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复活”了?曾经的“死亡之海”,如今却能养活亿万国人

说起罗布泊 , 大家会想起什么呢?我国第一原子弹的试爆基地、被称作“地球之耳”的神秘地区 , 还是时常有人失踪的“死亡之海”?
罗布泊“复活”了?曾经的“死亡之海”,如今却能养活亿万国人
文章图片
其实 , 从古至今 , 在罗布泊上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 它曾经孕育了闻名遐迩的楼兰古城 , 也为我国的核事业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
但好景不长 , 随着气候变化 , 罗布泊逐渐干涸 , 甚至演化成了沙漠 , 干旱和饥渴成了它摆脱不掉的标签 。
然而 ,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 专家们在罗布泊找到了一种稀有的微量元素 , 大幅提高了我国的粮食产量 , 由此养活了亿万人民 。
那么 , 关于罗布泊的种种传说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国为何会将核试验基地选址在这里?罗布泊是怎样从“死亡之海”变成全国粮仓的?
放弃敦煌 , 选址罗布泊
1958年12月 , 我国首位核基地司令员
张蕴钰
来到了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罗布泊 。
罗布泊“复活”了?曾经的“死亡之海”,如今却能养活亿万国人
文章图片
罗布泊是当时我国第二大咸水湖 , 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儿臣河、疏勒河都汇集于此 , 总面积高达3000平方公里 。
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罗布泊 , 张蕴钰的心情波澜起伏 , 因为他知道 , 要不了太久 , 这里将轰动世界 。
张蕴钰的到来 , 自然是为了原子弹试爆的选址工作 。
新中国成立后 , 国家亟待发展 , 但是 , 在美苏争霸的世界格局下 , 如何保持国内的稳定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
尤其是 , 美苏两大国都手持威胁性极强的原子弹 , 核讹诈、核威慑在世界范围内屡见不鲜 。
中国如果不能形成有效的反制 , 将长期陷入到被动局面之中 。
就在全国一筹莫展之际 , 毛主席高瞻远瞩地指出 ,
美国和苏联都有了原子弹 , “我们也可以搞一搞嘛” 。
罗布泊“复活”了?曾经的“死亡之海”,如今却能养活亿万国人
文章图片
就这样 , 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指挥下 , 诸多海外归来的科学家夜以继日 , 核试验基地进入紧张而有序的筹备之中 。
按照国际惯例 , 核试爆工作一般都选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之中 。
一方面 , 沙漠地形往往简单平坦 , 爆炸后便于观察记录 。
另一方面 , 沙漠气候干燥 , 不易造成次生性危害 。
所以 , 一番考量下来 , 新疆成了我国核实验基地的理想场地 。
然而 , 一开始 , 罗布泊并没有进入苏联专家们的视线之中 , 他们的选择反而是后来因莫高窟闻名天下的敦煌 。
罗布泊“复活”了?曾经的“死亡之海”,如今却能养活亿万国人
文章图片
但是 , 当苏联专家们的建议提交到张蕴钰的手上时 , 他却第一时间表示了反对 。
原来 , 经过考察 , 他发现敦煌的地理环境和文献记载中已经大不相同 , 很多历史上的河流都已经干涸 。
所以专家们的提议并不完善 , 需要实地勘探后再做定论 。
于是 , 张蕴钰亲自来到敦煌考察 。
罗布泊“复活”了?曾经的“死亡之海”,如今却能养活亿万国人
文章图片
然而 , 当走进莫高窟内 , 他却愣住了 。
在我军之中 , 张蕴钰是有名的儒将 , 文化造诣很高 , 所以 , 当见到敦煌内的壁画时 , 他的内心被深深地打动了 。
他认为 , 敦煌的艺术价值举世罕见 , 绝不能轻易破坏 , 随即他致电聂荣臻元帅 , 将情况一一表明 。
最终 , 敦煌得以保留 , 而罗布泊成了核基地建设的最终选择 。
将选址定在罗布泊 , 其实张蕴钰也考虑到了多方面的因素 。
罗布泊“复活”了?曾经的“死亡之海”,如今却能养活亿万国人
文章图片
首先 , 罗布泊东边四百公里内没有人烟 , 南面是戈壁滩 , 西靠铁可里克 , 最近的居民点位于下风口200公里以外 , 可以说 , 对当地人的生活不会造成影响 。
其次 , 罗布泊有充足的淡水资源 , 而且土质紧实 , 可以保证建设人员和科研人员的生活需求和工作需求 。
最为重要的是 , 罗布泊距离台湾很远 , 是当时几个候选基地中最远的一个 。
罗布泊“复活”了?曾经的“死亡之海”,如今却能养活亿万国人
文章图片
要知道 , 当年美国对中国的监控十分严格 , 尤其是中国研发原子弹的新闻流出后 , 美国更是在台湾建立了监控点 。
所以 , 在数千公里外的罗布泊试爆 , 显然更加安全 。
选址结束后 , 一大批军人和科研人员西出阳关 , 来到了大漠戈壁 , 为开辟共和国核武器试验场 , 开始了不眠不休的奋斗生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