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烈士唐淮源的简介

革命烈士唐淮源的简介革命烈士唐淮源的简介唐淮源出生时间是18886年,他是云南江川县的翠峰乡麻栗园村的人,字为佛川 。在他不满周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离开了他们母子俩,由于家中没有什么特别的亲人存在,所以他从小就过得比较辛苦,但是懂事得很早,对母亲唐氏很是孝顺,由于他聪明爱学,所以他的老师很是照顾他 。
在读书期间,也就是1911年的十月三十日,参加了云南的重九起义 。后来于1911年的十一月一日,被选编为特别班,提前八个月毕业,毕业之后从基层,也就是排长做起,然后慢慢迁升 。1915年的时候,由于袁世凯想要复辟,就参加了护国第一军,并且跟着他们一起到了四川,由于他表现比较突出,所以升任营长 。1918年,他又被升为步兵第五团团长,后又任宜宾县的,由于他重人民,所以人们对他的反响很不错 。
之后又成为了第十五旅的旅长 。于1922年的时候见了孙先生,开始加入第三军,转战江西 。之后的几年又受到几次迁升,1933年成为十二师师长,1937年升为第三军军长,并领命开始抗战 。
他的军队军纪很严格,每到一处都很照顾老百姓,要求自己的弟兄们不得对老百姓造成困扰,否则要严惩 。这或许和他自己小时候的经历以及自己农民的身份有关 。可惜后来他在抗战的过程中阵亡了 。
唐淮源的主要事迹1937年9月19日,是农历八月十五,朱德与唐淮源在山西省阳泉火车站见面 。随后,唐淮源所部转战燕赵,挥师冀晋,参与冀西、晋东、晋南诸役,旧关杀敌,晋南肉搏,娘子关一带予敌重创 。
1938年夏,唐淮源所率的第三军,奉命由东北战场转入晋南中条山作战 。中条山为兵家必争之地 。国民党为了保卫这一战略要地,调集了两个集团军7个整军,一个改编旅,一个游击队,约16万人防守中条山 。唐淮源所部第三军,隶属第五集团军,为滇南健儿组成,守中条山中部闻喜、夏县以东区域 。
自同年十月始,协友军击败敌寇13次大规模的军事进攻,保卫了潼洛 。每当前方情况险恶时,唐淮源总是亲自到前方去督战,挽回了许多危局 。1939年4月17日,唐母辞世 。
是年秋,战事稍缓,唐淮源请假回乡奔丧,父老得知,摆案跪迎,唐淮源下马入村,跪拜恩师胡岐山,并赠银70大洋 。其间,奋笔言志,写下一诗: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
拼得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转回 。还写下了一副对联: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明志誓死报国,抱定与中条山共存亡之决心 。1941年3月,日军秘密从华北、华东、中原调兵,达25万以上,数倍于我,装备精良,扑向中条山,志在必取 。
1941年5月7日,日军从东、西、北三面兵分四路发起猖狂进攻,企乘背水之危,歼我于黄河北岸 。中条山飞机轰鸣,炮声震天,硝烟弥漫 。我军将士同仇敌忾,予以迎头痛击 。因无备,无应急措施,更无后续预备部队补救 。
是日,我军前沿阵地即被敌军攻破数处,战场形成犬牙交错之状,我军相互之间联系配合受阻不畅 。1941年5月8日,防守垣曲的我四十三军,阵地被破,数度逆袭,未能扭转形势,于下午提前撤退,使得日军乘虚而入,将中条山我军阵地分割成两半,整个中条山战场局势危急险恶 。战区司令长官部下令撤退 。1941年5月9日,当我军其他部队已经突围撤退时,唐淮源仍在指挥第三军将士以死相拼,以守土卫国,寸土必争的精神,沉着果敢指挥所部官兵,反复冲杀,声震苍天,气吞黄河!1941年5月10日,唐淮源收到撤退电令时,已经陷入重围,无路可退 。
唐淮源组织突围,在温峪大道与敌遭遇,展开激战于东北高地 。1941年5月11日,第三军伤亡过半,四面受敌,粮尽援绝,后路已断 。在这危急关头,唐淮源召集手下三位师长,毅然言道:“现情势险恶,吾辈对职责及个人之出路,均应下最大之决心,在事有可为时,须各竭尽心力,以图恢复态势,否则应为国家民族保全人格,以存天地正气 。”“中国军队只有阵亡的军师长,没有被俘的军师长,千万不要由第三军开其端 。
【革命烈士唐淮源的简介】”唐淮源下令以团为单位,化整为零,以分敌势,分头突围 。唐亲率十二师之一部,向县山且战且走,遇到日军大部队,左冲右杀,无法逾越,不得已转向西,处于不利地势,又被敌军阻于东交口附近 。敌我尸横遍野,血染黄土山河 。
唐淮源亲自冲在前方,我军与敌殊死决战,杀声震天 。1941年5月12日,唐淮源率众且战且走,后来他进到樊家沟县山顶一间土屋内,身边仅有几个通信兵和报务员 。唐淮源自云南讲武堂毕业投军三十年,身经百战,屡建殊勋,由排长逐级升至军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