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49 莱菔子 内金 鸡屎藤 使君子 南瓜子( 六 )
第二段大家看一下 , 是结合到《诊断学》的一些叙述 , 我们可能就更加清晰一点 。 一个是干扰胃肠功能的症状;一个(是)夺食了营养 , 造成了营养不良的一些虚证;另外一个就是吸收了有害的物质 , 造成中毒或者变态反应而导致的一些症状 。 这是关于功效和主治 , 要求是非常低的 , 几个字就可以掌握了 。
第三个性能特点 , 一句话 , 虽然没有实际意义 , 尤其对于驱虫药 , 在驱虫方面 , 也就是说这一类药的性能特点没有什么意思 。 从药性来讲 , 一般这一章的药都有 , 有的偏温、有的偏寒 , 但是它不是通过驱虫而总结出来的药性 , 是通过驱虫以外的 。
文章插图
在驱虫的时候 , 不管你是寒性、热性 , 只要能够把虫驱出来 , 就认为搞经济建设 , 不管你黑猫白猫 , 要抓住老鼠才是好猫 , 驱虫药不管你温性的、寒性的 , 把虫驱出来你就是好的驱虫药 , 完全可以不考虑你的药性 , 像苦楝皮这些寒性 , 是它另外有功效 , 表现出它对疮肿这些可能有一点作用 , 或者苦寒伤胃方面 , 副作用这样概括 , 与驱虫毫无关系 。
药味 , 驱虫药应该是什么味?什么味都可以 。 、我上次讲过 , 前人以为是酸的 , “虫遇酸则静” , 后来发现不完全 , 很多不是酸的 , 后来有的提出辛味的 , “遇辛则伏” , 也不对;后来以为是苦的 , “虫得苦则下” 。 李时珍编《本草纲目》的时候 , 使君子、榧子这些药 , 常用的驱虫药 , 既不酸也不苦也不辛 , 所以李时珍也觉得迷糊了 , 甘味的药也能驱虫 , “亦异也” 。
反过来就讲 , 我上次说的 , 驱虫药与任何一个滋味都没有直接的相关性 , 所以对驱虫药驱虫这一点要跟它定一个药味 , 一般都是真实滋味 , 所以没有临床实用价值 , 最多有滋味好不好?像苦楝皮很苦 , 不好吃 , 儿童不愿意服用 , 就有这么一个实际价值 , 其他不大了 。
一般的驱虫药的归经 , 中药的藏象学说里面认为它是归小肠 , 现代解剖它归小肠 , 一般就说它归胃肠经 , 或者归脾胃经 。 但是更从归经的定义出发 , 没有意义 , 归经是药物对人体、机体的部位的选择性 , 而驱虫药不希望它作用于人体 , 只希望它作用于虫体 , 最理想的驱虫药 , 对人体的作用越小越好 , 对虫体作用越强越好 。
首先使用驱虫药的本意就不希望它作用于人体 , 所以它不应该对人体 , 我们要求它有归经 , 只是习惯上为了保持体例上的这种完整性 , 有时候说它归脾胃经 , 归肠 。 实际上它不符合归经的定义的 , 是矛盾的 , 它也是没有意义的 。
所以这一类的药物不要求性能 。 不是说使用的时候不考虑 , 有的比如说真实滋味 , 或者它其他功效有什么相关的药性 , 那也是有意义的 。 我们主要这里在概述部分讲的是共性 , 共性就是针对驱虫的功效和虫证主治证的时候它没有意义 , 这是关于性能特点 。
第四个 , 配伍应用 。 原则上也是一个寒热虚实 , 和前面的比如说行气药、化湿药一样 。 但是我个人的观点 , 仍然没有意义 。 为什么这样讲呢?在临床上同学们今后自己可以去琢磨这方面的经验 。 驱虫药不配伍任何的药 , 就是驱虫的药 。 一次的给够足够的剂量 , 一次成功 。 如果它有寒热虚实 , 要么先把寒热虚实改善了 , 比如说这个人体质不好 , 那我给一点补虚的药 , 然后再来驱虫;要么驱了虫以后 , 再来管其他的寒热虚实 。
为什么这样讲呢?比如说体虚的患者 , 气血两虚 , 我补气、补血的药和驱虫药同用 , 驱虫药要求马上就发挥效果 , 发挥了效果以后 , 就用泻下的药物 , 不但排虫 , 把肠道里面残存的驱虫药一扫而光 , 排出来 , 这个时候可能补气、补血的药的有效成分还没有来得及吸收 , 即使是吸收 , 可能也是少部分 。 对于补虚的药是一个药材的浪费 , 对于驱虫这个功效也是一个干扰、是一个牵制 。
-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52 茜草 蒲黄 五灵脂 血竭 艾叶 川芎
-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50 鹤草芽 槟榔 仙鹤草 白及 血余炭
-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51 大蓟 地榆 槐花 柏叶 茅根 三七
-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22 细辛 苍耳 辛夷 藁本 薄荷 牛蒡子
-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46 小茴香 丁香 良姜 花椒 荜茇 橘皮
-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20 发散风寒药:桂枝 紫苏 生姜
-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48 薤白 柿蒂 山楂 神曲 麦芽 谷芽
-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47 枳实 木香 沉香 乌药 香附 佛手
-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45 温里药:附子 干姜 肉桂 吴茱萸
-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43 苡仁 车前 滑石 木通 石韦 萆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