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冈》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五 )


四.抓住重点,进一步理解课文1.各自朗读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部分,想象武松是怎样打死猛虎的,2.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打虎的经过 。(1)、原来大虫抓人,只有一扑、二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就泄了一半 。
指导学生理解:‘般’是什么意思,大虫抓人只有哪“三般”?为什么“三般”都抓不住武松?在学生理解语句意思的基础上,(适当演示一下,以加深理解 。)(2)、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 。指导学生理解:“就势”是什么意思?武松是“就”着什么“势”把大虫揪住的?
五.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武松是怎样打死猛虎的。
六.布置作业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死猛虎这一部分 。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虎的部分 。教学内容:说说课文各段大意;分清事情前后果;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教学过程:
一.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二.指名说说每段的大意
三.练习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1.挂出写有“思考练习2”的'小黑板 。2.同座互相讨论题目中列出的事情的前因后果 。3.全班讨论交流 。
(1)“店家只给武松筛三碗酒”的原因和结果 。(原因:“三碗不过冈” 。)(2)武松不听劝告上景阳冈的原因和结果 。
(原因:“这条景阳冈少也走过一二十遭,几时听说有大虫!” ——不相信有大虫 。“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 。”——不怕老虎 。结果:打死了猛虎 。
)(3)、武松提不动那只被他打死的老虎、的原因和结果 。(原因:原来武松使尽了力气,手脚都酥软了 。“——打虎时用尽了力气 。
结果:“先下冈去,明早再来理会 。”)
四.指导有感情朗读1.挂出绘有武松打虎情景的挂图,说说这一部分该怎样读 。(要读出老虎的凶猛和垂死挣扎,读出武松的勇敢、机智、沉着,节奏稍快些,反映当时的紧张气氛 。)2.学生自己练习 。
3.鼓励学生当众朗读,对读得好的进行表扬 。
五.布置作业预习读写例话《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
武松打虎教案

《景阳冈》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文章插图
学习目标 1.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 。
学习难点 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A案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阅读要求 (播放《好汉歌》,由电视剧主题曲导出名著《水浒传》 。)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让我们再来读读节选自名著的文章 。(板书:20.景阳冈) 1.你们了解《水浒传》吗?认识武松吗?知道的请举手,说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全班交流 。
一起读文后的“资料袋” 。) 2.指名读课文前的导语,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导语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 。(小黑板出示) (1)认真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多读几遍 。
(2)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3)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3.学习方法交流: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三个问题? (1)理清课文思路,了解段与段的联系 。
(2)通过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感受人物的形象 。
二.根据阅读要求,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由于课文一些语句的意思或用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老师适当做一些提示 。
如,“这酒真有气力”——这酒很有劲;“筛一碗酒”——倒一碗酒;“吃酒”——喝酒;“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武松只顾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乱踢 。2.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养成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批注的好习惯 。3.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情况
三.检查自学效果、组织交流 1.学习汇报: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武松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找出相关段落 。
(课文的8~13自然段写“武松打虎”,除此之外,1~4自然段主要写武松在酒店喝酒,5~7自然段写武松上景阳冈 。) 2.抽查四人小组读“武松打虎”段落 。3.在描写“武松打虎”的段落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读后有什么感受? (1)引导学生抓住武松打老虎的几个回合里,描写双方动作的词句进行比较体会 。突遇大虫的“一扑”、“一揪”、“一剪”,他的对策是“躲闪”、“闪在青石边”、“闪在大虫背后”、“闪在一边”…… 一段话里连用了许多个“闪”字,能否换成“躲”字呢? (“闪”既是本能的反应,又是防御的手段,准确刻画了武松在遭到大虫的突然袭击,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的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