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文字失语”正在杀死表达欲

□ 本报采访人员 徐晨
日前 ,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 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 。 在豆瓣小组“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里 , 90000余位受“文字失语”困扰的网友集结一堂 。
想说却不知如何说 , 心中所想难以付诸文字——这是“文字失语者”们的无奈 。 严格来讲 , “文字失语”并不是疾病 , 而是一种表达能力的弱化 。 然而 , 正是这种表达能力的弱化 , 成为禁锢“文字失语者”们自由表达的枷锁 , 他们的日常社交因此被打乱 , 有人甚至因此陷入了被动的沉默 。
没有定义的“文字失语”
医学领域有一种名为“失语症”的疾病 , 指与语言功能有关的脑组织的病变 , 造成患者对人类交际符号系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障碍 。 这与本文所讲的“文字失语”有部分相通之处 , 但并不相同——“文字失语”并非由病变导致 , 在某些场景中 , “文字失语者”可以进行正常表达;而当需要进行逻辑完整、复杂长篇的表达时 , 他们就会“宕机” 。
什么是“文字失语”?大概是由于“文字失语者”们难以准确地表达自身感受 , “文字失语”本身内涵也很难被精确界定 。 “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小组内曾多次发起“如何定义‘文字失语’?”的讨论 , 但最终结论却至今仍未出现 。 直至目前 , 还没有明确与“文字失语”对应的词条或定义出现 。
“茶壶里煮饺子 , 有货倒不出” , 在“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中 , 有不少网友这样形容自己的憋屈无奈 。 在这里 , 我们用“文字失语者”们帖子里最常出现的短语 , 对“文字失语”进行概括——“突然丧失了表达能力” 。
“文字失语”杀死了表达欲
自我们咿呀学语时起 , 表达就像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 然而 , 对于“文字失语者”们来说 , 他们总会在一些瞬间意识到自己的辞不达意和无从下笔 。 慢慢地 , 他们会对表达产生焦虑感、挫败感 , 久而久之 , “文字失语者”们被困在拒绝表达的沉默角落 。
“很多条朋友圈的文案 , 我都是复制粘贴过来的 。 ”从事法律行业的春春(化名)这样说 。 如果在人多的场合见到春春 , 你很可能会把她归到安静、内向的那类人群里 , 但春春本人并不认同 , 她很急迫地想要撕掉这个标签 。 “我根本不是个内向的人 , 我内心也有很多想法 , 很多时候我也想加入热烈的讨论中 , 可我总是安静得像是不存在 。 ”
春春发现自己“丧失表达能力”的瞬间 , 是在一次同学聚会上 。 聚会上 , 多年不见的同窗们聚在一起侃侃而谈 , 在你一句、我一句、大家哄笑的言语往来中 , 整场聚会的氛围被推到高潮 。 热闹与安静之间砌出一个无形的屏障 , 屏障内的所有人都呼吸着同样的默契 , 在屏障外的春春也很想加入讨论 , 为此她组织了半天语言 , 但是每次尝试开口 , 就被周围人投射过来的炽热目光灼得满脸通红、大脑空白 , 最后磕磕绊绊地说出零碎成片的话 。
“那个场景要多丢人有多丢人 。 ”从那开始 , 春春越发地不敢在聊天时插话 , 更不敢主动讲个故事活跃气氛 。 久而久之 , 春春真的变成了一个安静沉默的“透明人” , 邀请她参加聚会的人越来越少 。
更糟糕的是 , “文字失语”似乎已经侵袭到春春的工作之中 。 由于工作需要 , 春春在工作中需要与当事人沟通 , 向当事人解释法律条款 。 “有好几次 , 当事人问我某个专业名词的含义 , 我明明知道是什么意思 , 但是却不知道怎么解释 。 ”在春春看来 , “文字失语”已经接连抹杀了她社交和工作的能力 。
与春春相反 , 杨俊(化名)看起来很会聊天 。 交流过程中 , 杨俊总会适时地用流行梗、流行语“俏皮”地活跃一下气氛 , 看得出来 , 他对网络流行语信手拈来 。
“有时自己话说一箩筐 , 都不如一个梗有效 。 ”杨俊表示 , 在他与周围朋友的交流中 , 网络用语已经十分常见 , 并且是活跃气氛的最佳选择 。 然而 , 杨俊也是一名“文字失语者” , “如果对方不懂网络用语 , 或者在不能用梗的正式场合 , 我就会特别怕冷场 , 然后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 ”杨俊说 。
春春和杨俊是许多“文字失语者”的缩影 , 像他们一样 , 许多“文字失语者”正在不同的场合丧失表达能力 。 “失语杀死了表达欲 , 并将感觉锁进心牢” , 在豆瓣小组“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的一篇帖子里 , 网友“黑格”这样形容“文字失语”带来的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