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历史文化】司马相如与巴蜀史志文献编纂关系考‖且志宇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爱历史】【历史文化】司马相如与巴蜀史志文献编纂关系考‖且志宇
文章图片
【爱历史】【历史文化】司马相如与巴蜀史志文献编纂关系考‖且志宇
文章图片
【爱历史】【历史文化】司马相如与巴蜀史志文献编纂关系考‖且志宇
文章图片
司马相如与巴蜀史志文献编纂关系考
且志宇
蜀人司马相如以其宏文大笔驰骋古今 , 为历代文人学者所推崇 。 东汉班固、南朝梁刘勰称其为“辞宗” , 宋代王应麟、明代王世贞称其为“赋圣” , 宋代邵博称其为“文章祖” 。 人们将其与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并称为“文章西汉两司马” 。 然世人但知司马相如为文坛辞宗、赋家之雄 , 而罕知司马相如与史学有着莫大关系 。 他具有深厚的史学素养 , 撰有史学著作 , 其中包括最早的一部巴蜀地方史志《蜀本纪》 , 堪称巴蜀地区早期的史学家 。 其史学著作 , 甚至对后代史家修史体例具有开创之功 。 同时 , 因汉大赋与地方史志在内容铺叙方面的内在渊源 , 司马相如的赋作 , 也为后世四川编纂地方志提供了史料文献 。
【爱历史】【历史文化】司马相如与巴蜀史志文献编纂关系考‖且志宇】司马相如撰有巴蜀史传著作
关于司马相如的著述 , 存世者仅散见于《史记》《汉书》本传 , 及《文选》《古文苑》等文献中 , 晚明文学家张溥搜辑司马相如遗文为《司马文园集》(《四库全书》作《司马相如集》)1卷 , 合计存赋6篇、书2篇、符命1篇、檄1篇、难1篇、传1篇、歌2首 。 此外 , 《梨赋》仅存刘逵注《魏都赋》引“唰喇其桨”4字 , 《凡将篇》也仅能从《说文解字》《文选注》《茶经》钩沉佚文60余字 。 司马相如著作其余则仅存篇目而已 , 如《史记》本传提及“相如他所著 , 若《遗平陵侯书》《与五公子相难》《草木书》篇不采” 。 《汉书艺文志》杂家著录司马相如等作《荆轲论》5篇 , 同书《佞幸传》又记载汉武帝兴天地诸祠 , 令司马相如等作诗颂 。 尽管《史记》记载司马相如弥留之际 , 汉武帝派谏大夫所忠至其家 , 求其遗书于孀妻 , 也仅取得《封禅书》1卷 。
从《司马文园集》中 , 并不能看到司马相如关于历史的著述 , 因此张溥不无遗憾地指出“相如无史”(《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其实不然 , 通过对传世文献的梳理 , 可看到司马相如至少有3种史传著作 。 其中除《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司马相如史赞类著作《荆轲论》外 , 另外两种皆与巴蜀地区相关 。
(一)司马相如可能撰写了最早的巴蜀地方史志《蜀本纪》
晋代常璩在《华阳国志序志》中提到 , 巴蜀因远离中原 , 且历史久远 , 因此关于巴蜀的史籍隐没不传 , 流传下来的史料也多有疏略之处 , 历代巴蜀学者意识到这一问题 , 先后撰述有巴蜀史志 。 其中撰述《蜀本纪》的有司马相如、严遵、扬雄、阳成子玄、郑廑、尹贡、谯周、任熙等8位 , 司马相如即其中最早的一位:“司马相如、严君平、扬子云、阳成子玄、郑伯邑、尹彭城、谯常侍、任给事等 , 各集传记以作《本纪》 , 略举其隅 。 ”(《华阳国志序志》)
司马相如撰述《蜀本纪》 , 仅常璩《华阳国志》一处记载 。 在《史记》《汉书》本传 , 以及《汉书艺文志》中皆未有记载 , 并且在传世的两汉、魏晋著作中也未见有相关记载和征引 。 当然 , 以此来判断司马相如是否撰有《蜀本纪》这部史学著作是武断的 。 毕竟《史记》《汉书》本传 , 因受修史体例限制 , 仅能对司马相如著作列举大概 。 同时 , 《汉书艺文志》中关于司马相如的著述 , 也并未全部著录 。 梁元帝萧绎焚江陵所藏图书10余万卷 , 大部分汉魏典籍皆毁于兵燹 , 传世文献中未见有关司马相如《蜀本纪》的记载和征引也属事出有因 。
【爱历史】【历史文化】司马相如与巴蜀史志文献编纂关系考‖且志宇
文章图片
蓬安县司马相如故里门阙(郭安平摄 , 图片来源:南充日报)
当代历史学家任乃强先生对司马相如现存文赋进行考察后指出:“相如博识 , 明悉蜀地掌故;如其本传说武帝云:‘邛筰冉駹者 , 近蜀 , 道易通 。 异时尝通为郡县矣 , 至汉兴而罢 。 ’此其说 , 为司马迁所未先及 。 又如其《上林赋》中 , 有‘蜀石黄輭 , 水玉磊砢’‘庸旄、貘、犛 , 沈牛、麈、麋’等巴蜀物产 , 与‘巴俞、宋蔡 , 淮南干遮 , 文成颠歌’等益州故事 。 至于‘朝冉、从駹 , 定筰、存邛 , 略斯榆、举苞蒲’‘关沫若 , 徼牂牁 , 镂灵山 , 梁孙原’等汉代故事之烂熟 , 皆足明其暗习巴蜀掌故 , 宜别有所纂述而未入于史传者 。 ”(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 ,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 第723页)任先生认为司马相如《蜀本纪》 , 确有其书 , 并且就其书命名来看 , 应是一部按年次记述的巴蜀史志:“盖司马相如等人各集传记 , 记蜀王佚事 , 故亦以‘本纪’为称 。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第8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