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击鼓”有风险,“拦轿”需谨慎,在古代,告状可是个高难度的技术活

【爱历史】“击鼓”有风险,“拦轿”需谨慎,在古代,告状可是个高难度的技术活】古装剧中 , 常见“击鼓鸣冤”、“拦轿喊冤”、“上京告御状”等等桥段 , 许多观众看过之后信以为真 , 认为古代时候的百姓告状极为容易 , 衙门口的鼓声一响 , 县官就会立即升堂 。 随之便是“把击鼓之人带上堂来” , “威武……”这些熟悉画面 。
殊不知 , 此等桥段不过是戏剧演绎罢了 , 真实情况远不是这番样貌 , 所以 , 这类影视作品与其叫做“古装剧” , 倒不如叫做“装古剧” 。
【爱历史】“击鼓”有风险,“拦轿”需谨慎,在古代,告状可是个高难度的技术活
文章图片
那么 , 古代人告状又是如何一个样貌呢?且听“大狮”慢慢道来 。
先说衙门口那面极为出名的喊冤鼓 。 那面鼓名为“登闻鼓” , 初见于汉朝文帝时期 , 民间有段故事叫做“缇萦上书” , 说的是孝女缇萦为救父亲“阙赴直诉” , 为了引起关注 , 找来一面鼓在官衙前敲打 。 这件事情过去后 , 百姓纷纷效法 , 至晋朝 , 将这面用以诉冤的鼓称之为“登闻鼓” 。 如此 , 才涌现出许多“击鼓鸣冤”的故事来 。 只不过 , 登闻鼓在当时只限于京都才有 , 各地的县衙是根本不具备的 。
《隋书·刑法志》说:百姓有冤案 , 可以依次向县、州、郡衙门 , 直至京都的尚书省控告 , 如果仍不能得到解决 , 便可到皇宫前去击“登闻鼓” , 由专门的官吏将诉状奏报皇帝 , 再由皇帝亲自过问 。
法条是这样定的 , 好话是这样说的 , 但自有“隋”一朝兴起 , 至“唐”取而代之 , 不管文帝还是炀帝 , 一次也没有接见过到京诉冤的苦主 。 那面“登闻鼓”若真被敲响过 , 也只存在于后世书写的《隋唐演义》中 。
李渊建唐之后 , 一直沿用大隋律 。 武则天建“大周”后 , 下诏在朝堂两侧专门设置一种供人们上述诉冤的匣子 , 称之为“匦” , 有专人负责管理 , 每天拂晓拿出去 , 傍晚拿回来 , 里面如有诉状 , 再进行下一步处理 。
【爱历史】“击鼓”有风险,“拦轿”需谨慎,在古代,告状可是个高难度的技术活
文章图片
到了宋代 , 太宗赵光义下诏设置“登闻鼓院” , 并把唐朝的“匦”改为“检” 。 《宋史·刑法志》记载 , 太宗时 , 开封府有个寡妇刘氏 , 将状子投入“检”中 , 状告丈夫与前妻所生的儿子王元吉意图下毒谋害她 , 案件遂交由“登封鼓院”审理 。 结果审了大半年 , 也没能审出个子丑寅卯来 。 而这段时间里 , 寡妇刘氏偏又因病而殁 。 鉴于没有了苦主 , 证据又不完整 , 但又不能就此放了王元吉 , 于是将原本拟定好的死罪改为充当苦役 。 王元吉的妻子张氏情知丈夫无辜 , 于是豁出性命不要 , 跑去击打“登闻鼓” , 最终惊动了太宗亲自召见张氏 , 查清楚刘氏诬告王元吉之后 , 不但亲下口谕免了王元吉的罪 , 予以经济补偿 , 还将一干负责审问此案的官员革职查办 。
须知道 , 有宋一朝明文规定 , 若击鼓鸣冤而证据不足、口供不实 , 轻则发配 , 重则处斩 。 所以说 , 张氏为夫喊冤 , 是冒着极大生命风险的 , 稍有一句口供经查验不实 , 就有她好受的哩 。
虽然宋太宗亲自过问了此案 , 并召见了为夫喊冤的张氏 , 但这并非是“告御状” 。 古代皇权社会 , 是有严苛的明文限制的 , 胆敢阻拦皇帝的依仗 , 金瓜武士可将其立毙 。 所以 , “告御状”这种事情只存在于野史杂说、评书演义以及古装剧中 , 真实情况是决不可能出现的 。
【爱历史】“击鼓”有风险,“拦轿”需谨慎,在古代,告状可是个高难度的技术活
文章图片
蒙古人入主中原建立元朝之后 , 对宋朝留下的律法进行了大幅改动 。
《元史·刑法志》有载:“诸陈诉有理 , 路、府、州、县不行 , 诉之省、部、台、院 , 仍不行 , 经乘舆诉之 。 未诉省、部、台、院辄经乘舆诉者 , 罪之!”
这段文字很清晰地说明 , 想要诉冤需要经过大大小小、林林总总这许许多多的衙门 , 最后还是不行 , 可以拦住皇帝的銮舆喊冤 。 如果不经过前面那些大大小小、许许多多的衙门直接拦住皇帝的銮舆 , 就要“罪之”了 , 搞不好是要掉脑袋的 。 所以 , 拦銮舆告状是根本不切实际的举动 , 连想都不要想了 。
到了明朝 , 律法更加严苛 , 太祖朱元璋下诏在午门外设置登闻鼓 , 由一名御史言官负责管理 。 永乐年间 , 设置于午门的登闻鼓移至长安左门外 , 由六科锦衣卫轮班值守 。 击鼓的条件是“大冤及机密重情” , 先由锦衣卫进行盘问调查 , 一经发现有不实之处 , 立毙杖下 , 决不姑息 。 以至于那面鼓成了摆设 , 根本没人敢靠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