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精密机械和电气工程车间”的“隐形巨人”罗伯特·博世( 三 )


追求极致品质的同时 , 罗伯特在提升效率上也不吝投入 。 早在1890年 , 企业还常常徘徊在生死边缘时 , 他就特意从英国买来一辆自行车 , 为的是能提升走访客户的效率 。 同理 , 他还不惜花费昂贵的租金安装了一部电话 。 为了提升生产效率 , 罗伯特更是先进设备的拥趸 , 只要旧设备影响到生产效率 , 一定会立即更换 。 与此同时 , 罗伯特还是个在低头拉车的同时 , 绝不忘记时时抬头看路的领航者 , 他常年订阅行业期刊 , 以保证及时多角度地了解商业动向 。
【爱历史】“精密机械和电气工程车间”的“隐形巨人”罗伯特·博世
文章图片
转为装配线生产之后的Boach大灯生产(1926年)/图源:博世集团官网
如果说 , 以上这些为博世对外抓住市场需求 , 满足客户期待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 那么 , 罗伯特本人的卓越领导力则确保了博世能够吸引并长期保持优秀人才队伍的稳定 。 换言之 , 罗伯特非但是一名优秀的管理者 , 更是一个好老板 。
曾有人将博世和如今的华为做类比 , 认为二者同样是“以奋斗者为本”的践行者 。 从某些层面看 , 的确如此 。 比如罗伯特的另一名言 , “不是因为我有钱才给工人开高薪 , 而是我给工人开了高薪 , 这才变得很有钱” , 就和任正非反复强调的论调极为相似 。 他们同样拥有极强的人格魅力 , 能以愿景吸引心怀远大抱负的人 , 并擅长通过高薪酬、高绩效、高压力激发团队向前、再向前 。
罗伯特对工作标准的设定极高 , 但他同时一直把与“人”的相处放在重中之重 , 从内心深处尊重员工 。 他曾明确表示 , 车间里没有“老板”和“员工”的概念 。 这不仅包括浅层次的“给面子” , 更重要的是给舞台 , 并为员工的创造给与相符的回报 。 他推崇大胆把责任交付给员工 , 但也给与了相当的宽容 。 员工们明白 , 在博世 , 只要努力工作 , 便可以得到丰厚的待遇 。 事实上 , 和而今的华为一样 , 博世员工的收入一向远高于其他企业 。 而且 , 哪怕是在最艰难的时候 , 他也绝不拖欠员工的工资 。
在对员工的培养上 , 罗伯特也一向真诚相待 。 1913年 , 他在博世设立了内部实习部门 , 用来做员工培训 , 工厂里也相应地设置了专门用于技能培训的车间 。 其实在更早一些时候 , 他就已经明确 , 每个学徒必须接受全面的培训 , 而且一个师傅在同一时间只能带一个学徒 , 以确保培训效果 。
在细节的人文关怀上 , 罗伯特做得就更加完美了 。 据说 , 早期博世的员工喜欢在车间里边唱歌边干活 , 罗伯特也想参与 , 但考虑到老板出现总难免破坏大家的兴致 , 他会一个人躲在办公室里偷偷听 。 而在夏天 , 如果某天天气太热 , 他可能会突然跑到车间 , 给大家临时放假 。
在终于有能力开出第一家工厂后不久 , 为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 , 罗伯特于1906年率先在博世引入8小时工作制 , 车间实行“两班倒” 。 1929年 , 经过战后重建再度走上顶峰的博世还推出退休金和员工家属补贴项目 。 员工可以拿到公司给的“安家费” , 以便能有买第一套房的首付款 。 这一切甚至让罗伯特获得了一个绰号:红色博世 。
正因以上种种 , 和为数不多优秀的企业创始人一样 , 在员工的心中 , 罗伯特称得上是“教父”般的所在 。
再次重建与传承发展
罗伯特本人对政治一向不感兴趣 。 但一战后 , 他一改过往远离地方组织的风格 , 加入多个经济组织 , 不惜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 , 推动德国和法国之间的经济交流 。 他此举并非为提高社会地位 , 而是期待能为欧洲带来持久和平 , 实现无关税壁垒的欧洲贸易 。 此外 , 因为不想发战争财 , 他还将一战中从军备订单中赚取的全部收益都捐献给了慈善机构 。
怎奈政治风向总未必以企业家的良好意愿为转移 。 在经历了一战后的相对和平期后 , 1939年 ,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 博世再次被卷入旋涡 。
其实早在1933年 , 希特勒上台后 , 罗伯特已经敏锐地洞察到时局变化 , 前车之鉴告诉他 , 博世难逃再次被摧残 。 此时 , 年逾古稀的他已身心俱疲 , 选择极力远离政治困扰 , 并逐渐淡出企业的具体管理 。 但最终 , 他仍被迫安排了公司三位高管加入纳粹党 , 并不得不接受军备订单 。 不过 , 也正因此 , 他在为犹太慈善机构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 , 得以将一些犹太人安置到车间 , 使后者逃脱追捕、免于被放逐 。 在罗伯特去世后 , 博世更是资助了刺杀希特勒行动 , 导致其继任者险遭批捕 , 后因德军亟需博世生产军火设施才幸免于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