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医生频道#追踪疫情传播,看流调“侦探”如何大显身手


记得在大学的流行病学课堂上 , 老师曾这样为我们描述流行病学调查:“流调看似是一种常规的手段 , 要学会察言观色 , 更要读出内心的潜台词 , 个中真谛并不是课本能够给予的 , 你们要在实践中去细心品味 。 ”
很多人对老师这番话其实并不理解 , 以为这是件能用“一问一答 , 分分钟搞定”的事情 。 现如今 , 工作已满8年 , 越发感觉到其中蕴含着百般技巧 , 甚至堪称一门艺术 。
曾多次被问及流调工作的意义 , 我的回答是: 流调就好像“拔起萝卜带出泥” 。 “萝卜”就是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 , “带出的泥”就是我们要找的传染源 。 找出潜在的受害者 , 第一时间阻断疫情传播 。 其过程需要剥丝抽茧 , 去伪存真 , 梳理证据关联性 , 把千头万绪都化作一个切入点 , 最终呈现一条完整的证据链 。
流调如同断案
追寻线索 还原真相
《神探狄仁杰》曾是我最喜爱的一部电视剧 。 剧中 , 狄阁老明察秋毫 , 屡破奇案 , 看似有如神助 , 实则与他在分析案情时的细致入微、心思缜密、处世不惊有很大的关系 , 能够将看似没有关联的线索 , 通过假设与推理联系在一起 , 再经过反复论证与推敲后最终找出真相 。
流调工作虽不如断案一般惊心动魄 , 但为了从受访者那里得到真正有价值的线索 , 还原事情的真相 , 缜密的思维逻辑和沟通技巧也是必要的 。
#健康报?医生频道#追踪疫情传播,看流调“侦探”如何大显身手
本文插图
在以往的调查工作中虽然得到沉淀和积累 , 但面对新冠肺炎患者和密切接触者 , 情况又不一样了 。 他们往往焦虑、恐惧、抗拒、遗忘 , 甚至可能还有欺瞒 , 这些都可能会掺杂在沟通交流中 。 如何在这种氛围下让他们愿意张口说话 , 又如何从他们的回答中抽丝剥茧 , 获取有价值的线索 , 都是每名流调人员需要面对的考验 。
我在武汉疫情防控一线 , 通过近期的实战 , 感受到自己的认知与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
沟通记录有绝招
抽丝剥茧 去伪存真
一名合格的流调队员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特质:
一是要有责任心和耐心 。 流调报告不仅是一份记录 , 更是一份档案 , 是为今后防控决策、诊疗方案、科学研究打基础的重要内容 。 多次询问 , 确保仔细 , 反复核实 , 是做好记录的核心要义 。 比如 , 虽然有时遇到当地老百姓地方口音浓重 , 但也绝不能因没听懂就胡乱填写 , 更不能模棱两可 。
记得在和一位67岁老大爷沟通时 , 就“是否有胸闷”的问题反复沟通了不下7次 , 用了近5分钟时间 , 才在“是或否”的项目上下笔 。 只有这样 , 流调记录才能成为无需翻案的“铁证” , 也只有这样 , 才能保障更多人的健康 。
二是要注重沟通技巧 。 在这场疫情的流调中 , 面对受访者焦虑、恐慌、抵触、烦躁、抗拒的情绪 , 如何平复他们的心情 , 让他们能张口回答是最关键的 , 而这些就需要良好的沟通技巧 。 首先 , 要做好人设 , 流调员不是“黑面神” , 更不是“执法者” , 这些人设都不如“邻家小哥”更有效果 , 在极端的案例中更是如此 。
#健康报?医生频道#追踪疫情传播,看流调“侦探”如何大显身手
本文插图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一次进村开展流调 , 受访者是一名新冠肺炎患者的妻子 。 由于丈夫在多年前因意外患上了精神疾病 , 所以家中所有的重担就压在了这名略显黑瘦、年过半百的女人肩上 。 家中的不幸让她极度敏感 , 对我们的来访也非常不满 。 当时 , 我没有开门见山 , 而是先和她拉家常 , 最终打开了她的话匣子 , 她从家里不幸 , 再到感染经历一股脑都倾诉出来 。 在我即将离开的时候 , 她还不忘表达谢意 , 感谢我们能耐心听她“絮叨” 。
让受访者转变 , 正是源于对话间采用的不是简单的问与答 , 也不是质问 , 而是与受访者平等交流 。 在这个过程中 , 有时受访者的记忆会存在断点 , 要通过语言去帮他回忆 , 为他提供线索指引 。 对于一些细节内容 , 更是要通过不停地变化问法 , “套出”需要的关键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