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的风俗习惯,瑶族的文化风俗是什么

本文目录
  • 1.瑶族的文化风俗是什么
  • 2.瑶族的风俗文化有哪些
  • 3.瑶族的风俗特点
  • 4.瑶族人的风俗有什么
瑶族的文化风俗是什么
瑶族,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民族语言分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 。
瑶族是古代东方“九黎”中的一支,是中国华南地区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中国最长寿的民族之一,传说瑶族为盘瓠和帝喾之女三公主的后裔。

瑶族的风俗习惯,瑶族的文化风俗是什么

文章插图

风俗:
瑶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与汉族地区比较,有过之而无不及 。凡是进入瑶家的客人,都会受到尊重和热情款待 。饶有风趣的“挂袋子”与“瓜箪酒”,是瑶家待客的典型礼节 。客人到了瑶家,只要把随身携带的袋子往堂屋正柱上的挂钩上一挂,就表示要在这家用餐 。
不用事先说明,主人自然会留客人在家里就餐 。如果不懂这个规矩,老把袋子等物放在身边,主人就认为你还要到别处去,吃饭的事往往落空 。
瑶族对祖先很尊敬,习惯在进餐之前先念祖先几辈姓名,表示祖先先尝后子孙才能受用 。尤其对丰盛的餐食更是如此 。
每逢节日必备猪肉、鸡、鸭和酒等祭拜祖先,吃饭座次也有讲究:老人和尊贵的客人须坐上座 。遇有客人,要以酒肉热情款待,有些地方要把鸡冠献给客人 。瑶族在向客人敬酒时,一般都由少女举杯齐眉,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也有的以德高望重的老人为客人敬酒,被视为大礼 。
瑶家待客慷慨大方,彬彬有礼 。腊肉、山珍野味和土特产,是瑶家待客最常见的菜式 。客席上,金黄厚实的腊肉奉为上品,主人会热情地把大块腊肉夹给客人 。客人不管喜不喜欢,都应当接受,这样主人才会高兴 。
瓜箪酒是瑶家招待客人的特制酒 。这种酒用糯米制成 。它酿成糊酒后,掺上清泉水或凉开水,饮用时用瓜瓢舀出倒在碗里,连液带渣一起喝下 。
酒度不高,香甜可口 。用餐时,由家里最年轻的姑娘斟酒盛饭,主人则频频向客人夹菜敬酒 。此时,客人不必拘束过谦,应大大方方开怀畅饮 。这样,主人认为客人看得起瑶家,就会越发高兴,备加亲热 。如果拘谨见外,反而不受欢迎 。
在达山瑶中,也喜用油茶敬客,遇有客至,都习惯敬三大碗 。名为“一碗疏、二碗亲、三碗见真心” 。瑶族老人也喜欢饮茶,故茶水也是待客饮料 。款待客人时,鸡、肉、盐一排排地放在碗里,无论主客,必须依次夹吃,不得紊乱 。
客人和老人每吃完一碗饭都由妇女代为装饭 。盐在瑶族食俗中有特殊的地位,瑶区不产盐,但又不能缺少盐 。盐在瑶族中是请道公、至亲的大礼,俗叫“盐信” 。凡接到“盐信”者,无论有多重要的事都得丢开,按时赴约 。
 【服饰】
瑶族过去因其居住和服饰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曾有“过山瑶”、“红头瑶”、 “大板瑶”、“平头瑶”、“蓝靛瑶”、“沙瑶”、“白头瑶”等自称和他称 。在风俗习惯方面一直保持本民族传统特点,尤其在男女衣着上更为明显 。
瑶族妇女善于刺绣,在衣襟、袖口、裤脚镶边处都绣有精美的图案花纹 。发结细辫绕于头顶,围以五色细珠,衣襟的颈部至胸前绣有花彩纹饰 。男子则喜欢蓄发盘髻,并以红布或青布包头,穿无领对襟长袖衣,衣外斜挎白布“坎肩”,下着大裤脚长裤 。瑶族男女长到十五、六岁要换掉花帽改包头帕,标志着身体已经发育成熟了 。



瑶族的风俗文化有哪些 瑶族风俗习惯
瑶族服饰丰富多采,不同地区和支系也有所不同 。男女服装主要用深青、蓝土布制作,男子喜着对襟无领的短衫,下着长裤或过膝短裤,一般束腰带,南丹县“白裤瑶”男子则喜欢着长及膝盖的绣边白裤;妇女一般着无领大襟上衣,以带束腰,下着长裤、短裙或百褶裙,也有的着后长前短的过膝长农,在显眼处绣以彩色花边,现年轻人平时多着汉装,只在庆典时换上民族装 。妇女头饰式样繁多,风格别致,常戴耳环、手镯、银牌等银饰,乘上彩色丝带,大瑶山部分妇女头上戴的弧形大银钗,重量达1斤左右,从瑶族妇女的头饰就可区分少女、未婚妇女、已婚妇女及属于哪个瑶族支系 。
饮食:瑶族饮食以大米、玉米、红薯、芋头为主,部分地区盛行“打油茶”,大瑶山瑶族喜欢腌制“鸟酢”、“兽肉酢”,并作为待客上品,有的则腌制熏猪肉、熏牛肉等风味独特的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