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马陵之战无论是齐国指挥官,还是战争过程,《史记》为何都记错了

战国初期 , 魏文侯率先进行变法 , 建立了强大的魏武卒制度 , 从而成为“战国第一霸” , 当时是“天下苦魏久矣” 。
数十年后 , 孙膑横空出世 , 率领齐军连胜两场 , 尤其是马陵之战 , 一战歼灭十万魏军 , 杀死魏大将庞涓 , 俘虏魏太子申 , 重创了魏国 , 改写了战国局势 , 从此魏国沦为二三流国家 。
对于改写战国局势的马陵之战 , 史记描述得非常神奇 , 先在马陵道击杀了轻兵冒进的庞涓 , 后是“齐因乘胜尽破其军 , 虏魏太子申以归” , 重点突出孙膑用计击杀庞涓 , 然后似乎在极短的时间内 , 齐军乘胜攻击魏军十余万的主力 , 且一战而胜之 。
但荀子记载“魏之武卒以度取之 , 衣三属之甲 , 操十二石之弩 , 负矢五十 , 置戈其上 , 冠胄带剑 , 赢三日之粮 , 日中而趋百里 。 中试则复其户 , 利其田宅” , 魏武卒比特种兵还特种兵 , 是战斗力非常强悍的身经百战的一支铁血强军 , 却被齐国在短时间内“乘胜尽破其军” , 是不是过于夸张、过于不可思议?
随着地下文物不断挺身而出 , 一批又一批战国竹简横空出世 , 人们发现司马迁在描述马陵之战时 , 果然过于想当然 , 真相其实非常残酷 , 远非史记描述的这样 。
【爱历史】马陵之战无论是齐国指挥官,还是战争过程,《史记》为何都记错了
文章图片
桂陵之战时 , 孙膑擒获庞涓 , 魏国损失不小 , 为了弥补损失 , 魏国休养一段时间后攻打韩国 。 作为战国七雄中最弱的一个 , 韩国肯定打不过魏国 , 于是就向齐国求救 。 而齐威王野心勃勃想要称霸诸侯 , 随后派兵支援韩国 , 采取的是围魏救韩的战略 , 直接派兵攻打魏国 , 不久后齐魏爆发马陵之战 。
根据《史记》记载 , 齐威王以田忌、田婴、田朌为将 , 以孙膑为军师 , 率军攻魏救韩 , 然后孙膑使用“减灶诱敌之计” , 将庞涓吸引到了利于埋伏的马陵道 , 最终一举歼灭庞涓率领的先头部队 , 随后“乘胜尽破其军 , 虏魏太子申” 。
然而 , 从考古出土的战国竹简来看 , 无论是齐国指挥官 , 还是战争过程 , 《史记》都搞错了 。
【爱历史】马陵之战无论是齐国指挥官,还是战争过程,《史记》为何都记错了
文章图片
首先 , 齐军主帅是谁?
《史记》记载:田忌、田婴、田朌为将 , 孙膑为军师 , 田忌排在第一 , 说明他是马陵之战的齐国最高指挥官 。
《战国策·魏策二·齐魏战于马陵》记载:“齐魏战于马陵 , 齐大胜魏 , 杀太子申 , 覆十万之军 。 ”文中没有指出齐国统帅 , 马陵之战过程也极为简略 。
《战国策·齐策一·田忌为齐将》记载:“田忌为齐将 , 系梁太子申 , 禽庞涓 。 ”文中记载的是田忌为将 , 与史记的一致 。
但东晋时盗墓贼挖出的魏国竹简——《竹书纪年》记载:“梁惠王(魏惠王)二十六年 , 与齐田盼战于马陵 。 ”
【爱历史】马陵之战无论是齐国指挥官,还是战争过程,《史记》为何都记错了
文章图片
唐代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指出:纪年(竹书纪年)云“梁惠王(魏惠王)十七年 , 齐田忌败梁于桂陵 , 至二十七年十二月 , 齐田盼败梁于马陵 。 ”也就是说 , 桂陵之战的统帅是田忌 , 但马陵之战的统帅是田盼 。
因此 , 综合史书与考古文献 , 现代公认为马陵之战中 , 田盼为齐军统帅 , 田婴为副将 , 孙膑为军师 , 考古文献不支持田忌为将 。 至于中途换将 , 换成田忌的可能性并不大 , 因为“临阵换将”往往是兵家大忌 。
【爱历史】马陵之战无论是齐国指挥官,还是战争过程,《史记》为何都记错了
文章图片
其次 , 马陵之战的过程如何?
按照史记记载 , 马陵之战中 , 孙膑先是歼灭冒进的庞涓率领的先头部队 , 然后乘胜尽歼魏军 , 几乎转瞬之间分出胜负 , 没有什么纠缠对峙 , 但庞涓率领的先头部队人数不会太多 , 至多一万人 , 魏国还有九万身经百战的主力 , 齐国如何能乘胜一举全歼?不能说不存在这种可能 , 但当时主力都是步兵 , 且魏武卒本身身经百战 , 大概率很难乘胜一战而被歼灭 , 因此《史记》对马陵之战的描述应该并不是真相 。
上文司马贞引用《竹书纪年》:马陵之战爆发于魏惠王26年 , 但在魏惠王27年12月才分出胜负 。 也就是说 , 马陵之战打了至少一年多 , 最终田盼击败魏军 , 俘虏魏太子申 , 也有其他记载说杀死了魏太子申 。
【爱历史】马陵之战无论是齐国指挥官,还是战争过程,《史记》为何都记错了】既然打了一年多 , 那么明显就是有过长期对峙 , 司马迁的描述无疑不可信 。 关于齐魏对峙的过程 , 银雀山汉简有所揭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