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格|兼祧制度是怎么从被禁止中杀出重围的,从独子不出继到独子兼祧制( 三 )


其二 , 独子只能兼祧父亲和亲兄弟的宗祧;
其三 , 必须两房父母都同意 , 宗族也支持 。
只要符合法定条件 , 小宗独子可以兼祧大宗 , 大宗独子也可以兼祧小宗 , 小宗独子还可以兼祧另一小宗 , 一子兼祧二门、三门 , 乃至于四门、九门 , 都有例子可循 。
猴格|兼祧制度是怎么从被禁止中杀出重围的,从独子不出继到独子兼祧制
文章图片
猴格|兼祧制度是怎么从被禁止中杀出重围的,从独子不出继到独子兼祧制
文章图片
04 , 兼祧制度的衍生问题
随着兼祧制度的确立 , 随之衍生其他问题 , 比如如何为兼祧父母服丧;兼祧子如何婚配 。
兼祧子如何服丧的问题 , 还是按宗法制度大宗为重的原则:如果独子兼祧中有大宗 , 就是独子为大宗服斩衰(三年) , 为本生小宗服期年(一年);如果独子兼祧同属小宗 , 就以本生为重 , 服斩衰 , 为兼祧父母服期年 。
到了嘉庆年间 , 又出现一种新情况:小宗之子出继另一小宗后 , 本宗又绝嗣改为兼祧时 , 兼祧子怎么服丧呢?还以本生为重吗?
这就并没那么绝对了 , 因为出继在前 , 兼祧在后 , 所以 , 这个兼祧子要为嗣父母服斩衰 , 只为本生父母服期年即可 。
到道光年间 , 又出现另外一种新情况:小宗之子出继另一小宗后 , 本生绝嗣改为兼祧 , 但本生父母和兼祧父母都健在 , 以后又该如何服丧呢?
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 两房父母都在时 , 就算是出继在前兼祧在后 , 也应该以本生为重 , 兼祧子为本生父母服斩衰 , 兼祧父母服期年 。
那么要以溥仪为例 , 他出继穆宗同治帝 , 又兼祧德宗光绪帝 , 还有本生父醇亲王 , 他又该怎么服丧呢?这问题并没有什么纠结的 , 对溥仪来说 , 同治帝是大宗嗣父 , 服斩衰三年 , 本生父载沣次之 , 服期年 , 光绪帝身为兼祧父 , 也服期年 。 虽然本生父和兼祧父都服期年 , 但本生父重于兼祧父 , 因为光绪不是大宗 。
虽然在礼法上 , 仍然是以大宗为重 , 但在实际情况中 , 从父子亲情考虑 , 也有独子为两房父母服斩衰的 , 比如道光年间的南昌知府张子畏就是如此 。 同治帝的师傅李鸿藻也是出继后改兼祧 , 他已经为嗣父母服丧三年 , 又申请礼部为本生父母服丧三年 , 还被人夸赞守礼 。
猴格|兼祧制度是怎么从被禁止中杀出重围的,从独子不出继到独子兼祧制
文章图片
猴格|兼祧制度是怎么从被禁止中杀出重围的,从独子不出继到独子兼祧制
文章图片
兼祧制度的确立 , 除了衍生为两房父母服丧的问题 , 还有兼祧子的婚姻问题 , 在民间 , 一夫两妻是独子兼祧的普遍状态 , 就是两房父母各自为独子娶妻生子 。
比如丁汝昌 , 本生父丁志谨(灿勋) , 兼祧父丁志宏 , 他在本生父门下先娶钱夫人 , 早亡 , 续娶魏夫人;在兼祧父门下先娶徐夫人 , 早亡 , 续娶赵夫人 , 又早亡 , 再娶王夫人 。 五个妻子都受到清廷的封诰 , 除了王夫人是“夫人”外 , 其余四位都封“一品夫人” 。
兼祧子的两妻 , 在民间都被视为正妻、嫡妻 , 称为“两头大” , 或者说是“平妻” , 但实际上与礼法不合 , 所谓“两头大”是不能见官的 , 因为律法不承认一夫两妻婚姻的 。
就是说你在家里怎么样都行 , 一旦牵扯到律法中 , 可不存在“两头大”、“平妻”的情况 , 只有先聘娶的才是妻子 , 后聘娶的只能算妾 。
嘉庆二十五年的《礼部则例》明确规定:独子承祧两房 , 只应娶嫡妻一人 , 其置侧室以广嗣育 , 在所不禁 , 不得两门均为娶妻 , 有违定例 。
所以 , 不要在律法面前扯什么“两头大” , 先娶者为嫡 , 后聘者为妾 。 当然 , 法理不外乎人情 , 遇到具有人情味官员时 , 结果也会有不同 。
咸丰年间 , 保定府人王宗闵的弟弟无子 , 由王宗闵的独子王廷庸兼祧两门 , 王宗闵已经为儿子娶妻 , 他弟弟又为王廷庸娶妻张氏 。 王宗闵意图奸污张氏 , 未成 , 事后张氏与丈夫王廷庸发生口角自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