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难忘的一次极地大营救( 二 )


当五星红旗出现在“院士”号的望远镜视野里时 , 被困多日的紧张、焦躁和郁闷的人们 , 情绪开始渐渐舒缓 。
12月28日 , “雪龙”号到达距离“院士”号6.1海里处 , 能见度好的时候 , 已可远远看见“院士”号上的乘客 。 但冰层太厚 , 超出了“雪龙”号的破冰能力 。 它再也无法继续前进 , 被迫调头返回安全区 。 而被寄予希望的“南极光”号 , 也在距离俄船10海里以外的海域受阻 。
至此 , 破冰救船的计划彻底搁浅 。 利用直升机救人 , 成为唯一的选择 , 而拥有直升机的 , 只有中国“雪龙”号 。
浮冰还在聚集 , 风雪依旧肆虐 。 “雪龙”号面临选择 , 是走还是留?“星盘”号已经离开 , “雪龙”号再走 , “院士”号能承受这彻底的绝望吗?但是留下 , “雪龙”号会遭遇多大危险?
刘顺林和王建忠合计后 , 最后决定还是留下!“雪龙”号慢慢调转船头 , 顶着浮冰和风雪的夹击 , 再次冲向俄船方向 。 脱困后 , 俄籍船长谢廖夫在致“雪龙”号的信中这样写道:“那几天 , 船上所有乘客每天必做的功课 , 就是跑去驾驶舱 , 看看中国船只还在不在……”
正在一筹莫展时 , “雪龙”号接到中国国家海洋预报中心的天气预报:1月2日天气将会好转 。 时间窗口很短 , 必须抓住时机 , 冒险一试!
新年第二天的午后 , “雪龙”号上的“雪鹰12”直升机经过6次飞行 , 成功将俄船上52名乘客转移到澳大利亚“南极光”号上 , 完成了这场难以置信的国际大救援 。
也许是在“雪龙”号精神的鼓舞下 , “院士”号上的22名船员选择了在船上留守 , 直到所有乘客被救出 。 同时 , “雪龙”号也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守候“院士”号!你不走 , 我也不走 , 共进退!
在船长驾驶台对话频道 , 先后传来“院士”号和“南极光”号船长激动的声音:“感谢‘雪龙’号!”一位不曾谋面的乘客写了一首长诗:“感谢冒险解救我们的中国朋友……”
脱困
圆满完成了救援任务 , 刘顺林和王建忠却不敢松劲儿 。 眼下“雪龙”号已被“冰封” , 以自身的破冰能力 , 要想突围困难重重 。
刘顺林虽然紧张 , 但他相信 , 只要抓住机会 , “雪龙”号肯定是可以脱困的 , 前提是要保住船舵 。 他嘱咐船长:“没了舵等于汽车没了方向盘 , 必须把舵保住!”
心里焦虑 , 行动却不能停顿 。 他们立即召集紧急会议 , 有条不紊安排紧急预案 。 所有人员随时待命 , “雪龙”号耐心地等待着……
风向突然反转 。 7日凌晨 , “雪龙”号果断利用时机 , 再次展开脱困行动 。 17时20分左右 , 在风力的助推下 , 转向80度左右的“雪龙”号船头正前方 , 突然梦幻般地闪现出一条宽约10米的水道 , 15米 , 20米 , 水道越来越宽……
机不可失 , 也不容有失 。 “雪龙”号开足马力 , 大约30分钟后 , 前方豁然开朗 , 零星浮冰迅速向两边闪开、闪开……
“冲出来了!”一天一夜没合眼的王建忠把多日来的紧张一嗓子喊了出来 。 船舱内响起了掌声和欢呼声 。 队员们热烈拥抱 , 喜极而泣 。
互助
在南极荒凉的雪原上 , 会偶尔出现一个橘红色的小屋 , 在白茫茫的一片雪色中 , 分外惹眼 , 分外温暖 。
那是应急屋 。 不论肤色、种族、国别 , 只要有需要 , 都可以走进去使用这里储备的食物和物资 。 但有一个条件 , 当你有能力回来的时候 , 一定要重新补给物资 , 帮助下一位需要走进这里的人渡过难关 。
在南极 , 不分你我 , 守望相助 , 人们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更深了 。
《 人民日报 》( 2020年08月02日 07 版)