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八问中国公卫体系:已到刮骨疗伤时!( 二 )
关于“多部门间是否高效协调” , 我们发现 , 在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领域 , 主导方的总体协调水平仅为146.0 , 湖北、武汉分别为103.5和93.6 。
这两个问题叠加 , 使得在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的日常工作中(平时) , 主导方几乎不可能以计划、行政、监督、指导等手段来统筹协调不同相关部门和专业机构 , 涣散无力则难以筑牢第一道防线 。
而一旦疫情升级 , 进入到“战时”状态 , 各部门又会恪尽职守 , 多部门联防联控实现高效协同 。
为了悲剧不再重演 , 一是应围绕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一系列公共卫生子体系的目标 , 着力明确各方(政府、相关部门、专业机构等)的职责并使之切实可考 , 这是压实各方责任、提升体系常规执行力之关键;二是强化联防联控机制这一多部门高效协调的模式 , 实现平战结合 , 将其转化为 “健康中国”建设的常规方式 。
本文插图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派驻恩施州检测队 。 图片来源:中国疾控中心
小标题2
关键时刻警报为何没拉响
第一财经:我们有强大的监测系统 , 为什么关键时刻警报未能拉响?
沈群红:有位管理学家曾经说过“好的管理 , 有预见 , 静悄悄 , 平淡淡 , 不出英雄” 。
好的疫情防控取决于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 这也意味着在职责不明确时没有“政绩” , 或可能被指责为十防九空或过度防控;而一旦防守失控 , 酿成大祸 , 冲锋陷阵却难逃千夫所指 。 这也是为什么马后炮总比马前卒夺人耳目 。
我国花大力气构建了众多的疾病风险监测系统 , 其完备程度680.7 , 湖北接近这个水平 。 这些监测网络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识别主要风险因素、掌握本底情况等作用(程度为580.0) , 但开展风险预警和风险防控的适宜程度则相对不足 , 各省份大致处于 0—160.8区间内 。
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最为紧要是三点:及时预测预警主要风险变化及趋势、及时干预和防控、应急处置与救援等 。 但这些恰恰是我们日常工作的明显短板 。 这也可解释“为什么有强大的监测系统 , 但关键时刻警报未能拉响” 。
从长计议 , 我们必须思考如何构建风险治理机制和治理文化 , 让马前卒更瞩目、更鲜亮 , 让更多的人甘愿做马前卒 。
为此 , 一是各级政府需更重视健康风险治理和危机管理 , 将防患于未然作为常规思维和日常行为 , 并将其视为重要实绩;二是培育全社会的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 , 崇尚科学、相信专业;三是构建起“政府主导、专业机构负责、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参与”的健康风险预警和前瞻治理机制 。
当未雨绸缪成为共识 , 马前卒更能赢得社会尊敬 , 那么完善高效的公共健康治理体系就不远了 。
小标题3
疾控体系建设改革滞后 , 导致被边缘化
第一财经:疾控体系改革目标设定合理 , 但为什么行业内总有人认为医改十年 , 疾控体系被边缘化了?
沈群红:2009年新医改开始 , 2019年底本次疫情发生 , 这虽是10年的“巧合” , 分析起来却发人深省 。
百多年的实践证明 , 公共卫生投入少、产出高、时效长、惠及全体社会成员 。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 , 公共卫生的整体投入产出比可达1:5.5 。 世界各国都应将公共卫生放到首要地位 。 我们国家也始终坚持疾控体系改革 , 并在“非典”后做了7年之久的体系能力建设 , 并在“禽流感”应对和埃博拉疫情抗击中交出了漂亮答卷 。
这7年 , 围绕干什么、怎么干、需要什么条件 , 以及如何考核等 , 体系得以优化 。 后10年则自废绩效评价手段 , 被动回应“单位定性、减员缩编”等外部压力 , 内部围绕“基本公卫项目”经费分配等争议不休 。 疾控体系改革的相对滞后 , 就导致了公共卫生包括疾控体系被逐步边缘化 , 滞后于医改的整体进步 , 也滞后于国家整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 。
- 「传染病」张文宏:疫情期间如果发烧了,有两件事情特别重要
- 传染病@以公开透明让“隐形人”现身
- 『传染病』科普在线 | 预防春夏常见六大传染病,这些措施要做好!
- 『传染病』实时|全球确诊超百万 美确诊236339例全球最多 意累计治愈人数平稳增加
- 『传染病』4月1日:新增境外输入35例、无症状感染者55例
- [传染病]官方紧急提醒!最近出门,建议带上这三个“码”!
- 【传染病】抗疫利器 金旅推出“康达”智能防疫工作站
- 【传染病】儿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近视预防指引
- 传染病@新冠检测试剂强势“出海”我国21家生产企业紧急驰援全球
- 传染病:中国加强医疗物资出口管理:需要取得我国注册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