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手术室“黑匣子”有啥作用?高科技助力医生救死扶伤( 二 )


不过,“炫技”不是外科医生的追求,比高精尖手术更重要的,是“让手术更简单一些,能够推广开来”。作为学科带头人,张宏家有更多的想法。
主动脉夹层手术常被称为“夜战”,原因就在于其超长的手术时间。20年前,一次常规的主动脉夹层手术,平均时长能到十五六个小时,手术团队基本上是头一天下午进去,第二天天亮了才能出来,对医生的身心是一大考验。张宏家发现,之所以时间长,除了手术本身难度大之外,体外循环的降温复温过程是耗时主因。
在主动脉夹层手术中,停跳心脏是必经之路,此时就需要建立一个体外循环,用机器暂时代替心脏给全身泵血。为了让基础代谢减慢,最大程度减轻器官因缺血缺氧导致的不可逆损伤,体外循环又需要采用“深低温停循环”技术,将患者血液降温至18℃左右。而降温、复温,需要时间。
爱琢磨的张宏家挑战了西方传统深低温停循环的做法,提出了中低温停循环的脑保护策略。通过临床和动物实验,他看到,停循环温度根本不需要降到18℃,25℃左右完全可以。这样既可等效保护中枢神经和腹腔脏器系统,还能缩短20%的体外循环时间。
改变了停循环温度,张宏家又盯上了“术中出血”问题。出血,是主动脉外科手术并发症的“万恶之源”。心跳停跳后,需要暂停心脏、脑、脊髓、腹腔脏器和左右肾动脉的血供,再分段置换人工血管,每一个分支都需要缝合。缝不好会漏血,缝好后凝血功能不好会渗血,哪个地方出问题,病人都会因失血量过大而死亡。“最高峰的时候,有接近一半的患者会直接死在手术台上。医生抢救了一夜,病人还是离去,这是特别让人沮丧的事情。”张宏家回忆,早期手术时,手术台“血流成河”是常态,血液有时甚至会流到地板上,将医生的拖鞋牢牢粘住,主动脉手术也因此被称作“血战”。
除了技术水平差异,过去医学界通常认为,术中出血主要是因为体外循环造成了对血小板的破坏,影响凝血功能的缘故。但张宏家通过大量临床样本研究发现,体外循环导致凝血障碍不是血小板被破坏了,而是纤维蛋白原的流失。在他的倡导下,停掉体外循环后,由回输血小板改为输注纤维蛋白原及凝血因子,出血问题得到大大改善,术后二次开胸比例降至3.1%。
手术技术策略得到改进,“中低温停循环脑保护策略”和“围术期凝血系统保护方案”等大大降低了主动脉夹层手术的门槛,手术时长由原来的十五六个小时缩短至五六个小时,急诊手术死亡率从20%降低到7%,安贞医院成为全世界主动脉夹层患者死亡率最低的医院。
为了推动技术更快在全国各地落地,2021年,张宏家推动发布了《急性主动脉综合征诊断与治疗规范中国专家共识》,这是我国首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专家共识,为主动脉疾病全国规范化治疗提供了权威性参考。
搭建全世界最大心血管样本库
在北京安贞医院,张宏家的一句名言广为流传:手术做得再好,也只能救几个人,但一位临床医生如果把科研做好了,就能推动整个行业的改变,这是一个外科医生最大的荣耀。
张宏家自己也是这么做的,2008年,他调任安贞医院科研处处长,在繁重的手术之余,把大量精力集中在了主动脉疾病的相关研究上。
超高的主动脉夹层误诊率引起了张宏家的注意。中国究竟有多少主动脉疾病患者目前尚没有确切的数字,按照国外相关数据推算,仅主动脉夹层这一种疾病,中国每年至少新发20万例。不过,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太多的患者还没来得及送到手术室,就因主动脉破裂瞬间丧命。究其原因,就在于这种疾病极易被误诊。在张宏家的调查数据中,这个比例高达38.62%。
一次,北京安贞医院急诊科来了一位中年男性,肚子痛到脸色苍白、坐立不安,连说话都难以为继。医生在肚子上触诊,不管是哪个部位,男子都喊疼。是消化问题?胰腺炎?还是心脏问题?
此时,张宏家正好路过诊室,听完主诉后,他伸出手,在病人的足背处摸了一下,立刻有了判断,“很有可能是主动脉夹层,立刻做血液检查和增强CT,告诉患者不要动,准备手术!”
CT结果出来了,证实了张宏家的判断。“主动脉夹层对下肢动脉的血供影响很大,这个患者的足背动脉根本摸不到,多数情况下是主动脉夹层。”张宏家解释,主动脉夹层跟脑梗、心梗、消化道出血等疾病症状相似,且都是急症,在临床诊治中很容易被误判。此时,主动脉血管管壁就像一张薄纸,打个喷嚏都有可能导致夹层破裂,所以特别不建议吃东西或者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