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对于契丹而言,获得幽云十六州意味着什么

幽云十六州(也称燕云十六州)的位置 , 大致位于今北京以及山西、河北北部 。
以今天的视角看来 , 除了帝都之外 , 这些地方貌似没什么特别;但在古代地缘政治概念中 , 意义则完全不一样——这里是中原农耕文明地区在北方的边缘部分 , 再往北 , 就是草原游牧文明 。
【历史故事】对于契丹而言,获得幽云十六州意味着什么】幽云十六州的易主 , 堪称中国古代史上的一大“质变”事件 , 它带给北宋的并非仅仅是军事压力 , 而是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层面的巨大冲击 。
人类历史上的四大古文明都是农耕文明 。 在这种形态下 , 人们居住在具备一定防御、保护功能的建筑中 , 以耕种、劳作获取生活所需的物质材料 , 能够获得稳定的财富、可观的积蓄 , 生活状态相对富裕、安逸 , 而且还具备较高的抵御风险能力 。 以此为基础 , 往往可以创造出高雅丰富的精神文化 。
但在古代 , 农业生产是纯粹的“靠天吃饭” , 它需要对应的气候、地理、土壤条件 , 并不是任何地方都适合农耕 。 因此 , 我国古代的大部分时期 , 即使再雄才大略的君主 , 在领土扩张也有个极限——适合农耕的区域 。
古代哪些地方最适合农耕?可以参照当初汉武帝扩张后打造的帝国疆域 。 不谈南方 , 北方的极限 , 从西到东分别是西域、河西走廊、河套地区、华北的幽云地区、东北亚半岛 。
【历史故事】对于契丹而言,获得幽云十六州意味着什么
文章图片
而在这以北 , 则是传统的游牧经济区域 。 这种形态的特点也很鲜明:
一方面 , 由于依靠骑马放牧为生 , 他们天生掌握了古代两大最强军事能力——骑马 , 射箭 。 无论是匈奴 , 还是鲜卑、突厥 , 巅峰时期无一不是“控弦数十万” , 来去如风 , 令中原步兵鞭长莫及 。
但万事皆有利有弊 , 在另一方面 , 游牧经济却是极端脆弱的 。 由于身处苦寒之地 , 居无定所、没有粮草积蓄 , 他们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极端薄弱 。 举两个例子:
建武二十二年(46年) , 匈奴“连年旱蝗 , 赤地数千里 , 人畜饥疫 , 死耗太半” , 严重的旱、蝗灾害导致水草绝收、赤地千里 , 匈奴的牲畜、人口因此减少过半 。 重压之下 , 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 , 其中南匈奴投靠汉朝 , 而北匈奴则在汉朝、南匈奴、乌桓、鲜卑的不断联合攻击下逐渐走向末路 。
后来的突厥也一样 。 隋末唐初 , 东突厥曾经强盛一时 , 甚至逼迫李世民签订渭水之盟 。 但到了贞观元年(627年) , 草原连降大雪:“会大雪 , 深数尺 , 杂畜多死 , 连年饥馑 , 民皆冻馁” 。 又冷又饿之下 , 东突厥元气大伤;唐军则趁机于贞观三年(629年)十一月至贞观四年(630年)三月发动千里奔袭 , 直接端掉其王庭 , 不可一世的东突厥被一战灭国 。
现在就能明白 , 对于契丹而言 , 获得幽云十六州意味着什么 。
【历史故事】对于契丹而言,获得幽云十六州意味着什么
文章图片
契丹区域示意图
契丹 , 据称出自鲜卑宇文部 , 很早就耕牧兼营 , 据《辽史》称:“皇祖匀德实 , 为大迭烈府夷离堇 , 喜稼穑 , 善畜牧” , “太袓仲父述澜 , 始兴板筑 , 臵城邑 , 教民种桑麻 , 习织组 。 ”
后来耶律阿保机趁着唐代晚期藩镇混战 , 大量吸收逃亡的汉人 , “率汉人耕种 , 治城郭、邑屋、廛市 , 如幽州制度” , 完全学习隔壁的幽州 , 实力精进 , 于贞明二年(916年)建年号、定国号“契丹” 。
而到了天福三年(938年) , 为了对付后唐皇帝李从珂 , 石敬瑭向耶律德光献上了幽云十六州 。 这一事件 , 让中国古代的南北战略格局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
首先 , 彻底改变了契丹人的经济结构 , 扭转了生存与文明形态 。 幽云十六州是中原王朝传统的农耕地区 , 有城垒 , 有耕地 , 有水利工程 , 收入稳定、抵御灾害能力极强 , 比当初耶律阿保机“山寨”的农耕区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 从此 , 契丹由传统的游牧经济 , 迈进了游牧、农耕混合经济形态 , 实力倍增 。 史书记载 , 在五代十国时期 , 辽国甚至能够一次性支援属国北汉数万石粮食 。
其次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契丹本就善于吸引汉人、学习汉制 , 在获得幽云十六州之后 , 这一特色再度加强 。 为了更方便地管理各族军民 , 耶律德光采取“因俗而治”的统治方式 , 实行分治汉人和契丹人、南北两面官的两院制 , 并且改幽州为南京、云州为西京 。 南面大部分官名及职掌沿袭唐制 , 并参照五代和宋朝的官制 , 官员也大量使用汉人 , 历任辽国皇帝也精通汉学 。 因此 , 辽国已经完全不同于历史上的匈奴、突厥 , 而是具备了农耕文明色彩的半汉化政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