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秦皇岛:1918年,洋人摄影师在北戴河农村所见

北戴河位于河北省东北部 , 最初只是一座村庄的名字 , 因其在戴河(渝水)之北而得名 。
北戴河山光积翠 , 碧海含青 。 环境优美 , 风光秀丽 , 早在1898年 , 清政府将其正式辟为旅游避暑区 , 它是中国近代旅游业的发端和缩影 。
本组图片为1918年前后 , 为美国摄影家甘博所拍摄 。 当时他携妻子来北戴河考察游览 , 不但拍摄大量的海滨照片 , 还深入的当地农村 , 为我们留下不少珍贵的乡村影像 。
河北秦皇岛:1918年,洋人摄影师在北戴河农村所见
文章图片
1918年北戴河的乡村
葱翠的大树 , 树下是瓜棚 , 瓜棚之下有一口带有辘轳的水井 。 茅草搭建的棚子里 , 有不少人在忙来忙去 , 可能是一家乡村作坊 。
河北秦皇岛:1918年,洋人摄影师在北戴河农村所见
文章图片
村口小庙
位于村头高台上的小庙 , 庙前两株参天大树 , 告诉我们小庙的历史之悠久 。 一些村民和过路的行人坐在大树底下纳凉歇脚 。
河北秦皇岛:1918年,洋人摄影师在北戴河农村所见
文章图片
瓜果买卖
两名男子正站在一头毛驴旁边讨价还价 。 此时已经是民国建立的第七个年头了 , 两个男子都还留着长辫子 。 在他们身后的大门上 , 贴有一副对联:云献吉祥星联福寿;花开富贵竹(报平安) 。
河北秦皇岛:1918年,洋人摄影师在北戴河农村所见
文章图片
修补房顶
一家农户正在修补破损的房顶 , 孩子沿着木梯爬上爬下玩耍 。 透过院门 , 可以看到主妇忙碌的身影 。 房屋门外 , 放着一块巨大的圆形磨盘 。
河北秦皇岛:1918年,洋人摄影师在北戴河农村所见
文章图片
翻晒粮食
成熟的庄稼收割后 , 需要一块打粮食的场地 , 俗称“麦场” 。 农民将粮食平铺在麦场上 , 经过翻晒 , 彻底干燥后 , 再用石磙碾压脱粒 。
河北秦皇岛:1918年,洋人摄影师在北戴河农村所见
文章图片
戽斗灌溉
戽斗 , 俗名地包天 。 形状像斗 , 两侧有绳 , 使用时两人对立 , 双手各执一条绳头 , 由低处水面向高处往复掏水灌溉农田 。 这张图比较有意思 , 因为落差太大 , 四个人组成两队进行接力 , 下面的人将河中的水输送到中间的一个储水的洼槽中 , 再由另两个人输送到岸上 。
河北秦皇岛:1918年,洋人摄影师在北戴河农村所见
文章图片
农田防护
在农田临沟的一面盖着许多结果编成的防护箔 , 用于防止水分流失 。 可见 , 在当时人们就已开始注重科学种田了 。
河北秦皇岛:1918年,洋人摄影师在北戴河农村所见
文章图片
下地干活
一名男子怀抱犁铧 , 赶着牲口前往庄稼地里准备耕地 。 农具是农民的宝贝 , 这种犁子体量比较小 , 可以由人携带着走 。 大型的犁铧则需要牲口驮运或者放在木拖车上 , 送往田间地头 。
河北秦皇岛:1918年,洋人摄影师在北戴河农村所见
文章图片
年轻的农民
一名戴着当地传统斗笠的小伙子 , 面对镜头流露出自然地笑容 。 繁重劳作期间的小憩总是令人愉快的 。
河北秦皇岛:1918年,洋人摄影师在北戴河农村所见
文章图片
背着高粱叶子的男子
夏天是高粱疯长的时候 , 此时需要打掉底下的叶子 , 如果整片高粱地密不透风 , 会影响其生长 。 打高粱叶子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 正值三伏酷暑 , 人在高粱地里干活就像捂在闷罐子里一样 。 现代人打高粱叶子是随打随丢 , 而图中的男子却把打下的叶子捆扎好带回家 , 足见当时人们的节俭 。
河北秦皇岛:1918年,洋人摄影师在北戴河农村所见
文章图片
制炭的炉子
将木材加工成木炭 , 使用的时候就不会产生浓烟 , 而且更加方便 。 制作炭不但是技术活 , 也是体力活 , 需要挖窑 , 砍树锯木、装窑、烧窑、封窑和出炭等一系列环节 。
河北秦皇岛:1918年,洋人摄影师在北戴河农村所见
文章图片
铁路边的农妇
一名小脚妇人背着大捆的高粱杆 , 正沿着刚刚修建好的铁路往前走 。 这条铁路是一条观光铁路 , 建于1917年 , 从北戴河火车站直通往海边 。
河北秦皇岛:1918年,洋人摄影师在北戴河农村所见
文章图片
驮柴火的驴队
三头小毛驴驮着成捆的树枝走在坑洼不平的乡间小路上 。 一名男子扛着砍刀跟在后面 。 车上装载的松柏枝 , 是做线香的材料 , 也可以用来熏制肉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