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张艺谋的审美我服气( 二 )


诸如此类色彩与命运对比互证的手法,也出现在了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和《大红灯笼高高挂》里。
比如小金宝金丝雀般的悲哀命运,就让她周围那些绚丽的红色,显得无比刺眼
十面埋伏|张艺谋的审美我服气
文章插图
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红灯笼、红色纱帐、帷幕、衣服和辣椒串。也让土青色的深宅大院,显得分外压抑寂寥,甚至透露着几分诡异
十面埋伏|张艺谋的审美我服气
文章插图
十面埋伏|张艺谋的审美我服气
文章插图
十面埋伏|张艺谋的审美我服气
文章插图
而到了沉重的《金陵十三钗》,张艺谋则把主题色设置成了忧伤、郁结的紫红调蓝色
十面埋伏|张艺谋的审美我服气
文章插图
十面埋伏|张艺谋的审美我服气
文章插图
可见色彩对于张艺谋来说,其实是一种讲故事、表达感情的工具。
他极其擅长用色彩刺激观众的感官本能,调动后者的情绪情感反应。无需语言,就能让人哭、让人笑,让人忧郁难言、让人兴高采烈。
十面埋伏|张艺谋的审美我服气
文章插图
莫兰迪式的灰调色彩,完全不是他的菜。他的色彩美学,讲求感官的直接,而非智性的优雅。所以他说
“我要彻底的鲜艳,所有的色彩都要吓人一跳,哪怕俗一点都好”。
十面埋伏|张艺谋的审美我服气
文章插图
对于身体的表现
除了色彩,身体也是张艺谋的美学里,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细数历任“谋女郎”的过往,不难发现她们大多都是舞者出身,人人都具有不俗的身体语言。
十面埋伏|张艺谋的审美我服气
文章插图
抛开美轮美奂的舞蹈段落不说。
十面埋伏|张艺谋的审美我服气
文章插图
她们或走或卧、或站立或追逐,其实都“润物细无声”地丰富了观众的审美体验,以此为电影本身增添了许多魅力。
十面埋伏|张艺谋的审美我服气
文章插图
此外,张艺谋也十分喜欢表现身体的力量感和欲望,比如《红高粱》中大量的男性胴体
十面埋伏|张艺谋的审美我服气
文章插图
《菊豆》、《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金陵十三钗》等电影里,女性身体的各种局部
十面埋伏|张艺谋的审美我服气
文章插图
除了这些大胆而直接的身体表现之外,张艺谋还在电影《有话好好说》里,尝试过对身体进行了各种变形、扭曲和夸张
十面埋伏|张艺谋的审美我服气
文章插图
借此为电影营造一种感觉性的而非思想性的氛围,非常市井、富有情绪也十分活泼。让这部短小精悍的喜剧,成为了张艺谋的作品中,一个轻松特别的存在。
而在《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里,张艺谋则对身体进行了看似自然日常却饱含意味的设计。
比如秋菊的典型动作是挺着孕肚缓慢而笨拙地行走,隐喻了整部电影“秋菊就是想讨个说法”的天真、正直与执拗
十面埋伏|张艺谋的审美我服气
文章插图
《一个都不能少》里的魏敏芝没有很多台词,但我们却不难从张艺谋对她跳舞、写字、搬砖等动作的表现中,提取出魏敏芝率真与倔强的个性
十面埋伏|张艺谋的审美我服气
文章插图
后续剧情,也因此在我们的意识中,获得了逻辑上的合理性。
一个人的身体,是他对于内心精神和周遭环境刺激的反映,张艺谋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
连同前面的“色彩”,让他的美学可以从容超越语言的藩篱,对大众产生普遍的吸引。
十面埋伏|张艺谋的审美我服气
文章插图
历史感和家国情怀
这是张艺谋美学的第三个关键点。
与喜欢把镜头对准小人物、边缘人物的娄烨、贾樟柯们不同。
张艺谋作为第五代导演,在个人创作精神的发展中,其实背负着颇为厚重的历史感和家国情怀。
十面埋伏|张艺谋的审美我服气
文章插图
这让他总想对历史回应点什么,也总有一种想为集体做点什么的责任感。
所以我们能看到,他的创作其实总与时代需要保持高度一致。
八九十年代需要反思历史,他拍了《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