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文章插图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 , 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 , 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爬天都峰》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 欢迎大家分享 。
教学过程:
一.学生初读课文 , 自学生字 。回顾自学生字词的方法步骤 。1.读:自读课文 。2.画:画出文中生字词 。
3.查:用音序查字法从字典中查找所学的生字 。4.找:根据词义 , 从字典中找出难解字的字义 。
二.指名按自然段读文 , 检查自学情况 。
1.读准字音:2.注意字形:3.理解词意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引导学生通过 ,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
鼓舞:使振作起来 , 增强信心或勇气 。终于: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以后出现的情况 。奋力:充分鼓起劲来 。
本文指努力向上登攀 。汲取:吸取 。犹豫:拿不定主意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
本文指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 。出乎意料 , 令人敬佩 。
三.自由读文 , 巩固生字词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讲读全文 , 教育学生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奋发向上的勇气和力量 , 培养他们从小不怕困难的品格 。
2.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 交流资料 。同学们去过天都峰吗?谁能介绍一下有关天都峰的资料?(去过天都峰的同学可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没去过的同学可介绍一下自己从网上或其它地方所查找到的资料 。)如:天都峰:是黄“七十二峰”中的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 。
海拔1840米 , 登山石阶约有1.5公里长 , 坡度在70度之上 , 最险处近乎于90度 。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地挂在陡峭的山岩上 , 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 。1934年才修凿了石凳 , 增设了铁索 。
解放后又修凿了1000多级石阶 。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脊 。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 , 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 , 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
二.围绕课题 , 质疑 。1.谁爬天都峰?2.怎样爬天都峰?3.在爬天都峰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4.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三.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1.了解大意: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主要写谁爬天都峰?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本文主要写了暑假里 , 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 , “我”与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 , 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 。
主要写我和老爷爷 。)2.理清思路:小组讨论 , 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天都峰之前的情景?(1-5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是写爬天都峰之中的事?(6-7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天都峰之后的对话(8-10自然段)3.抓住山峰险势 , 通过朗读 , 理解“我”的心理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 , 顶峰这么高 , 在云彩上面哩!”告诉我们峰顶很高 , 是运用夸张的手法 , 写出天都峰高耸入云”“再看看笔陡的石级 , 石级边上的铁链 , 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 , 真叫人发颤!”写出了石级壁陡实指天都峰之险 。
“挂”是直上直下的`意思 , 作者用“我爬得上去吗?”写出了自己在险峻山势面前担心 , 怕爬不上去 , 用“发颤”写出了当时害怕的心理 。在朗读时一是读出山势的险峻、陡峭;二是读出来作者心理的紧张与担心 。4.抓住“奋力而攀” , 通过朗读体会登峰之艰难 。①“我奋力向峰顶爬去 。
”“奋力”读时要加强语气 , 读出充分鼓起劲来 , 尽所有的力量爬 。②“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两个“一会儿”读出作者爬山时不怕累 , 巧用爬山方法 , 历尽艰辛克服各种困难 。③“爬呀爬 , 我和老爷爷 , 还有爸爸 , 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
”“爬呀爬” , 爬山是何等的不容易 。“终于”是奋力的结果 , 还能表现出 。
四年级语文下册《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 语文《掌声》优秀教案设计
- 《景阳冈》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 我的爸爸小学作文
- 五年级语文园地教案
-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 小学六年级语文优质教案
- 五年级下册语文《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 《鲁滨孙漂流记》有哪些好词?
- 小学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