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虎魄造办处《日本出土晋代铜鎏金带具考》

日本出土晋代铜鎏金带具考
虎魄造办处
虎魄造办处——致力于学习研究探索中国古代琥珀艺术
特别是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琥珀制品
【爱历史】虎魄造办处《日本出土晋代铜鎏金带具考》
文章图片
202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 , 为向观众展示源远流长的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史 , 清华大学与日本奈良县政府联合举办“跨越两国的审美:日本与中国汉唐时期文化交流”特展 , 展览开幕式于9月23日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行 。 本次展览汇聚了中日两国十数家收藏机构所珍藏的170余件(套)重要文物或其复原、复制件 。 其中近半数日本文物是首次到中国展出 , 它们承载着延续数千年的文明、跨越海域来到中国 , 与中国的珍宝汇于一处 , 共同勾勒一幅中日文明交流图景 , 一定程度上为人们还原了中日两国的文明演进和不可磨灭的相互借鉴与影响【1】 。 而此次展览中有一套带具引起了笔者的兴趣 , 脑子中瞬间闪现了很多与之相关文物的影像 。
【爱历史】虎魄造办处《日本出土晋代铜鎏金带具考》
文章图片
出土地点:生驹郡斑鸠町新山古坟
时期:原品为西晋制造
尺寸:带状金具长6.7宽3.1~3.2cm
材质:金属
收藏地点:奈良县立橿原考古学研究所
备注:复原品、原件藏于宫内厅
经展示牌介绍得知 , 此次展示的这组铜鎏金带具为复制品 。 根据1885年土地所有者在新山古坟挖出的西晋(公元265年~317年)铜鎏金带具复制而成 。 带具为铜鎏金镂空纹饰 , 左右两件带具上面饰有龙纹 , 而中间的三件展示牌中释为“三叶纹” 。
【爱历史】虎魄造办处《日本出土晋代铜鎏金带具考》
文章图片
笔者经过多年来对中国古代“胜形饰”及“胜形纹饰”的研究 ,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 当在朋友圈看到梦言女士发的这组铜鎏金带具时 , 中间的三件銙片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 笔者认为 , 中间的三件銙片上面的主体为“叠胜” , 主要流行于两晋时期 。 这种“叠胜”造型的带具及饰物 , 在中国境内的两晋贵族墓葬中亦有出土 。
【爱历史】虎魄造办处《日本出土晋代铜鎏金带具考》
文章图片
1952年12月 , 江苏宜兴精一中学师生在挑土平整操场上的一处小土丘时 , 掘破了一座砖室墓的墓顶 。 公安人员进入墓室取出若干遗物后 , 将墓室封好 。 1953年春 , 华东文物工作队派工作人员对发现的两座墓葬做了发掘 。 当地人称这处小土丘为周墓墩 , 相传为周处的墓地 。 土丘一角有“周王庙” , 奉祀周处 。 经发掘 , 被掘开的墓葬(编为1号墓)中发现刻有文字的青砖 , 上书“元康七年九月廿日前周将军”等字样 。 清代《宜兴县志》记载周处葬于此 , 而周处正是西晋元康七年(公元297年)战死的 , 所以此墓为周处墓无疑 。
【爱历史】虎魄造办处《日本出土晋代铜鎏金带具考》
文章图片
周处墓虽早年被盗掘 , 但还是出土了不少遗物 , 其中有17件较完整而成形带有镂空花纹的金属带具 。 随后 , 这条带具在国际学术界和公众中引起了轰动 。 引起轰动的原因并非是这些带饰有多么的精美 , 而是其使用的材质被误以为是铝 。 1955年 , 罗宗真在考古报告整理的过程中 , 把从该墓出土的一小件金属残片交南京大学化学系做了成分分析 , 得知为含铝约85%的铝铜合金 。
1959年10月 , 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通史陈列”公开预展 , 由古代冶金陈列小组推荐 , 展出了周处墓所出全部带饰 。 南京博物院也曾展出过该墓出土的带饰 , 展品标签上都明确标示这些带饰系铝制品 。 截至1963年 , 国内发表的相关科普文章至少6篇 。 同时 , 国外已有多篇关于周处墓铝质残片的报道和文章发表 , 分别出自瑞典、英国、法国和苏联学者 。 然而 , 周处墓中出土的17件较完整而成形的金属带饰并未经过科学检测 。 为此 , 夏鼐于1964年协调将南京博物院留存的2件和1959年调拨到中国历史博物馆的14件带饰(另有1件途中破损 , 无法与其他残片分别开来)提交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经密度测定、光谱和X射线物相分析 , 全部带饰为含有杂质的同一种金属 , 是银而不是铝 。 1972年 , 夏鼐发表《晋周处墓出土的金属带饰的重新鉴定》一文 , 公布了上述鉴定结果【2】 。 真相大白 。
【爱历史】虎魄造办处《日本出土晋代铜鎏金带具考》
文章图片
中国江苏宜兴西晋周处墓所出土的这套银带具 , 除了曾经“震惊”中外的材质问题外 , 有关上面的纹饰很少有学者关注 。 孙机在《先秦、汉、晋腰带用金银带扣》一文中介绍了其带扣(上图)【3】 。 然而 , 从此次展览所展示日本奈良出土的五件铜鎏金带具复制品来看 , 2件带扣及3件带銙与西晋周处墓所出土的这套银带具极为相似 。 带头和带扣均为龙纹 , 带銙銙片的主体部分均为“叠胜”造型 。 因此 , 可以确定 , 日本奈良县出土的这条带具为西晋时期传入日本无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