内心里面的东西 。 所以康德有一句话 , 这世界上最不可解释 , 但最伟大的事 , 是两个东西 , 一个是天上的星空 , 一个是人的良心 。 何以我们每个人 , 在这种秘密的、孤独的、封闭的生活里 , 我们经历这一切 , 最后还能体验到我做了一个好人 , 或者在某一刻 , 我觉得我是在做一个上好的事 , 或者我的生命在这里达到了一个上好的境界 。
整个小说能够把我们串起来 , 能够让我们跟上去的 , 就是看到这样一个一个封闭着的人 , 看到各种机缘碰到以后 , 在哪个缝里忽然打开 , 甚至在互相打开里互相照亮 , 能够意识到这个时候我的生命 , 尽管我是这么卑微、这么贫乏 , 甚至这么不靠谱 , 我最后还是做了一个好人 。 而这个好人不是别人评判的 , 不是给你发个匾 , 是 自己能够对着天 , 对着自己的心说我是个好人 。 这是我看这个书的时候最为感动和最为打动我的东西 。
……
扫码即可查看视频回放
点击下图即为购书页面
《烟火漫卷》
作者:迟子建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无论春夏 , 为哈尔滨这座城破晓的 , 不是日头 , 而是大地上卑微的生灵 。 穿行在《烟火漫卷》中的每个凡人 , 几乎都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 刘建国驾驶的爱心救护车 , 仿佛人性的犁铧 , 犀利地剖开现实的种种负累 , 满怀忧患地钩沉历史深藏的风云 。
无论寒暑 , 伴着哈尔滨这座城入眠的 , 不是月亮 , 而是凡尘中唱着夜曲的人们 。 不管是生于斯 , 还是来自异乡 , 他们在来来往往中所呈现的生命的经纬 , 是大地的月影 , 斑驳飘摇 , 温柔动人 , 为长夜中爱痛交织的人们 , 送去微光 。
这是一部聚焦当下都市百姓生活的长篇小说 , 迟子建以从容洗练、细腻生动的笔触 , 燃起浓郁的人间烟火 , 柔肠百结 , 气象万千 。 一座自然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交融的冰雪城市 , 一群形形色色笃定坚实的普通都市人 , 于“烟火漫卷”中焕发着勃勃的生机 。
迟子建 |《候鸟的勇敢》| 人民文学出版社
点击图片 购买《候鸟的勇敢》
过了凛冽的寒冬 , 南下的候鸟就要北归了 。 也不知什么时候起 , 瓦城里的人像候鸟一样爱上了迁徙 。 冬天到南方避寒 , 夏天回到瓦城消暑 。 对于候鸟人来说 , 他们的世界总是春天的 。 能走的和不能走的 , 已然在瓦城人心中扯开了一道口子 。 每到这时 , 金瓮河候鸟自然保护区管护站的张黑脸便会回想起自己曾在一次扑打山火时路遇猛虎 , 幸得白鹳相护 , 躲过一劫 。 而管护站站长周铁牙则会伺机逮上几只野鸭 , 带回城里 , 打点通路 。 一场疑似禽流感的风波爆发 , 令候鸟成了正义的化身 。 在瓦城人看来候鸟怕冷又怕热 , 是个十足的孬种 。 可如今 , 人们却开始称赞候鸟的勇敢 。 小城看似平静安逸 , 却是盘根错节 , 暗流涌动 , 城外世外桃源般的自然保护区 , 与管护站遥遥相对的娘娘庙都未曾远离俗世 , 动物和人类在各自的利益链中 , 浮沉烟云……
迟子建 |《白雪乌鸦》| 人民文学出版社
点击图片 购买《白雪乌鸦》
这部小说是根据1910年冬至1911年春在东北哈尔滨爆发鼠疫的史实创作的 。 小说描写哈尔滨傅家甸地区的民众在鼠疫来临之时遭受的灭顶之灾 。 特别着力于王春申、翟芳桂、翟役生、于晴秀、喜岁等普通民众的描写 , 官员于驷兴、医生伍连德等人物也都很有特色 。 小说内容密集、丰富 , 不张不扬、徐徐道来 , 如一幅晕染的风情图 , 充满小人物的悲欢哀乐 。分页标题
《额尔古纳河右岸》精装版
迟子建 |《额尔古纳河右岸》| 人民文学出版社
点击图片 购买《额尔古纳河右岸》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描写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 , 展示了弱小民族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和现代文明的挤压下的顽强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 以及丰富多彩的民族性格和风情 。 本书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
迟子建 |《群山之巅》| 人民文学出版社
点击图片 购买《群山之巅》
《群山之巅》比《额尔古纳河右岸》更苍茫雄浑 , 比《白雪乌鸦》更跌宕精彩 。
小说分“斩马刀”、“制碑人”、“龙山之翼”、“两双手”、“白马月光”、“生长的声音”、“追捕”、“格罗江英雄曲”、“从黑夜到白天”、“旧货节”、“肾源”、“暴风雪”、“毛边纸船坞”、“花老爷洞”、“黑珍珠”、“土地祠”等十七章 , 笔触如史诗般波澜壮阔 , 却又诗意而抒情 。
中国北方苍茫的龙山之翼 , 一个叫龙盏的小镇 , 屠夫辛七杂、能预知生死的精灵“小仙”安雪儿、击毙犯人的法警安平、殡仪馆理容师李素贞、绣娘、金素袖等 , 一个个身世性情迥异的小人物 , 在群山之巅各自的滚滚红尘中浮沉 , 爱与被爱 , 逃亡与复仇 , 他们在诡异与未知的命运中努力寻找出路;怀揣着各自不同的伤残的心 , 努力活出人的尊严 , 觅寻爱的幽暗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