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认识》评课稿

《长方体的认识》评课稿

《长方体的认识》评课稿

文章插图
《长方体的认识》这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平面图形以及对长方体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 是即将学习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的基础 , 又是学生认识立体图形的开始 , 对今后进一步学习立体图形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幸听了林老师执教这一节课 , 深深地佩服林老师专业、扎实的基本功 , 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 , 学生兴趣高涨 , 课堂环节紧凑 ,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在观察中发现本节课的活动一是对长方体多角度的观察 , 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数一数等方式 , 从面、棱、顶点三个方面观察长方体的特征 , 再通过课件的三维演示 , 让学生直观地发现特征 , 体验和感受了面与面、棱与棱之间的初步关系 , 并且通过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学习过程 , 在学生亲自感受的基础上初步建构起长方体 , 这一环节是属于静态的观察 , 初步的感知 。
学生在搭建的过程中发现用了三组小棒搭出来的长方体和两组小棒搭出来的长方体 , 它们形状是不一样的 , 这帮助学生理解棱的特征 , 感受棱和体之间的关系 。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掌握求棱长和的方法和长宽高的概念 。这一环节是动态的观察 , 学生经历了过程性操作活动 , 丰富了学生生活经验、学习经验 , 帮助学生有效建立表象 。
三.在练习中想象 这节课作为二维向三维转变的启始的一节课 , 非常重视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的培养 , 在练习中多角度对空间观念的再提升 。
第一题 , 不断去掉一条棱 , 让学生想象长方体的样子 , 让学生去棱想象体 , 看棱想象体 , 让学生感受长宽高不变 , 长方体的大小也不变 。第二题的小游戏 , 通过出示长宽高的长度 , 让学生看着棱去想象体 , 猜一猜是什么物体 。第三题 , 根据总棱长计算高 , 看着棱去想象每个面的大小 。
最后一题 , 根据正面和右面去想象与之相匹配的上面 , 然后再想象体 。通过不断的由棱去想象体 , 学生在脑海中对长方体特征的把握也越来越清晰 , 空间想象能力也得到培养 。
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途径和策略评课词有哪些
《长方体的认识》评课稿

文章插图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 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 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开展教学活动 ,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 ,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使学生从熟悉的事物中更快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

一.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是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前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 使学生乐学、会学 。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 教师就要充分了解学生 ,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进行教学 , 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情境 ,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 ,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注重点拨、引导 , 使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 , 学会思考 ,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只有把教育放在生活世界的大背景下 , 使教学真正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 才能对学生进行“完整的人”的教育 ,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各种能力 。具体而言 , 首先 , 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 , 关注学生的生活 , 研究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方式、生活经验、个性品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
其次 , 教师要学会倾听 , 学会宽容和期待 , 尊重学生的个性 , 理解学生的成长性 , 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中迎接挑战、打破常规 , 在学生犯错误时 , 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所犯的错误 , 将重点放在弄清出错的原因与改进上 , 从而使教学更具开放性 , 更有生活气息 , 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