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夏天就要到了 。
才不过7点,阳光便洒满了大地 。
深夜的晚风,悠悠地把日历又吹过了一页 。
于是也不断地提醒自己,夏天就要开始了 。
夏天,是要喝茶解暑的 。
不过对于爱茶人士来说,品类和年份都不受到局限 。
闲暇时用盖碗泡新茶,偷懒时煮老白茶,乐此不疲 。
坐在窗边,对月独饮,又何尝不是一种简单易得的浪漫 。
恰好今日想煮茶,便撬下了一块白露饼,投入茶壶 。
文章插图
听着一旁咕嘟咕嘟的水沸声,仿佛时间都静止在了这一刻 。
望着渐浓的汤色,才想起来要及时关火,煮得太久便容易苦涩 。
煮茶和闷泡,似乎有着相通之处,但又是完全不同的 。
不少人好奇,为什么白茶不能闷,却可以煮?
这其中的关联,可谓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
若是一言不合,将闷泡与煮茶混为一谈,可是要吃苦头的 。
苦,正是酸甜苦辣咸中的一味 。
文章插图
《2》
白茶为什么不能闷泡?
我们常说,冲泡白茶一定要快出水,尤其对于内质充沛的高山茶,更为重要 。
从注水到出汤尽大部分茶汤,控制在7-8秒左右的时间,称为快出水 。
而与“快出水”相反的,便是闷泡 。
在闷泡的过程中,茶叶与水长时间的接触、浸泡 。
故而,白茶内的物质如脱缰的野马般,源源不断地释放,析至茶汤里 。
尤其是前三冲闷泡,会让茶叶的物质提前释放 。
举个例子,原本是要循序渐进地分配在10冲茶汤里的内质,却一下子在前三冲里释放了大半 。
文章插图
就像一间小小的房子,住2个人宽敞不已,住10个人就觉得拥挤不堪 。
一杯由闷泡而来,过度饱和的茶汤里,包含着过量的茶多酚和咖啡碱物质 。
入口以后,自然是又苦又涩,难以下咽 。
更何况长期饮用浓茶,会对身体产生极大的负担,百害而无一利 。
闷泡,是白茶滋味苦涩的一大元凶 。
实际上,一杯鲜爽可口的茶汤,蕴含丰富的茶氨酸,适量的茶多酚,以及少量的咖啡碱 。
喝起来,非但不苦不涩,而且层次丰富,令人回味无穷 。
而以上提到的这些,皆需要快出水的加持,才能完成 。
文章插图
再说到,闷泡原本是鉴茶的一种方式 。
正所谓,“好茶不怕闷”指的就是优质茶即便经过了闷泡,变成了浓茶,也依然不会出现怪味和杂味 。
因此,在一些需要短时间内迅速鉴别茶叶品质的场合下,闷泡的确有现实意义 。
但作为我们日常饮茶、品茶,闷泡反而是一种负担 。
在快出水下,白茶所展现出的鲜香醇爽,才是灵魂所在 。
文章插图
《3》
为什么白茶不能闷,却可以煮?
煮茶,是一种爱好 。
顾名思义,就是把茶叶投入煮茶壶中,加水煮饮 。
既能够解放双手,又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喝茶这件事上,一举多得 。
但煮茶的过程中,茶叶与水不可避免的,需要长时间接触 。
如此一来,让很多茶友产生了疑惑:
“既然白茶不能闷泡,为什么又可以煮?这不是自相矛盾了吗?”
自然不是 。
泡茶与煮茶最大的不同,除了器皿以外,茶水比例也存在着差异 。
文章插图
一般情况下110毫升左右的标准盖碗,搭配5克白茶 。
在这样的情况下,茶多水少,出汤必须要快,才能保证茶汤清甜而不苦涩 。
而煮茶的投茶量,则变为了300-400毫升水,搭配2-2.5克的白茶干茶 。
对比盖碗冲泡,注水量变多了,投茶量随之降低 。
只要合理地控制煮茶时间,便不会让汤水滋味变苦变涩,反而醇厚甘甜 。
除此之外,闷泡是让茶叶与水的接触时间不断延长 。
30秒,1分钟,甚至更久 。
反观煮茶,若是直接煮干茶,只需等到水沸后投茶,再次沸腾后就能够关火了 。
- 所有的白茶都适合煮饮吗 白茶适合煮着喝吗
- 老白茶就是要高温慢煮 老白茶为什么要煮
- 为什么白茶宜煮不宜闷 白茶为什么要煮
- 【历史故事】陈情令:为什么魏无羡会拼命救温宁?哪怕用诡道将他炼化成凶尸
- 为什么手机能拍出媲美卡片相机的照片 手机拍的照片和相机的照片一样嘛
- 还是手机拍照起来了 为什么手机拍照
- 为什么iPhone拍照比国产手机好 iphone为什么拍照好看
- 刘姥姥为什么是姥姥 刘姥姥为什么叫姥姥
- 为什么非典没有全球扩散 非典为什么没有在国外传播
- 【历史故事】诸葛亮腿没事,为什么行军打仗的时候总是坐轮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