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是日本著名动漫导演宫崎骏的作品,早于2001年就已上映,最开始看的时候只觉得这部电影很有趣,如今再次重温,却给了我诸多感触 。无论是鱼龙混杂的澡堂,还是亦正亦邪的无脸男,其实都是现实世界的一个缩影,而电影中白龙和河神的遭遇更是对环境保护的一种呼吁 。
电影中失去了父母的保护,初来乍到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千寻,面对各种“妖魔鬼怪”的客人,感到恐惧、孤独 。这也正是对初入社会的人的一个刻画,而其在澡堂工作谋生的故事也是告诉我们要想在社会里站稳脚跟,就必须脚踏实地地工作,没有工作就不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 。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生活从来不会给予懒人任何捷径,每个人从一开始也都是靠自己的本事吃饭的,没有付出,就更不可能会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
电影中的白龙是我最心疼的角色,原本的栖息之地被人类夷为平地,之后更是为了重获自由反抗汤婆婆身受重伤 。但好在千寻一直陪伴着他,关心着他,这也让他对人类也开始抱有了一丝期望 。白龙最大的心愿就是回到自己的“琥珀川”,千寻在走的时候也与白龙做了约定,如果千寻能让“琥珀川”重新出现在阳光下,他一定会回去找千寻 。
最后的结局是千寻找回了自己的父母,名字也重新回到了自己身上 。但她好像忘记了什么,这令我感到疑惑,电影最后出现的紫色头绳,似乎也在预示着什么 。起先我以为这个电影还会有后续,但至今我也没等到宫崎骏老爷子的消息 。
对于名字丢失的问题,我思考了很久,最终还是释然了,正如电影《千与千寻》的名字所示,我觉着这可能是宫崎骏导演对迷失的自我与认识自我的一种诠释吧 。
千与千寻观后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 。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千与千寻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千与千寻观后感1和煦的阳光透过树叶,晒下斑驳光点,清风摇曳 。
她叫荻野千寻,千寻,是个好名字,千里追寻,故事,由此开始:千寻一家由于工作缘故,要搬到一个小村子去,撒娇,胆小,在千寻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一路上诡异的事物频频出现 。谁也不会想到,穿过那地铁站,便是另一个国度,神怪的国度 。诱人的食物使千寻父母欲罢不能,可荒无人烟,这又该该怎么解释?千寻恐惧,害怕,白龙的出现,无疑是救命的草 。夜,深了,千寻第二次见到父母时,他们已经变成猪,被妖怪鞭打 。她哭了,那么无助,白龙来安慰她,帮助她,指给他一条明路:去汤勺爷爷那儿求工作,以及如何应对油屋婆婆,他也从此记住了“千寻”这个名字,千寻机缘巧合下成功找到工作,面对心狠手辣的油屋婆婆,千寻表现出非寻常孩子的镇定,她成长了 。但千寻的名字却被油屋婆婆收去了 。
白龙又一次的出现,他帮助千寻找回记忆,带千寻去探望父母 。这也就是白龙在遍体鳞伤之时,千寻冒死去找油屋婆婆的孪生姐姐时表现的执着 。所谓油屋婆婆的姐姐,其实是个心地很善良的人,她只想给妹妹一次教训,(因为白龙是油屋婆婆的手下)但却没有动真格,千寻将无脸男(妖怪)引入正轨,帮助白龙找回名字,顺利救回父母 。忘了名字,就永远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
千与千寻观后感2在吉卜力的动画电影中,最为让我钟爱的便是《千与千寻》,这是一部不仅献给孩子更是献给大人的寓言童话,在主人公千寻看似平凡的外表下,她的纯真与勇敢,不仅成为了其面对神怪世界的利器,也无时不刻的不在触动着观众对成长的共鸣,宫崎骏用动画寓言现实的光影之梦卓尔不凡 。
电影主要描述了主人公千寻的成长过程:从一开始有些任性、有些淘气的女孩,成长为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大人
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影片中被夸张地放大描述的事物与行为,影片中的事物都有着象征意义 。如片中体现的最生动的是“吃”,“吃”意味着贪婪的欲望,千寻的父母因贪婪地吃食物而变成猪 。无脸男孩在吞食贪婪的青蛙后,也越来越贪吃,越来越邪恶 。失去姓名,失去父母,失去自由,干寻,就在这阴暗的气氛下,开始了她充满挑战的成长之旅 。
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画面的色彩风格 。整部电影都采用偏暗的色彩,画面上的所有事物都笼罩着一层淡淡的阴影,营造了一种压抑、略显阴郁的气氛 。但在这灰暗的天空下,主人公千寻,却坚持面对一切困苦,执着地走在成长之路上 。偏暗的色彩中,却时常出现那暗黄色的温柔的灯火,黄色象征着希望,这恰好能够体现在城镇黑暗氛围之下所包含的温暖的人性光辉,虽然微小,却一直坚持着照亮城镇 。
- 西游记读后感400字优秀
- 武者杨念结局
- 泰坦尼克号观后感
- 流浪地球观后感
-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
- 早期军统小说有哪些
- 西游记读后感200字
- 吴京参演的电影《流浪地球》,能否使吴京成为第一个百亿票房的演员
- 三国演义读后感200字
- 昆虫记读后感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