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载,在辽第三个皇帝辽世宗(耶律阮)的时候,中原的北汉(契丹的附属国)有一位高官,名叫郑珙,他在出使契丹时就因被“灌注”过多,就因公死亡了:
郑珙既达辽廷,辽君恩礼周厚。辽俗以酒池肉林为名,虽不饮酒如韦曜者,亦加灌注。纵成疾,无复信之。珙魁岸善饮,罹无量之逼,宴罢载归,一夕腐胁于穹庐之毡堵间,舆尸而复命。
以白话说,就是:郑珙使团(一般地说,人数约有二三百左右)来到契丹朝廷,辽世宗热情招待,大块吃肉,特别是要大碗喝酒。郑珙这个人身体魁梧,又有酒量,所以就成为“破坏性试验”的目标。有一天晚上,宴席上郑珙遭到大量灌酒,曲终人散,辽人把郑珙送回了馆驿,第二天早晨发现他就窝死在毡帐里了。北汉使团只好拉着郑珙的尸体回去复命。
喝酒酿成了政治事件,照说逼酒之风会有所收敛,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豪饮狂灌仍在盛行。当时有一个有趣儿事,值得一提,就是在接待中原来使时,辽方接伴队伍要拉上一口棺材随行,这是为了防备因灌酒致死而措手不及。正应了一句今人的话:
敬酒要用大家伙,辽地还有一种酒器,称为“瓠”,推测为葫芦瓢。宋人《东轩笔录》记载:
每宴使人劝酒,器不一,其间最大者,剖大瓠之半,范以金,受三升,前后使人无能饮者。惟方偕(人名)一举而尽,戎主大喜,至今目其器为‘方家瓠’,每宴南使即出之。
用现代白话解释,就是:每次宴请使者,都要采用各种办法劝酒。劝酒用的酒具各式各样,有瓷的,有铜的,有玉的,有玛瑙的,甚至有水晶的,有木头的等等。大大小小一应俱全。其中最大的,就是用葫芦做的瓢。用瓢作范,用铜铸造。一般是连敬三瓢,前后使者没有喝完三杯的。唯有方偕可以连干三瓢。皇帝好高兴,给这种酒器命名为“方家瓠”,每当宴请来使就拿出来给南来的使者敬酒。
方偕这个人很了不得,因他的“豪饮”而命名了一种文物—“方家瓠”,被视为皇家酒器,这在当年肯定是轰动一时的事,方偕简直就是大明星。
推测原来灌酒用真葫芦瓢,在逼酒时,往往会夺来抢去,葫芦瓢就会被撕扯破了,所以要弄一种结实的葫芦瓢。辽人就用葫芦瓢作模范,用铜浇铸,成为史上最结实,也最牛的敬酒器。可惜这种“方家瓠”如今不知在何方了。
上有所好,下必甚之,民间饮酒之风更加炽烈,劝酒、逼酒,乃至灌酒,产生过许许多多的故事,这些故事比正史有趣多了。此种遗俗在如今的北方还在延续,从这一方面说,契丹人并没离我们远去。
(本故事由王玉亭依据有关史料编创)
- 谢天开|品读|谢天开:悦读《薛涛史话》
- 醉酒者|春节饮酒前,这些法律条文你必须知道
- 李俨|曾经出使契丹的大诗人欧阳修,在诗句中记录了幽燕风土
- 饮酒|“舌尖上的中国”溯源考
- 展览|北京天文馆 原创展览讲述“镜图史话”
- 醉酒?其实是急性酒精中毒了!|疾控话健康| 饮酒
- 第三十五集 苏巴什佛寺|史话新疆 | 苏巴什佛寺
- 第二十八集 西域乐舞|史话新疆 | 西域
- 印度|英国军校女学员遭已婚教官性侵,却被告知“只会因为饮酒处罚他”
- 宁波|同桌饮酒也担责,这不是一笔糊涂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