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梅汤,老北京卖酸梅汤以信远斋和九龙斋最出名。民国时,徐霞村先生说:“北平的酸梅汤以琉璃厂信远斋所售的最好。”那时候,有街头唱词唱:“都门好,瓮洞九龙斋,冰镇涤汤香味满,醍醐灌顶暑氛开,两腋冷风催。”说的就是这两家。信远斋在琉璃厂,九龙斋在前门的瓮城,民国时瓮城拆除后,搬到肉市胡同北口。九龙斋,我小时候还见过,很快就销声匿迹。前两年,九龙斋重张旧帜,派人找过我,让我带他们到前门指认老店旧址。
信远斋,解放以后很长一段时间,起码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一直在琉璃厂。梅兰芳、马连良等好多京戏名角,都爱到那里喝这一口。店里一口青花瓷大缸,酸梅汤冰镇其中,现舀现卖。有传说信远斋每天会在店门口洒好多酸梅汤,让其散发的芬芳气味来吸引人,大概是夸张,爱这一口的,用不着这样的梅汤铺地,也照样熟门熟路去那里的。“文革”中,店名改了,酸梅汤还在卖,还卖一种梅花状的酸梅糕,颜色发黄,用水一冲,就是酸梅汤。插队时,我特意买这玩意儿,带回北大荒,用水冲成酸梅汤,以解思念北京之渴。
那时候,酸梅汤之所以被北京人认可,如九龙斋和信远斋这样的有声誉的店家,首先是原料选择极苛刻,乌梅只要广东东莞的;桂花只要杭州张长丰、张长裕这两家种植的;冰糖只要御膳房的……除选料讲究之外,制作工艺也是非同寻常的。曾看《燕京岁时记》和《春明采风志》,所记载并不详细,却大同小异,都是:“以酸梅合冰糖煮之,调以玫瑰、木樨、冰水,其凉振齿。”看来,关键在“煮”和“调”的火候和手艺,于细微之处见功夫。这和完全靠配方大行其市的可乐做法,是完全不同的。
果子干,柿饼和杏干为主料,加以藕片、梨片、玫瑰枣,用大力丸煮汤,冰镇而成。好的果子干,浓稠如酪,酸甜可口,上面要浮一层薄冰。与酸梅汤和奶酪相比,它没有那样高贵的出身和讲究,一般用吃饭的大碗盛,是地道的平民夏天消暑的食品,既可以解渴,又可以解饱。
记忆里吃的果子干最正宗的一次,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城南西罗园小区刚建成,四周还是一片木板围挡的工地,在工地的简易房里,见到一家专门卖果子干的小店,夫妻两人都刚刚下岗,开了这家小店。他们从父辈那里学来的祖传的手艺,那果子干做得地道,好吃不说,光看表面那一层颜色,就得让人佩服,柿饼的霜白,杏干的杏黄,枣的猩红,梨片和藕片的雪白,真的是养眼。关键是什么时候到那里吃,果子干上面都会浮着那一层透明如纸吹弹可破的薄冰。快四十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见过这样漂亮可口的果子干了。
1
在北京,真正热起来,是芒种之后。芒种过后,夏至到了。在周礼时代,夏至曾经被定为是一个伟大的节日。白天祭地,夜晚焚香,祈求灾消年丰,这是农业时代人们心底普遍的愿景。
对于老北京一般百姓而言,夏至这一天,更讲究的是民俗,民谚里说冬至的馄饨夏至的面,就是说这一天是要吃面条。夏至这一天的面,是要吃过水面的,就和头伏饺子一定是要吃素馅的一样。至于为什么,我不清楚,这就是长期以来民俗的力量。清乾隆年间的《帝京岁时记》一书中说:夏至“乃国之大典,京师于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乃都门之美品。向询及各省游历友人,咸以京师之冷淘面爽口适宜,天下无比”。极尽对夏至的过水面的溢美之词。不过,也说明好吃而适时,是民俗形成的因素之一。
夏至这一天,对于老北京普通百姓,还有一种吃食,是马齿苋,旧日老北京人称之为长命菜,要到天坛城根去挖来,夏至这一天吃才有效。这一传统,依然和过水面一样,来自民俗与民间,一直延续很久。我母亲在世的时候,每年这时候是要去天坛城根去挖这种马齿苋的。其实,就是一种野菜。
夏至这一天,如果不下雨,就是最好的时辰。传统民谚说: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这谚语说得非常有意思,前两句说物,鹿和蝉,一个动物,一个昆虫。鹿角成熟了,可以割角了;夏天炎热了,蝉开始叫唤了。这是典型夏至的标志,一个有形,一个有声,梅花鹿和金蝉,可以作为夏至的形象代言。
不过,我一直喜欢这个谚语的后两句,后两句说的是花,半夏和木槿都要开花了,这让夏至一下子和花木繁盛的春天有了对比和呼应,夏天并不仅是丰收的季节,也是花开的季节。如今,在北京城里,半夏很少能见到,但是,木槿却是公园和住宅小区里常见的。其实,夏至之后,盛开的不仅有木槿,合欢、紫薇、玉簪……也都会相继盛开。
- 木槿花|用真情浇灌的大爱诗篇——刘致福散文赏读
- 美文|赏美文丨吃东西有学问 作者:肖复兴 诵读:王卉
- 肖复兴|饺子帖 | 包饺子
- 苍龙|毛主席诗词墨迹:(二十一)清平乐·六盘山赏读
- 抓阄儿|肖复兴新作谈“成长”:希望孩子们感受到爱与陪伴的力量
- 木槿花|壹粉食堂|冒着鲜花香气的美食!自制木槿花鸡蛋饼,你吃过吗?
- 听大作家讲述自己小时候的故事,知名作家肖复兴推出少年成长小说《兄弟俩》|上游荐书| 兄弟俩
- 茉莉心香细雨天|夏花茉莉美诗八首赏读:著人茉莉花如雪,茉莉心香细雨天
- 木槿|养花就养这“4”种,打理简单花期长,开花超漂亮
- 小说|肖复兴自传式小说《兄弟俩》出版:对写作者而言,童年永远是一笔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