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说趣史|女儿也着男儿裳”:唐代为何盛行女扮男装?,“腮不施朱面无粉

唐朝共有二十二位皇帝 , 共289年历史 , 纵然沉浮不断 , 但唐朝一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 开明的政治、繁荣的经济、包容的文化 , 使得唐朝营造出开放、包容、自然的社会氛围 。 《礼记·内则》曾规定"男女不通衣服" , 女性穿男装被认为是不守妇道 , 但在唐天宝年间 , 女扮男装是很普遍的事情 , 反映了女性在一定程度上的意识觉醒 。
女性勇于打破封建礼教的桎梏 , 呈现出的是自由、充满朝气的时代氛围与文化特性 , 唐朝女性活泼、开放、崇尚自由、勇于参与社会活动 , 这正是唐朝那样的盛世的必然体现 。
古今说趣史|女儿也着男儿裳”:唐代为何盛行女扮男装?,“腮不施朱面无粉
文章图片
鲜卑遗风 , 尊崇母性:大环境下的平等包容
《列子·天瑞》中载:"男女之别 , 男尊女卑 。 "这是中国流传了千年的"男尊女卑的思想" , 也是父系氏族社会确立之后 , 男性书写的道德 。 男权社会的统治者制定了大量的规章礼教来约束女子的道德与行为以巩固自身统治 , 但这样的环境却在唐朝产生了较大的不同 。
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李唐一脉本就带着北方少数民族血统 , 长期在北方生活 , 鲜卑人崇尚男女平等 , 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 , 唐朝又是直接传承自鲜卑族的北朝政权 , 李唐家三朝皇帝的皇后均为鲜卑贵族 , "胡化"很深 。
就当时的世界范围来看 , 唐朝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 , 丰富的物质与发达的思想都让人们的思想与以往的朝代大有不同 , 在唐朝达到了空前的民族统一与文化融合 , 胡风的盛行 , 使得女性地位比之后世较高 。
古今说趣史|女儿也着男儿裳”:唐代为何盛行女扮男装?,“腮不施朱面无粉
文章图片
《礼记·内则》中载:"外内不共井,不共湢浴 , 不通寝席 , 不通乞假 , 男女不通衣裳 。 "法制制度在儒家思想内是"礼"的重要组成 , 甚至是一种重要的道德标准 。 服制所代表的等级与身份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 也是不可简约的界限 , 女子和男子不能穿同样的衣裳 , 挑战便意味着"不守妇道" , 在历朝历代违反服制制度的行为会与灾异学术联系起来 , 谓之"服妖" 。 但在唐朝尤其是盛唐 , 女扮男装这样挑战封建礼教的现象却相当常见 , 且并不为人们所忌 。
《新唐书·五行志》中载:"高宗尝内宴 , 太平公主紫衫、玉带、皂罗折上巾 , 具纷砺七事 , 歌舞于帝前 。 帝与武后笑曰'女子不可以为武官 , 何为此装束?' 。 可以看出身为帝女的太平公主便有穿男装的爱好 , 且并不为统治者所反对 。 女扮男装 , 在其他时代往往出于隐藏女性身份的目的 , 是不得已而为之 , 但在唐朝 , 则更多的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 女性可以自由搭配自己的服饰 , 将男装变成展示女性魅力的华服 。
古今说趣史|女儿也着男儿裳”:唐代为何盛行女扮男装?,“腮不施朱面无粉
文章图片
双兔傍地走 , 安能辨我是雄雌?
自西汉武帝"罢黜百家 , 独尊儒术"以来 , 儒家思想一直作为社会的主流思想而备受推崇 , 但唐朝时 , 李唐皇族奉道教老子李耳为先祖 , 大力奉行扶持道教 , 在汉末传入中国的佛教也在唐朝广泛传播 。 儒家不断地受到其他思想学说的冲击 , 已不再具有汉代时"唯一"的地位 。
唐代社会逐渐形成了"尊道、礼佛、崇儒"的儒释道三教鼎立的局面 , 同时儒家礼教对女性的约束也相对应地减弱 , 道教主张人们自由发展 , 不受任何形式的拘束 , 佛家则宣扬众生平等的思想 , 社会风气与思想的改变 , 更加鼓励了女性去追求自己的社会地位 。
唐朝时期传统礼教观念的淡化导致开化的风气盛行 , 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 其中对女性的影响格外突出 。
政治上 , 女性不断出现在政治舞台 , 武则天、韦后、太平公主相继登场 。 外交上 , 唐朝通过和亲与少数民族联姻 , 无论是参政还是和亲 , 都体现了唐朝女子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 。 经济上 , 唐朝实行均田制 , 男女都可以分到土地 。 文化上 , 唐朝女子有较多的机会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 条件优越的父母还会为自己的女儿高薪聘请有才学的老师传授知识 , 知识开拓了她们的思维 , 让她们不会被封建礼教拘束住思想 , 开始思考并谋求自身的发展与解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